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人文历史 | 人物 | 军事 | 探索 | 时政 | 社会 | 其他
历史秘闻 | 考古发现 | 皇陵 | 古迹 | 大清 | 慈禧 | 传奇人物 | 军政名人 | 武侠 | 将帅 | 二战 | 战争 | 宇宙奥秘 | 地理风光 | 自然 | 灾难 | 动物 | 科技 | 灵异未知 | 奇闻异事 | 揭秘 | UFO | 悬案 | 文物 | 航空航天 | 建筑工程 | 抗日 | 文明 | 事件 | 外交 | 文体明星 | 社会名流 | 体育 | 女性 | 娱乐 | 青少 | 改革开放 | 文化艺术 | 农业 | 经济 | 宗教 | 西藏 | 民族民俗 | 百姓故事 | 刑侦 | 庆典 | 经典纪录片 | 毛泽东 | 周恩来 | 邓小平 | 宫殿 | 民国 | 世博 | 干尸 | 希特勒 | 古墓
央视特别节目 | BBC纪录片 | 新影纪录片 | 央视栏目 | 探索发现 | 美国历史频道 | CCTV9特别呈现 | CCTV9历史传奇 | 经典人文地理 | CCTV9发现之路 | 地理中国 | 可凡倾听 | 音乐传奇 | 军事纪实 | 看见 | 深度国际 | 百战经典 | 第10放映室 | 见证 | 这里是北京 | 档案 | 行者 | 百战经典 | 经典传奇 | 记忆 | 重访 | 华人世界 | 走遍中国 | 老梁故事汇 | 真相 | 国宝档案 | 绿色空间 | 人物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央视精品纪录片 | CCTV-1 | CCTV-2 | CCTV-3 | CCTV-4 | CCTV-5 | CCTV-6 | CCTV-7 | CCTV-9 | CCTV-10 | CCTV-12 | CCTV-音乐 | CCTV-新闻
1949-1978 | 1979-1999 | 2000-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朱德一生对兰花情有独钟,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他对兰花的钟爱始终如一。兰花不仅给朱德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乐趣,也使人们看到了他充满生活情趣、感情细腻的一面。
早年在云南从军之时,朱德就已经开始喜欢兰花了。在行军作战之余,他常四处采集兰花,移植起来欣赏,由此积累了一些关于兰花品种及栽培方面的知识。1922年秋,朱德远涉重洋赴欧洲追寻救国救民的真理,即使在此期间,朱德仍念念不忘兰花。当他在德国与周恩来第一次见面时就谈到了兰花。由于革命理想相同以及在兰花和音乐上情趣相投,两人相谈甚欢,彼此欣赏。此后不久,经周恩来和张申府介绍,朱德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朱德率南昌起义部队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井冈山茨坪东南的山中盛产各种兰花,人称“兰花坪”。朱德常在闲暇时去山里寻花赏花,遇到珍品,就采回去,悉心培养。据说这期间他采集培植的一株“井冈山铁线兰”竟然还陪伴他度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朱德爱兰的故事在井冈山群众中广为流传,留下了“当年朱军长引种兰花,香飘湘赣边界八百里”的佳话,甚至还被编入一首红色歌谣中吟唱:“朱军长挑来湘江水,浇得井冈兰花放。”
远离了战火纷飞的年代,朱德有条件得以认真研究兰花。1950年8月到1951年1月间,朱德曾两患急性肺炎,身体需要休息和调整,中央决定朱德到杭州疗养。1951年2月23日,在夫人康克清等人的陪同下朱德赶赴杭州。杭州盛产兰花,如“宋梅”、“绿云”、“大富贵”等名兰都产于此。疗养期间,朱德认真翻阅了别人赠送的一套《兰谱》,并结合书中的叙述对杭州产的兰花品种以及当地人养兰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丰富了对兰花的认识,提高了栽培兰花的技术。
自此,朱德更加喜爱兰花。外出视察时,只要当地产兰花,又有闲暇,他总是饶有兴致地去公园或山野寻兰,遇到好的品种,就带回北京,仔细栽培。如果遇到花卉展览,他也一定不会错过。他的足迹几乎遍及江浙、闽赣、两广、川贵及海南岛等产兰的主要地区。在与别人交流经验和亲身实践的基础上,朱德总结出许多养兰的心得。例如,朱德曾对身边工作人员说:“养兰入门易,精通难。须窥天时,测气候,勤于护持,做到栽养有法。”朱德对兰花的喜爱以及对养兰技术的熟稔甚至使他对兰花有一种特有的灵感。1961年2月,他到福州鼓山游览,路过一棵古树,抬头一望,便说树上有兰花,大家半信半疑。于是,有人爬上树察看,果然从树上采得一束兰花。
兰花给朱德的生活增添了许多情趣,每每看到兰花争奇斗艳、竞相开放,抑或发现新的兰花品种的时候,朱德往往诗兴大发。1961年3月3日,朱德在广州越秀公园兰圃参观时,即兴赋诗《游越秀公园》:“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唯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同年深秋,朱德曾赋七绝一首,来描写自己在辛勤劳作中获得的乐趣:“幽兰奕奕待冬开,绿叶青葱映画台。初放红英珠露坠,香盈十步出庭来。”1962年1月1日,朱德参观北京中山公园兰花展览,赋诗《咏兰展》:“春来紫气出东方,万物滋生齐发光。幽兰新展新都市,人人交口赞国香。幽兰吐秀乔林下,仍自盘根众草傍。纵使无人见欣赏,依然得地自含芳。”其末四句后来印制在1988年12月25日发行的特种邮票《中国兰花》小型张上。1963年,朱德在成都杜甫草堂参观期间,赋有《草堂春兴》10余首,其中有一首咏兰诗:“幽兰出谷弱袅袅,移到草堂愿折腰。通道芳姿不解意,陪同工部发新条。”1963年4月20日,朱德在四川考察时曾到峨眉山石笋峰寻兰,亲手把采集到的兰花栽到盆中,并对陪同的工作人员说:“古人说过竹有节而无花,梅有花而无叶,松有叶而无香,只有兰花有叶有花又有香。请你们替我管好这几盆兰花,今后我还要来峨眉,还要来看这些兰花的。”并即兴填词一首《鹦鹉曲·石笋峰采兰》:“峨眉山上随缘住,石笋幽谷作仙父。松竹友朋常照映,同受雾云风雨。达人知遇来访寻,志愿随君前去。若得供献作国香,不朽芳名留处处。”朱德一生共创作了约40首咏兰诗词,这些诗词真切反映了朱德寻兰、养兰、赏兰过程中的所感所想,饱含了朱德对兰花的赞美和喜爱之情,因此,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朱德寻兰、养兰、赏兰最多、最勤之时,也是他创作咏兰诗词最多的时期。
莳花弄草,似非戎马倥偬的元帅的本色,而朱德如此钟爱兰花,却是为何?这其中大有缘由。首先,这与朱德一段缠绵的爱情有关。1928年湘南起义期间,朱德与耒阳农民武装的宣传员伍若兰相识,后经人介绍二人结婚,婚后伍若兰随同朱德上了井冈山。1929年2月2日,国民党刘士毅部偷袭红军军部,为掩护朱德突围,伍若兰不幸被捕,在狱中她坚贞不屈,最后英勇就义,年仅26岁。朱德为此难过不已,自此他更加热爱兰花,以此寄托他对伍若兰的无限思念。那株永不凋谢、长久芬芳的兰花永远铭记在朱德心中。
其次,在朱德看来,养兰有很多用途。1961 年2月6日,朱德参观福州西湖公园,当走到兰花苗圃时,他对福州市园林管理处的陈时璋说:“武夷山的留香涧产兰很多,要广为采集,大量繁殖,作为出口物资,既可参加国际间文化交流,又可以充实兰谱内容。”1963年1月1日,在视察华南植物园时,他又对植物园负责人说:“不要小看兰花,兰花可以出口。要广种兰花,多赚外汇。”在当时中国工业水平落后、出口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发展兰花等花卉养植,确实可以作为增加出口、赚取外汇的一个途径。同时,朱德还注意到了兰花可以作为国际文化交流媒介的用途。同中国一样,兰花在其它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很受喜爱。1959年11月,日本友好人士松村谦三来华访问。知道松村喜爱兰花,所以在会见松村时,朱德以几个品种的名贵兰花相赠。事后不久,松村又回赠了几株日本杂交兰。一来一往中,双方增加了了解,为日后中日建交积累了积极因素。此外,朱德还把赏兰、养兰的过程看成一种有效的休息方式,他常对身边工作人员说:“看上20分种兰花,比休息两个钟头都好。”
最后,朱德爱兰与兰花的独特品格有很大关系。兰花是我国传统名花,它端庄素雅、质朴高洁、坚韧刚毅,很受人们推崇,与梅、竹、菊一起并称为“四君子”。颜师古曾写过《幽兰赋》赞咏兰花的品质:“惟奇卉之灵德,禀国香于自然。俪嘉言而擅美,拟贞操以称贤。”世传《孔子家语》中也有佳句:“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穷而改节。”兰花的这些高贵品格,正是朱德十分看重、推崇并要求自己要做到的。实际上,他做到了。他一生为追求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真理而矢志奋斗,他谦虚谨慎、平易近人,他淡泊名利、襟怀坦荡,他受过挫折却在逆境中奋起,他就如那质朴高洁、弥久芬芳的兰花!
责编:王卉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