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人文历史 | 人物 | 军事 | 探索 | 时政 | 社会 | 其他
历史秘闻 | 考古发现 | 皇陵 | 古迹 | 大清 | 慈禧 | 传奇人物 | 军政名人 | 武侠 | 将帅 | 二战 | 战争 | 宇宙奥秘 | 地理风光 | 自然 | 灾难 | 动物 | 科技 | 灵异未知 | 奇闻异事 | 揭秘 | UFO | 悬案 | 文物 | 航空航天 | 建筑工程 | 抗日 | 文明 | 事件 | 外交 | 文体明星 | 社会名流 | 体育 | 女性 | 娱乐 | 青少 | 改革开放 | 文化艺术 | 农业 | 经济 | 宗教 | 西藏 | 民族民俗 | 百姓故事 | 刑侦 | 庆典 | 经典纪录片 | 毛泽东 | 周恩来 | 邓小平 | 宫殿 | 民国 | 世博 | 干尸 | 希特勒 | 古墓
央视特别节目 | BBC纪录片 | 新影纪录片 | 央视栏目 | 探索发现 | 美国历史频道 | CCTV9特别呈现 | CCTV9历史传奇 | 经典人文地理 | CCTV9发现之路 | 地理中国 | 可凡倾听 | 音乐传奇 | 军事纪实 | 看见 | 深度国际 | 百战经典 | 第10放映室 | 见证 | 这里是北京 | 档案 | 行者 | 百战经典 | 经典传奇 | 记忆 | 重访 | 华人世界 | 走遍中国 | 老梁故事汇 | 真相 | 国宝档案 | 绿色空间 | 人物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央视精品纪录片 | CCTV-1 | CCTV-2 | CCTV-3 | CCTV-4 | CCTV-5 | CCTV-6 | CCTV-7 | CCTV-9 | CCTV-10 | CCTV-12 | CCTV-音乐 | CCTV-新闻
1949-1978 | 1979-1999 | 2000-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很久以前,就听老师说,没有光就没有电影,光是电影的灵魂。我想,声与光同样重要,没有声音就不会有完整的影视艺术可言。电影和电视就是光线和声音组合的艺术。
在电视里,所谓声音,大致是指同期话语声、旁白、音乐以及背景声响等。
本文仅就纪录片创作中的“背景声响”问题谈一点粗浅的感受。
在上个世纪80年代之初,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一部名叫《雕塑家刘焕章》的电视纪录片,快20年了,不少业内人士至今还在愉快地议论它。我想,人们之所以记着它,除其它因素外,这个作品在背景声响方面的独到处理是功不可没的---尤其是片首、片尾的声响。
《雕塑家刘焕章》是用16毫米彩色胶片制作的一部电视纪录片,时长30分钟,它纪录、展示了一个雕塑家精彩人声的精彩片段。它想要说的话就是:面对10年文革流失的年华,哀叹、埋怨,无补与事,要紧的是争分夺秒、聚精会神地把握住现在。正是靠这种务实精神,刘焕章在不长的时间里,为中华民族的雕塑园增添了令人感佩的奇葩,数以百计。
这部纪录片用了什么音乐,我已经毫无印象,但是它所用的音响,让我至今不忘,好像仍在耳畔回想。20年过去了,一提起《雕塑家刘焕章》,就情不自禁地响起了这部片子的音响。
在片名推出前,作者一连用了16个特写镜头,来凸现雕塑家在创作时的神情和状态:满是汗珠的脸、紧锁双眉的眼、又粗又大的手、起起落落的锤……
这些画面的解说词是这样说的:“有人说他是木匠,有人说他是石匠。然而,他不做家具,也不砌墙。是啊,他从少年时开始就同木头、石块打交道了。起初,大概是因为好玩,后来却成了他拆不开、放不下、棒打不回头的爱好和职业了……”
我记得这部片子的解说员是一位女士,她没有端着肩膀,拿腔拿调,而是十分平实亲和地“娓娓到来”。按当时的老规矩,这段画面和解说是要配音乐的,或抒情,或激越。但是,作者用的是音响,不是劈木声,就是凿石声。
这样的组合,虽然不能说是“黄金切割”,但是的确产生了令人欣慰的好效果,一下子抓住了观众的视听。
平心而论,我写的这段解说词比较一般;这16个特写镜头的集中使用,按常规来看,有一点冒险;而最能体现作者灵气的就数这一、二十声“音响”了。因为,正是这凿石块、劈木头的声响,犹如深夜的爆竹,一开始就给人以振聋乏馈的感官强刺激。而且,从影视作品创作上讲,这声响就是开山之斧,就是开门见山,十分切题。
诚然,这种作法也是有风险的。因为,劈木头、凿石块的声音并不悦耳,无美可言,接连使用一、二十响,弄不好就成了噪音。
好在作者看准了这个片子的总体环境,所以能够一上来就下了这服猛药。而且使这劈木、凿石之声成了全片的主旋律。
如果说使用劈木、凿石的音响,让这部纪录片有了一个好的开头,那么仍然使用劈木、凿石之声作为通片的压轴之响,更是业内人士“有口皆碑”的热点话题。
片子接近尾声的时候,屏幕上出现的是刘焕章家的窗外,地上堆放着许多树桩和石块儿,这一切渐渐远去,唯见一条宁静的胡同。
这时,解说员说:“假如你要寻找刘焕章的家,那太容易了。你不必背记门牌号码,而只要记住胡同就行了。因为在他家的窗户外面,长年累月摞着那么多怪里怪气的大树桩。那么,刘焕章在不在家呢?你听……”
接下来,就是深沉的劈木、凿石之声,一直延续到本片职员表完了。
我依稀记得职员表进出速度比较缓慢,而且是黑底白字,这速度,这色彩,使得这劈木、凿石之声显得格外深沉,分外清晰,更加具有磁性和张力。
这声音虽然单调,但是,它就像大钟寺的洪亮钟声,一声又一声地在提醒观众:你刚才看见了什么?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因为有片首音响的强烈刺激,在加上通篇综合元素长时间的铺垫,所以收尾沉重而缓慢的凿石、劈木之声,就变成了“绕梁三日”的余音,让人久久地沉浸在主题的氛围之中,浮想翩翩,思索连绵。这收尾之声成了作品主题的升华和提炼,同时也使作品意韵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延伸。
由此,我深感音响的作用不止是气氛的营造与烘托。其实音响也是影视作品的灵魂与血肉。
记得在大型纪录片《望长城》的招标会上,我特别着重地提出:“所有摄影师不论何时何地,凡要开机,必须同时打开话筒,录下现场所有的声音。”
我提出这样的要求,一是为了真正真实地记录客观世界的存在,二是为了在技术水准上能够与世界接轨。我们的许多纪录片创意新颖,视点也有世界性,但是作为文化商品,人家就是不买。为什么?就因为在许多技术环节上过于粗糙、简陋。比如画面上的草在微微摆动,可背景声音却是狂风大作,颇有“疾风知劲草”的势头。这就太不真实了。众所周知,风雨本无声,只是遭遇不同形状、不同质地的物体,才发出不同的声音。
本文已曾提及,电视纪录片的声音大致是由同期话语声、旁白解说声、音乐及背景声响构成。其中,话语声和解说声可能难以相通,音乐也因为文化背景不同而不一定完全让异族听明白,惟独背景声响是近乎完全相通的,风声、雨声、哭声、笑声、雷声、涛声、虫叫、鸟鸣,等等,等等,不用翻译,普天之下大致相同相通。可以说,背景声响就是一种国际语言,谁都听得懂,唬弄不得。
而且,该有背景声的时候,不能偷懒空缺,尽管有时确实存在“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情形,但总的来讲,该有声时却无声,就是一种失血。
很久以来,我一直以为背景声(或说“音响” )的作用,只是为了营造相应的氛围,绿叶烘托红花而已。几十年过去了才恍然大悟,原来,背景声响是最朴实最真切的达情表意的影视元素。
如果我们真的看重客观存在,那么在纪录片创作中就应该认真对待客观存在的背景声。
责编:王卉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