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人,出生于1936年。1961年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同年进中央电视台任编辑。1986年被评聘为高级编辑。曾任中央电视台专题部,社教部,总编室主任,副总编,副台长以及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副主任。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名誉会长。 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有《收租院》、《话说长江》、《话说运河》;《北京人在纽约》、《苍天在上》、《牵手》等。同时为电视剧《武则天》、《唐明皇》、《雷雨》等撰写主题歌。另外,还出了不少电视广告创意。其中,《收租院》和《话说长江》第8集《从宜宾到重庆》的解说词入选中小学语文课本。 2000年获布达佩斯21世纪艺术节组委会授予的“中国艺术海外传播贡献奖”。2012年获“光影纪年”中国纪录影像世纪盛典授予的“中国纪录片学院奖”。
1965年,陈汉元为电视纪录片《收租院》撰写了解说词。次年,这篇解说词被收入小学语文课本。《收租院》是在国家开展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诞生的,它以北京中国美术展览馆展出的反映阶级压迫的泥塑人物群像为题材,通过到四川省大邑县实地拍摄,将一群静止不动的泥塑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影像和解说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达到了启发、教育民众的目的。
《雕塑家刘焕章》是用16毫米彩色胶片制作的一部电视纪录片,时长30分钟,它纪录、展示了一个雕塑家精彩人生的精彩片段。面对10年文革流失的年华,哀叹、埋怨,无补与事,要紧的是争分夺秒、聚精会神地把握住现在。正是靠这种务实精神,刘焕章在不长的时间里,为中华民族的雕塑园增添了令人感佩的奇葩,数以百计。
《话说长江》是80年代最受欢迎的电视纪录片,也是中国纪录片的高峰。虹云和陈铎两位老艺术家绘声绘色的解说,陈汉元浓笔重彩、翰墨华章的解说词,长江两岸的旖旎风光以及从古到今的传奇故事……这部纪录片做到了很多个“第一”。纪录片首次有了主持人,满头银发的陈铎坐在镜头前,“显得有分量”;片子结尾使用“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的评书式悬念,让观众看得欲罢不能。
这是一部介绍运河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纪录片。《话说运河》播出的轰动效应大大超过《话说长江》,成了中国纪录片发展史上最早的高潮。历史与现实交融,人物与社会互动。一路民俗风情,秀丽风光,人文历史,无不娓娓道来。继《话说长江》之后,这部纪录片同样达到相当高的水准。无论从画面、音乐还是解说词,都能让人感受到一种深厚的、强烈的感情。远胜任何说教。
十二集大型电视纪录片《望长城》,被人们称之为"中国纪录片发展的里程碑"。主持人沿着长城遗址走,长镜头始终跟随着主持人,全片不仅考察了长城本身,更多的还表现了长城遗址沿途人民的生活状态,《望长城》的纪实风格,对以后电视片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因此很多人将它当成中国新纪录片的开端。
雁荡山,这个名字听起来不沉重,有点浪漫,有点诗意。在很久以前,这座山的山顶有一个湖,湖里芦花摇曳。南来北往迁徙途中的大雁,成双成对成排的在这个芦苇荡里逗留。因此,后人就把这个湖称作雁湖,把这座山叫作“雁荡山”。直到清代,有一个名叫方尚惠的人来到此地,他仰望山头,见“群雁嘹呖,飞集其巅”;登上山顶,见到的是“第觉满目湖光,渺弥衍荡漾,风吹荻叶,飒飒有声,雁且飞且鸣,群荟湖中”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