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库专题央视精品顶级首播走近真相纪录30分CCTV9

陈汉元:背景声响是一种国际语言

陈汉元纪录片名人工作坊 央视网 2011年07月21日 09:58 A-A+ 二维码
扫一扫,观看精彩纪录大片

原标题:

  很久以前,就听老师说,没有光就没有电影,光是电影的灵魂。我想,声与光同样重要,没有声音就不会有完整的影视艺术可言。电影和电视就是光线和声音组合的艺术。

  在电视里,所谓声音,大致是指同期话语声、旁白、音乐以及背景声响等。

  本文仅就纪录片创作中的“背景声响”问题谈一点粗浅的感受。

  在上个世纪80年代之初,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一部名叫《雕塑家刘焕章》的电视纪录片,快20年了,不少业内人士至今还在愉快地议论它。我想,人们之所以记着它,除其它因素外,这个作品在背景声响方面的独到处理是功不可没的---尤其是片首、片尾的声响。

  《雕塑家刘焕章》是用16毫米彩色胶片制作的一部电视纪录片,时长30分钟,它纪录、展示了一个雕塑家精彩人声的精彩片段。它想要说的话就是:面对10年文革流失的年华,哀叹、埋怨,无补与事,要紧的是争分夺秒、聚精会神地把握住现在。正是靠这种务实精神,刘焕章在不长的时间里,为中华民族的雕塑园增添了令人感佩的奇葩,数以百计。

  这部纪录片用了什么音乐,我已经毫无印象,但是它所用的音响,让我至今不忘,好像仍在耳畔回想。20年过去了,一提起《雕塑家刘焕章》,就情不自禁地响起了这部片子的音响。

  在片名推出前,作者一连用了16个特写镜头,来凸现雕塑家在创作时的神情和状态:满是汗珠的脸、紧锁双眉的眼、又粗又大的手、起起落落的锤……

  这些画面的解说词是这样说的:“有人说他是木匠,有人说他是石匠。然而,他不做家具,也不砌墙。是啊,他从少年时开始就同木头、石块打交道了。起初,大概是因为好玩,后来却成了他拆不开、放不下、棒打不回头的爱好和职业了……”

  我记得这部片子的解说员是一位女士,她没有端着肩膀,拿腔拿调,而是十分平实亲和地“娓娓到来”。按当时的老规矩,这段画面和解说是要配音乐的,或抒情,或激越。但是,作者用的是音响,不是劈木声,就是凿石声。

  这样的组合,虽然不能说是“黄金切割”,但是的确产生了令人欣慰的好效果,一下子抓住了观众的视听。

  平心而论,我写的这段解说词比较一般;这16个特写镜头的集中使用,按常规来看,有一点冒险;而最能体现作者灵气的就数这一、二十声“音响”了。因为,正是这凿石块、劈木头的声响,犹如深夜的爆竹,一开始就给人以振聋乏馈的感官强刺激。而且,从影视作品创作上讲,这声响就是开山之斧,就是开门见山,十分切题。

  诚然,这种作法也是有风险的。因为,劈木头、凿石块的声音并不悦耳,无美可言,接连使用一、二十响,弄不好就成了噪音。

  好在作者看准了这个片子的总体环境,所以能够一上来就下了这服猛药。而且使这劈木、凿石之声成了全片的主旋律。

  如果说使用劈木、凿石的音响,让这部纪录片有了一个好的开头,那么仍然使用劈木、凿石之声作为通片的压轴之响,更是业内人士“有口皆碑”的热点话题。

  片子接近尾声的时候,屏幕上出现的是刘焕章家的窗外,地上堆放着许多树桩和石块儿,这一切渐渐远去,唯见一条宁静的胡同。

  这时,解说员说:“假如你要寻找刘焕章的家,那太容易了。你不必背记门牌号码,而只要记住胡同就行了。因为在他家的窗户外面,长年累月摞着那么多怪里怪气的大树桩。那么,刘焕章在不在家呢?你听……”

  接下来,就是深沉的劈木、凿石之声,一直延续到本片职员表完了。

  我依稀记得职员表进出速度比较缓慢,而且是黑底白字,这速度,这色彩,使得这劈木、凿石之声显得格外深沉,分外清晰,更加具有磁性和张力。

  这声音虽然单调,但是,它就像大钟寺的洪亮钟声,一声又一声地在提醒观众:你刚才看见了什么?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因为有片首音响的强烈刺激,在加上通篇综合元素长时间的铺垫,所以收尾沉重而缓慢的凿石、劈木之声,就变成了“绕梁三日”的余音,让人久久地沉浸在主题的氛围之中,浮想翩翩,思索连绵。这收尾之声成了作品主题的升华和提炼,同时也使作品意韵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延伸。

  由此,我深感音响的作用不止是气氛的营造与烘托。其实音响也是影视作品的灵魂与血肉。

  记得在大型纪录片《望长城》的招标会上,我特别着重地提出:“所有摄影师不论何时何地,凡要开机,必须同时打开话筒,录下现场所有的声音。”

  我提出这样的要求,一是为了真正真实地记录客观世界的存在,二是为了在技术水准上能够与世界接轨。我们的许多纪录片创意新颖,视点也有世界性,但是作为文化商品,人家就是不买。为什么?就因为在许多技术环节上过于粗糙、简陋。比如画面上的草在微微摆动,可背景声音却是狂风大作,颇有“疾风知劲草”的势头。这就太不真实了。众所周知,风雨本无声,只是遭遇不同形状、不同质地的物体,才发出不同的声音。

  本文已曾提及,电视纪录片的声音大致是由同期话语声、旁白解说声、音乐及背景声响构成。其中,话语声和解说声可能难以相通,音乐也因为文化背景不同而不一定完全让异族听明白,惟独背景声响是近乎完全相通的,风声、雨声、哭声、笑声、雷声、涛声、虫叫、鸟鸣,等等,等等,不用翻译,普天之下大致相同相通。可以说,背景声响就是一种国际语言,谁都听得懂,唬弄不得。

  而且,该有背景声的时候,不能偷懒空缺,尽管有时确实存在“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情形,但总的来讲,该有声时却无声,就是一种失血。

  很久以来,我一直以为背景声(或说“音响” )的作用,只是为了营造相应的氛围,绿叶烘托红花而已。几十年过去了才恍然大悟,原来,背景声响是最朴实最真切的达情表意的影视元素。

  如果我们真的看重客观存在,那么在纪录片创作中就应该认真对待客观存在的背景声。

 

 

  • 央视纪录片
  • BBC 专场
  • 美国国家地理专场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860010-1118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