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在手提式摄像机广泛使用之前,纪录片工作者用的是各种型号的16mm电影摄影机和胶片(或负片,或反转片)。因为价钱昂贵,后期加工、合成也相当复杂,所以在前期通常只拍画面,不作录音,也就是说,没有同期声,也没有自然的背景声。
正因为如此,所以几乎所有的中国纪录片都是画面+解说+音乐,偶尔有一点当事人讲话的同期声。这种“格式”在中国纪录片界统治了几十年。
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了,各传媒机构(尤其是电视台)的经济實力也远比从前雄厚了,于是,摄像机和录像带统盘地代替了摄影机和胶片。
于是,纪录片的摄制方法得到了空前的解放,不但长镜头得以广泛运用,同期声和背景声也前所未有地繁荣昌盛起来。
于是,有的同仁以极大的热情和勇气开始制作完全摒弃解说词和音乐的新型纪录片;在会上,在报刊上,也有不少同行对过去那种“画面+解说+音乐”的转统模式进行批判、嘲讽,嗤之以鼻。
在这样的气氛中,我开始动摇,进行反省,也真诚地怀疑纪录片的老模式、老转统,并真心羡慕新人们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手段……..
各式各样的片子看多了,又觉得一些纪录片的节奏似乎太缓慢了,为什么?因为它完全放弃了解说词,其情其景,不得不随着季节、时日的轮回、延伸而轮回,而延伸。也因为轰走了解说词,因而只能耐心地依靠同期声来表明片中众多的人物关系,等等。
最近,我应邀担任四川电视节国际评委,前后四天光景,观看了一百多部自然与环境方面的纪录片。其中大部分是法国、英国、奥地利、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与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送来参评的。
我特别注意到以下所列的事实:
几乎所有的片子都有解说,而且有的是从头说到尾,偶尔插入少量同期声讲话;
几乎所有的片子都有音乐,有时“独立”,有时作为解说的“衬底”。
于是,我又动摇了,我又开始反思。我的新倾向是:只要坚持真实这个基础,只要真正有助于主题的发展、推进,那么,一切元素都可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