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库专题央视精品顶级首播走近真相纪录30分CCTV9

让自己的语言生长——李汝建访谈录

李汝建纪录片名人工作坊 新浪 2012年02月13日 14:42 A-A+ 二维码
扫一扫,观看精彩纪录大片

原标题:

  自己解放自己

   《老宅2003》今年报送了什么奖项?得到了什么评价?

   片子一完成,我就报送了国内一个电影电视节参评,结果没有《海路十八里》那么幸运,被刷下来了。因为有人说我的片子“灰”,尽拍那些落后、掉渣的东西,说我变成“李艺谋”了。

   怎么看待这种评价?

   好像我们理解得不一样。纪录片要把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纪录下来,这段历史是不能忽略的,我觉得这是一种责任。我的价值取向可以告诉你,中国现在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在这改革的进程中,在这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艰辛,但是他们有着彷徨中的自娱。我在导演阐述中有那么一句蹩脚的话,“通过纪录老宅中人们苦涩的微笑,喧嚣的恬静,惘然的期盼,无奈的自乐,忙碌的顽强等生存状态,把现今老宅里的人和事留在历史的瞬间,把百年老宅所承载的生命印迹留在历史瞬间,把现实社会发展的一个侧面留在历史瞬间。”那是我内心流动的。中国人很了不起的,一天缝几块抹布,挣几毛钱,或做点小买卖,他们还在那自娱自乐呢,他们就那么活着。

   那这是从内容上来说的,从你的语言形态上来说,《老宅2003》或许会因前面节奏缓慢而影响了收视效果或评审结果,想过改变吗?

   没有。我就觉得《老宅2003》的这种语言形态,或许不符合定势的思维,不符合定势的收视习惯,但纪录片从来都不是为满足所有人的欣赏习惯而作的,应该说中国纪录片能有这么一个人在语言形态上不断地实践,应该感到骄傲,不应该排斥,能不能被认可,那要随着时间来看,这是我对中国纪录片的一个贡献。我们不能只抱怨中国的纪录片市场不成熟,你得努力,得靠每个人不断地这么去努力,去和国际市场接轨。《老宅2003》,我还报送了许多国际电影电视,准备下半年参评。

   《海路十八里》在国内国际都获得了很多大奖,那么除了在创作上你获得许多感悟和启示之外,就如何让纪录片能被世界认可,在找世界语言方面有什么感悟?

   我觉得《海路十八里》让我进一步思考了纪录片的生存问题,我们现在在电视台搞纪录片,生存无时无刻不对我们进行着挑战,怎么去适应这个变化,怎么去求得发展?必须准确地找到纪录片的创作方向在哪。这就是为谁做,给谁看,这是我们很多人忽略了多年的问题。

   那你为谁做,给谁看?

   因为目前中国纪录片市场疲软,而且还不规范,我创作主要的目的是冲着国际各电影电视节和国际纪录片市场作的,这是我求发展、求生存的一个主要方向。但创作中,我始终尊重我的内心,这个创作的“核”是没有崇中崇外之别的。“生存”和“人性”是国际的通行证,“语言形态”也是一个国际的通行证,实际上中国纪录片要走向世界,就要在这些方面不断的努力才能够走向国际,才能进一步生存。

   那你不担心别人说你一个国家养着的纪录片工作者,不面向中国观众来服务,而是面向国外,是否会有墙里开花墙外香的嫌疑 ?

   我觉得不存在这个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国际纪录片市场已经非常成熟,我们不能太狭隘。纪录片本身是可以报送不同奖项的,也存在着适合报送哪一类奖项的问题,不能说报送国内的就爱国,报送国际的就是崇洋。因为我们中国的纪录片,起步比较晚,发展较慢,不论是纪录片的创作观念还是创作手法,都需要在许多方面向国外学习,只有这样你才能发展得较快,如果你先画地为牢,限定死了,这能和中国加入WTO这种形势相吻合吗,媒体应率先和国际互动,我们需要自己解放自己。我们要在这个市场中,形成自己的品牌。如果没有方向,人家市场要什么你都不知道,就一味地生产,而且耗时长、费用大,这盲目性就有点像我们原来的计划经济,那么货被退回来了,时间耽误了,国家的钱也浪费了,这算什么呢!《海路十八里》获各种奖后,我们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也得到了提高,这不仅仅是我们一个部门、一个台的问题,中国的纪录片发展就要靠这样去推动。现在有许多国家购买我们的播出版权,法国、荷兰、芬兰、德国、韩国等许多国家不断来电、来信、来人和我们谈合作。你都想象不到,我们快成了这个海洋村的“中介”公司了,大量的电话询问、商讨、合作都通过我们转给它们,这片子为他们做广告了。

   你的创作风格会不会顽强地影响着你们的这个创作群体?

   影响肯定是会有的,这是相互的,现在大家对语言形态的重要性已经有了认识,但我总给我们国际部的同仁们强调,对生活的感悟,对语言的把握,都要从你每个人的内心去找。

   《老宅2003》之后你准备拍什么?

   我正和我们的另一个编导王轶群合作拍摄民工。目前就像创造《海路十八里》和《老宅2003》的初期一样,我们面临着很多问题,但我们坚信的一点就是,伴随式地往前走,随着认知面的丰富,随着内心的思绪与被拍对象的不断融会,我们要有定力,沉得下来,就能找到自已的特点,但前提必须是先要找到自己的语言形态。

  专家的评述

  司徒兆敦(北京电影学院 教授):李汝建向来走得比较极端,但这恰好形成了他独特的风格。我觉得《老宅2003》在内容和形式上,是他结合得最好的一部片子。他是真正从实践中很好地体会到了怀斯曼和小川申介的长镜头的奥义的,懂得了他们观察事物的方法,很好地运用了长镜头的手法。以真实而客观的态度,纪录了老宅的人和他自己,这是这个片子的价值。时间不可逆转,他的纪录有历史价值。他的问话特别到位,很平实,体现了他对别人的尊重态度,和与被拍对象的平等关系,他的镜头是借着人家的语言而行进的,完全尊重了客观现实传递给他的信息,虽然有些镜头别扭,不合影视文法,但它却尽可能地满足了观众随着听到的东西去观察事物的需求。就形态来讲,这个片子更接近社会学的田野调查,只不过是他用摄像机镜头来调查的。纪录片,就是创作者和大家一起分享一段经历,这段经历可能是愉快的,可能是痛苦的,但是是有感情的。你必须在其中,创作者也在其中,这样才可能带动观众。我认为这个片子最有价值的就是这个。

  周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李汝建的作品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和比较稳定的艺术理想,除《海路十八里》在艺术性上有明显的追求外,《老宅2003》和其他一些作品都主要是在不动声色中纪录了中国的人文状态和生活状态,是有人文价值和历史价值的,也符合国际纪录片市场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他的这种纪录方式,消解了主流创作中惯常的拥有宏大主题与思想的模式观念。但在不动声色的展现中,能不能有异峰突起的亮点照亮全篇,似乎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如果没有时间的积累、没有捕捉到生活的戏剧性、也没有艺术的处理,片子看到最后是了无余物的话,那么剑走偏锋的意义又何在!当然,《老宅2003》在内容与形式上看,都要比《行进中的有轨电车》要丰厚和成熟得多。在艺术理想和基本创作方法不变的前提下,在实践中应顾及“好看”,其实这样要求是不苛刻的。“好看”,可以为创作生长出新的生命,能让观众在饶有兴味的观看中,体味出你形态的独特。不可为了寻找语言而被语言所异化。极端的语言形态要获得生长点,就要有深刻而犀利的思想,要有极端的情感和内涵来支撑,要能触到血的东西,不可浅尝辄止,千万不可只沉浸在独特之中。

  访谈后记

  美丽的大连,被大海簇拥着,到处都飘散着大海的信息。然而,在大连数日,却始终觉得与大海相隔着……你能感觉到它的生动、浩瀚、辽阔,却难以亲近。这就像李汝建以及他的作品所给予我的感觉。或许,独特的语言样态,本来就生长在一片独特的心绪里。

  (本次访谈特别感谢王轶群、杜鹃、李杰所给予的帮助)

  作者系北京广播学院电视学院博士生·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副教授

 

 

 

  • 央视纪录片
  • BBC 专场
  • 美国国家地理专场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860010-1118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