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我们不会忘记,无数法国友人为中国各项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便有冒着生命危险开辟一条自行车驼峰航线、把宝贵的药品运往中国抗日根据地的法国医生贝熙业。
2014年3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法国国会的演讲
被遗忘的文化传奇
这是一个朋友圈创造文明神话的历史传奇。
这是一段人类不同文明融合的典范。
然而,它已经被遗忘了60年。那是弹洞斑斑的黑色历史,炮火压倒了诗人的歌吟,军刀亮过大夫的手术刀,仇恨高声喧哗。
60年后,弹壳与战刀已然锈蚀,而诗人的歌吟仍在传诵,大夫救治的生命还在延续,爱情默默生长。
在屈辱的历史背面,民国初遇法兰西,留下一段文化传奇:
一群法国人来到北京:医生贝熙业带来了防疫疫苗、外科手术和一颗良知的心;作家谢阁兰迷上中国文化,穿汉服,学汉语,甚至热爱皇帝,受中国碑的启发创造了法国诗《碑》;外交官莱热离开中国时默默无闻,后来以圣琼佩斯之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杰作《阿纳巴斯》就创作于北京西山的一座寺庙里。
一群中国人去了法兰西:李石曾去法国留学,在巴黎开办豆腐工厂,出版反对清朝的杂志《新世纪》,参与孙中山的同盟会,甚至策划暗杀清廷要员良弼,逼迫清朝皇帝退位。民国成立后,李石曾与蔡元培、吴稚晖等人发起勤工俭学运动,一千多名有志无钱的青年远赴法兰西——包括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聂荣臻这些改变中国命运的名字。
铎尔孟、贝熙业、佩斯都参与了勤工俭学工作,与李石曾、蔡元培一起创建北京中法大学,还在法国里昂建立了一所中国大学——里昂中法大学,被法国人称作“中国的殖民地”。后来闻名的潘玉良、常书鸿、戴望舒与许多学科的奠基人从这里开始学术之路。
这些故事第一次讲述,这些人物第一次呈现。然而,他们曾经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中心,他们的故事连接着中法历史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