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库专题央视精品顶级首播走近真相纪录30分CCTV9

我还可以那样做——21年纪录片创作感悟

张以庆纪录片名人工作坊 纪实台 2012年02月10日 10:44 A-A+ 二维码
扫一扫,观看精彩纪录大片

原标题:

 

    表达的强烈实在是因为感受的强烈

       “不经意间人们或许忽然发现这个世界越来越热闹,人却越来越孤独,而这恐怕不仅仅是白一个人的寓言。”
                                                    ——《英和白》编导阐述

       “我就是故意运用暗示、象征、对比、强化等手段表达所要表达的东西。因为我坚信这一切的的确确在他们的生活中发生过和发生着。用影像和声音,我一直试图找到除了纪录有形世界的纪实手法之外的表达无形世界的一种较为贴切的方式……
                                                ——2005年中国传媒大学谈话录

       2001年,四川电视节,世界各地的342部纪录片角逐金熊猫奖。最终,《英和白》获得最佳长纪录片奖、最佳创意奖、最佳导演奖和最佳音效奖。

       一时间,中国纪录片创作界和学术界出现了多种声音。有学者认为:《英和白》对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传统创作理念带有某种颠覆性的意义;但也有学者对片子提出质疑。质疑的声音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认为片子太主观,不符合纪录片“客观纪实”的特点;二是认为创作方法有损纪录片的真实性。

       对于这些质疑,我在创作《英和白》的过程中就已经预知。事实上,我似乎就是为了打破“纪录片就一定要纪实”的惯常思维才这样创作的。

       我认为,纪实只是手法,仅仅是手法而不应成为一种标准特别是不能以这种标准来评判运用别种手法的作品是不是纪录片。对同一个事物不同的感受决定了表现上的差异,我们不能让千差万别的感受用一种形式表达。

       那些看上去很“客观”的纪录片实际上是作者很“主观”地赋予了纪录片一种很“客观”的形式,而那些看上去很“主观”的纪录片实际上是作者很“客观”赋予了纪录片一种很“主观”的形式。我认为,纪录片业内有一种很难理解的观念,你拍摄到的东西明明是你在场的东西,却一定要用你不在场的标准去评价。你说你没干扰对象,但你怎么能证明你没干扰?

       纪录片所记录的人和事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记录者的干预,记录过程中记录者出现在他本不存在的情境中,无可挽回地、有意无意中成为情境中的一部分。你要记录纯粹的客观的现实,但你却无法将自己排除掉,所谓客观便成了自欺欺人的说词。这是一个记录者永远要面对的困境。不是我们可不可以干预现实,而是我们到底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干预现实?换一个说法就是,观众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相信我们,怎样让观众相信我们,什么手段是可以用的,而什么手段是不可以用的?总之,每一部纪录片都是这种困境的产物,都是记者在这种困境中进行选择的结果。

       我一向坚持纪录片是一种非常个人化的东西,也是作者个人描述和解释世界的一种方式。它和故事片、小说之间的本质界限其实是非常有限的,它同样包含了大量的想象、构思、创作的灵感和激情。一旦进入创作状态,实际上就很难区分现实、非现实了,因为这时的现实已经是你主观世界的现实了。

       纪录片不是一个被动的东西,是主观的,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诠释,在记录现实的时候也一并记录了对现实的感受。纪录片往往是通过人和事去观照背后的东西,揭示人类面临的某些共同问题。
智障者舟舟的单纯、直率反衬出正常人的复杂、势利;对电视屏幕中的现代社会的纷繁复杂无动于衷的白反衬出人内心的孤独;幼儿园是一个浓缩了的成人世界……

       我拍到的都是生活本身存在的。《英和白》中,那个小女孩经常背靠英和白的房间不出声地向整日喧嚣不已的街上张望,这个影像是真实存在的而决非我附加。我如实地拍下来,我觉得女孩娟有一种象征意义,是对我们生活方式的拷问。英和白的生活都异化了,他们在这种异化的生活中建立起互相的认同。人与自己的同类开始疏远,反倒和异类相依为命,人类大步前进的社会成了英和白共同异化的背景!

       这是多么有趣又是多么令人震颤的现象,表达的强烈实在是因为感受的强烈。

       如果说,因为这些强烈的表达使得有人觉得片子不真实,那是因为我们对“真”的理解太浅、太狭窄,认为只有和“实”相关联的才是“真”。

       即使从我们的自身感受出发,对“真”的接受方式也是丰富多样的,不仅仅是听到、看到的,还包括闻到的、触摸到的、知觉到的…… 如果说,只有客观存在的才是真实的,那么,思想是不是客观存在的?情绪是不是有?意识是不是有?潜意识是不是有?这是形而上的客观存在,纪录片难道能不表现这些内容吗?

       当我们对影像表达技巧的掌握越来越娴熟时,我们总希望可以表达更多,不仅是有形的,还包括无形的。我一直试图找到除了纪录有形世界的纪实手法之外的表达无形世界的一种较为贴切的方式…… 因为,很显然,我们的感受的丰富多样性远远不是一种手法可以表达清楚的。

       更何况,我们决不能将电视屏幕上的现实等同于真正的现实,对影像的观看本身就是一种心理的过程,观众获得的只是一种真实感。真实感和真实并不是一回事。

       《英和白》完成后,白一直没有看,我心里就一直很紧张。直到有一天夜里,看完片子的白打电话给我,说:“我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个人理解我,那就是我父亲,今天有另一个人走进我的灵魂,那就是你。”

       人们大都在体验着别人的体验,纪录片创作者首先要体验自己,再体验被纪录者的体验,一个人能在自己的内心中走多远,他就能在别人的内心中走多远。

       在纪录片真实性的问题上,我更看重内心的真实、情绪的真实。而表达这种真实的过程,很难,也很痛苦……

  • 央视纪录片
  • BBC 专场
  • 美国国家地理专场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860010-1118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