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库专题央视精品顶级首播走近真相纪录30分CCTV9

刘效礼:《望长城》体现纪录的力量

刘效礼纪录片名人工作坊 综艺 2011年08月16日 16:55 A-A+ 二维码
扫一扫,观看精彩纪录大片

原标题:

 

  “纪录”的革命

  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孩子在成长中没有照片。

  1991年11月18日,《望长城》终于迎来了接受考验的日子。这一天,《望长城》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刘效礼的整个团队都在焦急等待最后的“审判”。

  令他们欣慰的是,《望长城》一经播出就在社会引起巨大反响,业界和学界好评如潮。有学者评价说:《望长城》是真正的“返朴归真”!“《望长城》片中主持人成为了一个角色,带领观众沿着长城两岸去感受人情冷暖、人间真谛;长城成为载体,片中重点表现的是长城两边的人,他们成为《望长城》的主角。”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朱羽君认为,“在意识形态至上的电视观念长期垄断电视创作的时代,人们对专题片居高临下的说教已经十分反感。在这样的背景下,《望长城》的出现着实让中国观众领略了一次久违的感动,该片所奉行的纪实手法更是给当时陈旧的纪录片创作观念带来颠覆性冲击”,朱羽君称《望长城》为“一场屏幕上的革命”。

  事过境迁,2008年,距离《望长城》的初期创作整整20年,中国电视从改革开放至今已走过漫漫30载。刘效礼说,自己有幸见证了中国电视的艰难起步、蓬勃发展、路经的坎坷,以及转型的阵痛;同时也经历了纪录片事业的兴盛衰落、跌宕起伏。

  “放眼全球,纪录片复兴是不可阻挡的趋势,据统计,目前全球共有2600个电影节,其中关于纪录片的有300多个,越来越多的国家把纪录片当作媒体播放的主要形式。对纪实手法的重视和运用已成为故事片发展的前沿趋势。”刘效礼分析说,应和着全球纪录片复兴的大趋势,中国纪录片的创作环境应该进一步优化。

  但是,他话锋一转,“就目前国内情况而言,中国纪录片离市场化还很远。”尽管中国纪录片在市场化的进程中不断尝试栏目化、频道化等探索,但是国内纪录片市场还没有培育起来。“国内纪录片的受众毕竟不是大众,就像住五星级酒店的肯定是少数一样”。

  刘效礼认为,电视纪录片在市场开拓上应该向电影人学习。“纪录片在电影市场上具有巨大潜力,前几年《鸟的迁徙》、《帝企鹅日记》、《白色星球》以及去年的《南京》,这些国外纪录电影抢先验证了纪录片在中国电影票房市场上的巨大潜力。”

  提及对中国纪录片未来前景的期许,这位65岁的老将军突然停顿下来,意味深长地说,“记得当时很多人说在《望长城》之前,中国没有纪录片,《望长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其实,我认为《望长城》体现的正是一种‘纪录的力量’。”

  刘效礼如此阐释他眼中“纪录的力量”: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孩子在成长中没有照片。一个镜头,可以承载一个故事,甚至一段历史的流变;一段影像可以承载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在今天,电视人绝对不是被动记录时代的工匠,而是时代变迁进程的参与者、建设者、思考者……(来源:《综艺》 作者:刘静 )


 

  • 央视纪录片
  • BBC 专场
  • 美国国家地理专场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860010-1118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