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库专题央视精品顶级首播走近真相纪录30分CCTV9

梁碧波:成功在于像农民一样待人

梁碧波纪录片名人工作坊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2012年01月31日 14:10 A-A+ 二维码
扫一扫,观看精彩纪录大片

原标题:

 

  (二)名师总结高徒

  创建于1993年的成都电视台经济频道,市民称它为33频道,到1995年的时候意识到应该涉足纪录片创作领域了,因为只有纪录片能够代表一个电视台的最高制作水平。后来有人采访当时的领导,为什么会选择梁碧波?领导说,我们其实是押了一宝。

  没想到,这一宝,还真押对了。

  当时的梁碧波在领导眼里,是一个很拼命很敬业的记者,创造过一个月发70多条稿子的纪录,另外,他是第一个报道李伯清的电视记者,为李伯清做了一个十分钟的专题,他还是最早报道府南河的电视记者之一,1993年初他和主持人周晓兵搭档,骑自行车从府南河的源头一直拍到合江亭,做了一个二十多集的系列片。采访的那两个月,他们没拿一分工分,只有基本工资,二百五。

  什么是纪录片?梁碧波不懂。“其实当时的领导也不懂,他们跟我说一个月拍一个,一年拍12个。”听起来是个好耍的玩笑,但还是上路了。最开始的一段日子,梁碧波的主要工作就是跑到自己原来的单位省农科院“蹭长话”,那时候已经成名的纪录片大师王海兵正在蜂桶寨拍大熊猫。梁碧波天天一个电话,最后电话拜师。

  王海兵说到这个爱徒时这样总结,梁碧波成功靠四气,“第一是心气,要拍就拍最好的;第二是灵气。每次对他稍加指点,他就能融会贯通。第三是傻气。我之所以将他引为同道,因为拍纪录片的人要孤军奋战,要放弃很多东西,要往大山沟里钻,惹一身虱子,经济收入方面也大打折扣。第四是运气,这几年正好赶上纪录片行情看涨。正是这些成就了他。”

  “其实当时只想能完成任务,通过审片,给领导交差”,梁碧波说自己当时的动机只有这个,“中国的知识分子好像都有这个德行,一旦被人信任,就要想尽办法不辜负信任。”梁碧波发现自己做事的好多动力不过如此,“一直是领导的乖娃娃”,他调侃自己。当然,后来领导和梁碧波自己都发现,一个月一个纪录片是多么不切实际的想法啊。不过这也导致刚刚拍片的1995年,梁碧波一口气拍了三部纪录片,《峨嵋女尼》《二娘》和《马班邮路》,有点“厚积薄发”的意思。

  无知者无畏。纪录片和其他影像创作一样,需要的正是大量实践。当年懵懂之下的勤奋创作正好丰满了梁碧波的羽翼,加上王海兵的引荐和指导,梁碧波迅速脱颖而出。《大国崛起》艺术总监康建宁说,当年梁碧波进入纪录片圈子的时候,探头探脑很不起眼,但是隔段时间不见,就会成熟一大截。

  梁碧波说纪录片吸引他的是可以不断地创造,还可以深入了解人生,从被拍摄者身上学东西。梁碧波记得他在巴基斯坦采访时,一个女特警教官告诉他,一个专业人士应该具备三个要素,第一热爱,第二是良好的训练,第三是非常多的锤炼机会。

  恰好,梁碧波具备了这三个要素。

  • 央视纪录片
  • BBC 专场
  • 美国国家地理专场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860010-1118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