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库专题央视精品顶级首播走近真相纪录30分CCTV9

“红镜头”背后的故事——“电视将军”刘效礼专访(上)

刘效礼纪录片名人工作坊 纪实台 2014年11月15日 17:11 A-A+ 二维码
扫一扫,观看精彩纪录大片

原标题:

 

  董岩:在部队能吃饱吗?

  刘效礼:还是吃不饱。有一次老班长偷偷端了碗红糖水给我,说:这个也解饿,喝了它。在部队,我先是干了40多天的炊事员,后又分到炮兵连、警卫连。除了苦练投弹、射击、刺杀这三大技术,还扛石头、勾墙缝、刷油漆、建营房。业余时间,打篮球、把读书笔记当成作文来写,仍是我的两大爱好。

  (在刘效礼入伍的这一年,根据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中国的电视事业实行了压缩规模、合理布局、精简人员、提高质量的措施,以摆脱“大跃进”的影响。1965年9月,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等为广播事业题词,鼓励广播战线同志办好广播,为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服务。1966年春天,周恩来出席了第九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

  刘效礼:这一年的5月,文化大革命爆发了。政治形势的变化,让我失掉了去解放军重庆通信工程学院深造的机会。但3个月后,机会再次降临。10月的一天,通讯员跑步通知正在集训的我,带着学习毛主席著作笔记,速回连部,两位地方同志找他谈话。一见面,来人便介绍说,他们是中央广播事业局的。我听了很迷惑:哪里有个中央广播事业局呢?来人又说,就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我这才明白,就是天天听的广播。他们接着又问了爱好、家庭情况,然后逐篇翻看我的学习笔记。最后说明了来意:经周总理批准,中央广播事业局准备从部队选一批编辑、记者,条件是高中毕业、党员、班长以上。符合条件的不少,但你们师只有一个名额,不一定去得成,做个准备吧。

  也许是觉得希望不大,刘效礼并没有把这事放在心上。他万万没有想到,这次简短的谈话竟改变了他的一生。

  刘效礼:20多天后的10月25日,一个战友悄悄告诉我:伙计,你要走了,到北京,刚刚接到军区的电话通知。下午指导员找我谈话:立即办理退伍手续,到北京去。他还给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北京市复兴门外大街2号广播大厦干部处,10月31日前报到。

  董岩:当时一定很激动吧?

  刘效礼:在别人眼里,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可我想不通,也不情愿。我舍不得脱掉穿了4年4个月的军装,也舍不得离开朝夕相处的战友。这时连长发火了,拍着桌子说:“他妈的,你怎么不明白呢?!到了北京贡献肯定比这里大!”后来连里送行,炊事班专门煮了一只鸡,连长、指导员让我把鸡腿吃了,说路上不饿。

  (谁能想到,这位日后的中国纪录片大师,竟是被骂进电视圈的。多年以后,刘效礼想起这难忘的一幕,说过这样一段话:与其说是电视选择了我,倒不如说连长为我选择了电视。其实那时不要说连长,就是师长、军长也没有看过电视,一个班长就更不知电视为何物。后来,刘效礼拍纪录片《邓小平》,记得老人家1974年说过一句话:“运气来了,门板都挡不住。”

  对刘效礼来说到北京搞电视,是不是也是一种运气呢?他在一篇文章中曾写了这样一段话:人要服从命令,也要服从命运!) 

  “这小子将来不得了”

  (当23岁的刘效礼踏进电视圈的时候,他还从没看过电视。那时,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使刚刚起步的中国电视事业遇到了挫折,全国13家电视台大多被迫停办。)

  董岩:那一年,来自济南和沈阳两大军区、与您一同进中央广播事业局的共有30人。听说您是第一个报到的。

  刘效礼:对。那时红卫兵已经开始串联了,火车特别挤,我是躺在行李架上一路躺到北京的。报到后的工作是训练红卫兵,带着他们到天安门接受毛主席检阅,那时能见到毛主席,非常激动幸福。1966年底,我们这一批的30个人分到3个台,我被分到了中央电视台,当时叫北京电视台。台领导戴临风对我们说,电视是一个需要脑力和体力的工作,因此你们的粮食定量要比一般的脑力劳动者要多些,每人每月34斤。

  (这一年,刘效礼的女儿出生了。他牵挂远在山东老家的妻女,但长达14年的两地分居生活才刚刚开始。)

  • 央视纪录片
  • BBC 专场
  • 美国国家地理专场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860010-1118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