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关于纪录片进院线,他希望……
“希望观众敢于面对现实”
谈到如何让观众能走进电影院去看纪录片,范立欣直言:“这个很难。生活压力本来就很大,大家去影院总是想看一些轻松搞笑、善于造梦的电影,没人想去直面现实。”
范立欣觉得《舌尖上的中国》是一个好开端,“至少它让观众开始在电视上主动去看纪录片。与电视纪录片相比,纪录电影的力量更加集中。我们不光要看故宫、长城那样的史料片,还要关注当下的生活啊,特别是一些高级知识分子和精英群体,应该更多地肩负起社会责任,不要每天忙得只剩下赚钱了。”
“希望纪录片拍得更好看”
《迁徙的鸟》、《海洋》是中国观众较为熟悉的纪录电影,拍摄者在美学上的造诣登峰造极。“纪录片要拍得好看才会有人来看啊!”在范立欣看来,能符合这一标准的中国纪录片还很少,“在中国几乎找不到一部拍得很好看的纪录电影,总是给人一种混乱的即视感(注:源自法语“Déjà vu”,译成“幻觉记忆”,指未曾经历过的事情或场景仿佛经历过的似曾相识之感),观众怎么会爱看呢。像《舌尖上的中国》,把美食拍得让你有饥饿感,观众能不爱看吗?”
“希望投资人接受不赚钱”
对于纪录片工作者在寻找投资方面遭遇的困难,范立欣有些看不下去,“中国投资人想的都是怎么才能赚钱,很少考虑电影所承载的社会责任。而电视台都在讲收视率,不会不计回报地投资一部拉不到广告的纪录片。而国外的公共电视台不考虑任何商业营收问题,只讲究社会收益,还有很多商业基金资助助纪录片的拍摄,投资人不计回报。中国目前还做不到这一点,投资人接受不了拍一部不赚钱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