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纪录片为啥不能赚钱,这个思维定式要改一改”
提到《我就是我》,业内会习惯性地拿同为选秀节目转制到大银幕的《爸爸去哪儿》大电影做类比,从而得出结论:“这又是一部靠电视节目圈钱的电影。”这样的声音让范立欣听着很刺耳,“为什么大家就认为纪录片不能上院线赚钱呢?”
问题1:《我就是我》是一部圈钱的粉丝电影吗?
范立欣:《我就是我》不是粉丝电影,它是一个关于青春的故事,关于实现梦想的故事。像华晨宇,来自单亲家庭的他其实是为了向世界证明自己并没有那么差。像欧豪,从一个小渔村来,送过外卖,生活经历让他很直白地渴望成功,成功了之后也会有危机感。在我看来,这是一个个实实在在的中国年轻人的故事。片子的核心就是年轻人不断去挑战比赛甚至生活的规则。
问题3:观众总觉得纪录片不应该上院线挣钱,就应该苦大仇深?
范立欣:我们的思维定式应该改一改。如果做纪录片不挣钱,那靠什么来维持纪录片的生存呢?我觉得纪录片能挣钱是一件好事,意义比商业片挣钱还要大,因为纪录片包含了对社会的责任,说明观众有社会责任心。以前总觉得纪录片是电影圈中的“二等公民”,做什么都躲躲闪闪的,希望有一天纪录片能公平地在院线和商业片竞争,甚至成为电影市场的主角,纪录片工作者能像国外同行一样享受观众的掌声。
问题4:可以把《我就是我》看成一部纯粹的商业片吗?
范立欣:算是纪录片和商业市场融合的第一次尝试吧,它不是完全的商业片,是很强的纪实电影。我希望自己能记录下这个时代,也希望有更多的人通过我的电影来看清自己所处的时代。
问题5:你会像商业片导演那样关注电影的票房?
范立欣:毕竟这是我的第一次尝试,接下来的事情就交给市场去检验吧。我现在比较担心的是该如何让观众走进影院,可能他们一听是“快男”,就会有偏见,其实只要去影院看了电影,这种偏见就会被打消。我当然也希望票房能够很好,这样才足以证明观众是有眼光的,是懂得欣赏纪录片的,更多的纪录片工作者才有继续工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