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41岁的大朋友与三岁小朋友的忘年交
人物:摄影师刘德东老师,一一小朋友。
刘德东其人:“我跟老刘是同年,41岁,他是个特别能耐得住寂寞的人,当初决定拍这个片子,关键人物是老刘,如果他不答应或者不能来,我就放弃了。因为到目前为止我还没发现哪个摄影师能在一个地方蹲这么久。老刘能做到,第一他做过,第二凭我对他的了解,他一定能做到。”但即便是刘老师在拍摄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首先,他天天要和孩子打交道,每天孩子没来他就来,孩子走了他才能走。有一段时间,他的脑子徘徊在疯狂的边缘,每天睡觉脑子里都是孩子,所以中间导演给了刘老师一个月的假期,回湖北老家画了一个月的画。其次,刘老师是个性情中人,有些时候与导演也会有些小争议,因为他要是特别喜欢哪个孩子,他就天天盯住这个孩子拍。有一个叫一一的小女孩,三岁,特别有思想,大李老师让她跟其他小朋友玩,一一坚决拒绝,她说她有权利这样做。当大李问她,“那妈妈是你的好朋友吗?”她说,“妈妈是妈妈,不是好朋友。我不需要好朋友,我一个人挺好的。”可是后来她跟老刘成为好朋友了,巴学园的台阶上就会出现这样一幕:有两个人坐在一块,一个41岁,一个三岁,两个老朋友如同李白的诗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刘老师回湖北画画去了一个月,回来的那天,一一站在楼梯上哭了,不知道是不是喜悦的哭泣,只听她哭喊着说,“快拿我的裙子来,拿我最漂亮的裙子来,刘老师回来了……”
忘记了身边的主角
巴学园的孩子们生活得那么自然、自由,这对同样身为家长的张教授是个挺大的启发。“我愿意花时间陪儿子到处周游,跟这个有直接的关系。”张教授的孩子今年7岁,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他一直有个困惑,就是在态度上怎么对待自己的孩子,而有了态度才有方法。他的孩子也在巴学园短暂地呆过,最令张教授遗憾的也正是,他忘记了身边的小主角——自己的孩子。“《成长的秘密》拍了这么多孩子,惟独没有我的孩子。其实,我也在拍我的儿子,到现在至少拍了有150小时的影像,但由于是我拍他,在我面前他多少还是克制的,我没有拍到他打人,但他在幼儿园的时候我经常被人告状,但我没有拍到过这样的场面,我在场时他选择的解决方式可能就不一样。”
张同道眼中的主角们:“奇、极致与丰富”
在中外所有关于儿童的纪录片中,没有一部像《成长的秘密》这样长时间、大规模地记录儿童生活,塑造肋那么多人物形象,而且所有的故事都是悬念结构,你会发现儿童的世界比童话写的更纯净,更精彩,简单概括就是三个字。
“奇”:无厘头跑圈的浩浩与“背包客”大壮
其一“奇”,孩子的行为常常不合逻辑,无法解释——连儿童心理学家也无法破解隐藏在行为背后的心理秘密。比如说有个叫皓皓的小男孩,每天午睡起来都要围着教室地板跑圈,最多的一天跑了200多圈,拍了一个多钟头。大家做过很多猜测,也没人知道他是为什么?他自己说他是一个“大巴车”,没有终点站的巴车他就一直跑,也有老师说他在模仿一种动物等等,但是究竟为了什么,到目前为止,包括儿童心理学家,没人能解释这个问题。还有一个叫大壮的孩子,每天拎着跟他身体一样高的大包,拎过来又拎走,一会儿看不见就大哭。而包里装的是什么呢?是他的被子和枕头,或许是他觉得这样有安全感,还有就是他就准备随时走,一但家里有人接的话,他会拎起包就走。最后,在大李老师的努力下终于把这个包放下了。
还有一些孩子没有成为片子的主角,但也为这部片子增加了很多色彩。有一个叫陶贝的孩子,每天上学一来就主动打扫院子的一角——只是那一角,别的地方不扫,扫几下之后,就倚在栏杆上凝视着远方,目光迷离,这种状态持续很久。“通过这个我发现儿童的很多心里秘密我们今天还不了解。”
“极致”:超级孩子王,一年的等待,酷爱探索的锡坤
其二:“极致”,有些行为并不特殊,但反复重复就会把一种行为发挥到极致状态,成为一种奇观。比如孩子王池亦洋,在一个群体中有个孩子王很正常,但是池亦洋把孩子王的状态发挥到了极致,他长得就比别的孩子大,块头大、力气大,足智多谋;其次是他的变化幅度很大,从开始抢东西,打哭人,最后俨然变成一个小将军,带着他部队进行军事训练,升国旗,唱国歌,出来代替老师解决小朋友之间的矛盾,而且解决得很公平,这种极致的状态让人很感慨。还有辰辰和南德,一个小朋友在门口等待另一个小朋友并不稀奇,但她一等就是一年,这样的孩子很少见。还有锡坤,他是一个两岁的男孩,还没有垃圾桶高,但却每天费尽全身力气,把皮球或鞋子丢进垃圾桶。每个孩子都有探索期,可是像锡坤这样如此酷爱探索、天天探索时时在探索的孩子实在是罕见的。
“丰富”:两个孩子王,艺术天才柔柔
其三,是“丰富”,《成长的秘密》里涵盖几乎所有类型的孩子,从非常艺术的到非常现实的,从非常有人缘的到非常自我的,从领袖型到情感型,几乎所有人都能在片子里找到自己的影子。
即使同一类型,表现也大不相同。既有池亦洋那样的孩子王,还有刘佳阳那样的孩子王。刘佳阳貌不惊人,也从不打架,但很多女孩子,还有部分男孩,都推举他为队长,很内敛的一个小领袖,足智多谋,这个孩子王就跟池亦洋形成鲜明的对比,让观众看到,原来孩子王也这么丰富。片中还有一个叫柔柔的孩子,是个艺术天才,她的艺术感觉好极了,歌唱得特别棒,很有想象力。片子中反复重复她两个典型动作:一个是荡秋千,经常喜欢一个人在那大叫着荡秋千;一个是喜欢坐在巨大的落地窗下看书,而且要把故事讲出来,她怎么讲呢?她才4岁多,还不太识字,她讲的故事跟书本没关系,但故事讲得连续极了,好听极了,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
这些主角们形象特别丰富,性格差异很大,整部片子看起来就是个熟悉而陌生的儿童世界,每一个家长,每一个观众都能在片子中找到自己的原型。“家长们看了第一个感慨就会是‘哎呦,原来孩子是这样,我们不知道。’我相信多数家长都不知道孩子在幼儿园里,不在自己身边的时候是什么样,从这里他最终能够知道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群体,有独立的价值观,他看世界的方法跟我们是完全不一样的。每一个成年人都能在这么多的孩子中找到自己童年的影子。”不管人生的路多么漫长,童年都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起点,隐藏着无法破译的心理秘密,一个阳光灿烂的童年储存了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在独生子女时代,多数中国人做父母或者子女都只有一次机会,错了就无法再来,失去晨曦也将失去夕阳。张教授想为那些已经为人父母或准备为人父母的人打开一扇通往儿童心灵的秘门,“看了这个片子一定会增加对孩子的了解!”他希望能够给更多年轻的父母提供一个窗口,就像拿个望远镜,看看自己是什么样子,自己的孩子是个什么样子,从中得到一点启迪。有一位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做了20年的幼儿教育研究,看了这个片子跟张教授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原来我并不懂儿童……”
《成长的秘密》有续集?!
看了《成长的秘密》之后,一些人提议,甚至有些机构提出赞助的意向,就是建议张教授的制作团队继续跟踪这批孩子,他们看中了这部作品巨大的教育价值、社会价值和人类学价值。但张教授还在思考,“这里有些大孩子已经上学了,但是我还没有下定决心,因为上小学就是另外一种状态了,这个作品做了很久,也耗费了我生命中很长一段光阴。当然收获也很大,这是我做过的最快乐的一部作品。就作品来讲,很多我都看的不下100遍,从最初确定拍摄到最后完成,每看一遍都有同样的快乐。我把这个片子放给片中的每个家长看,他们都很喜欢,也有同样的疑问‘怎么就没有了?’”作为一个创作者,同时作为一个家长,想必张教授是比任何一个家长都幸福的,因为他心里有200多小时的素材,有那么多的故事,而给家长看的是最后不得不割舍掉一部分之后呈现出来的。“这些对我来说是一生的财富,我从儿童身上也学到了很多的智慧,人生的智慧。别看他们年龄小,但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有时候比我们还清楚,成人往往因为世俗而眼睛昏花,儿童却更理解生命的本真含义。”
《成长的秘密》就是这样用耐心和技巧捕捉到大量连续的、生动的故事。从平庸、芜杂却又不时闪耀灵光的生活里提炼戏剧元素,戏剧化故事与有意味的生活状态交叉,编织了一个故事化的纪录片。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儿童成长历程中的情感体验和传奇故事,去解读儿童世界的生活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