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成长的秘密》是一部关于儿童的生活戏剧——发生在真实环境里的真实故事。在普通公共幼儿园里,儿童所有的时间都被切割成不同的板块,所有的活动都被组织了:走线、唱歌、画画、说英语、背古诗……孩子们被秩序化地安排在不同时空格子里。然而,一个名叫巴学园的幼儿园却把儿童放还自然状态:孩子们自由地缔结伙伴关系,自发地组成群体,孩子之间的感情生活与社会组织呈现出一个神秘的世界:一名四岁女孩穿越冬夏、每天坚持的友情等待,一位五岁女孩与二个男孩微妙的童年友谊,一个五岁男孩天赋的领袖气质以及错综复杂的权力争斗,一名两岁男孩总是悄悄地尝试出人意料的动作——把小朋友的鞋子放进比他还高的垃圾桶……
张同道和他的孩子们
编者按:对《成长的秘密》总导演张同道老师的采访,是他身在西双版纳的时候完成的。这次去云南,他是去兑现自己的诺言的,对他7岁儿子的诺言:就是每年带孩子进行一次长距离的远行。我的第一感觉是这可能缘于他倾情完成的作品——《成长的秘密》。是否缘于巴学园教育理念的影响,是否确是《成长的秘密》给他带来的启示呢?让我们一同走近张同道和他的孩子们。
《成长的秘密》所诠释的大李和她的巴学园
巴学园的孩子们叫她大李,家长们喊她大李老师,朋友们称她老李——这些说的是一个人:李跃儿,“李跃儿巴学园”的创办人。
巴学园汇聚了一群个性饱满的孩子,孩子们生活在自然、自由的世界,表现出最真淳的人性状态:二岁半的探险家、三岁的哲学家、四岁的友情公主、五岁的孩子王……别以为巴学园是一个放养天才的处所,它只是打开儿童的心灵,释放人性的光辉。在这里,只要不伤害他人,每个孩子的行动都是自由的,每个孩子的天性都得到尊重,正像李跃儿的教育理念“孩子是脚,教育是鞋”,削足适履不是巴学园的工作。
每个家长都以为自己最懂孩子,最爱孩子。然而,看了巴学园孩子的生活,也许家长们就不那么自信了,有些人会发现自己对孩子——哪怕自己的孩子——的无知以及无知的愚昧。在小康中国,不少父母不惜重金为儿童的身体提供一个物质天堂,却不愿为儿童的心灵搭建一间温馨的精神小屋。从传统棍棒教育理念到当代放纵教育模式,多少暴力假借爱的名义耀武扬威,正如法国思想家卢梭所说的“自由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
巴学园是一种什么样的儿童教育?这部关于儿童的纪录片《成长的秘密》为我们做了诠释。这里我们权做放映员,泄密几个镜头:
场景一:静静的午睡中,一位二岁半小男孩悄悄溜到教室,发现筐里放着豆子。他谨慎地回头看看,发现李跃儿站在门口,便试探性往地板上丢了几颗,又小心翼翼地看一下大李,大李表情平静,他便又撒出一把,大李依然表情平静,于是他大把大把地把豆子撒在地板上,疯狂地在豆子上来回奔跑。待他跑够了,疯够了,大李邀请他一起把豆子收起来,放回筐里。
场景二:游戏结束了,大李告诉一位小男孩时间到了,必须把剪刀归位。他拒不放下剪刀,放声大哭。大李抓住剪刀,不抢不夺也不松手,只是一遍又一遍重复:游戏结束了,剪刀必须归位。僵持一刻钟后,小男孩放弃,依然哭泣,大李拥抱了小男孩。
场景三:雪中巴学园,门口站着一位四岁女孩,拒不进屋——她在等一位小男孩,男孩不来她不进屋,这种情境已经坚持一年了。大李走来问道:“我可以陪你等吗?”小女孩摇摇头。雪越来越密,大李再次走过来,把自己的围巾给女孩围上,大李再次问她是否可以陪同,女孩点点头。雪还在飘,大李陪同小女孩等待,一直到男孩出现。
这些场景是每天发生在巴学园的平凡细节,它凝聚了李跃儿教育的理念:耐心、原则和方法——这是爱的真实内涵。她尊重孩子的意志,呵护儿童的心灵,让他们感到自己是世界的主人;同时,她又耐心帮助孩子们建构原则,决不漫无边际地放纵。
怎样的契机成就了《成长的秘密》
镜头切回1999年,为寻找纪录片选题,张老师的朋友老徐陪他驾车畅游宁夏,拜访了研究易经和宇宙之谜的王木匠、造飞机的牧羊老人、唱民歌的花儿大王、留在西海固的北京知青各色人等。张同道在为大李新书所写的序中描述了第一次看到大李的情景:“中秋前夕,赶到贺兰山下的小楼——老徐家住这里,我第一次见到李跃儿。李跃儿并不像老徐反复预告的‘家有傻妻’,墙上悬挂的风景油画提醒她的画家身份,但李跃儿还是给了我惊奇,一见面就讲述她父母的陈年爱情故事,细节、情境极为逼真。看过她为儿童美术班上的课,当即确定她为纪录片的主人公——这个决定有些突然,出乎她、也出乎我本人的意料,她顺应儿童天性的教育理念、对待儿童的耐心与善意、调动气氛的才华触动了我的神经,这部纪录片便是后来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沙湖画人》,沙湖边上的儿童写生成为影片的重要内容。此事定下以后,我们就带着帐篷去体验小沙湖,晚上明月当空,凉风如洗,卜居芦苇丛里的昆虫演奏着小夜曲。那一天正是中秋。
此后两年,我们依然漫不经心地通电话,偶尔也写信,安慰或诉说一些生活欢乐和担忧,直到有一天李跃儿告诉我她已辞去工作,专心从事儿童教育。果然,很快,李跃儿的专著《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出版了,她创办了巴学园,并从贺兰山下移到北京,她的儿童教育理念从艺术家的直觉发展为一套完整的学说,她疯狂地工作、吸纳、释放,宛如穿上一双红舞鞋。当我从美国游荡一年回到北京,巴学园已经成为北京儿童教育圈里的顶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