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辉煌·创意
BQ:《辉煌六十年》的最初创意是什么?
S:讲述中国百姓的六十年,只是想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一个现象,一个事实。中国人六十年来是怎么站立起来的,1949年中华民族以一个民族的姿态站立了起来,但是作为一个个体的人,其实是开放以后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才有了这种意识。
BQ:您的初衷是想要关注中国老百姓这六十年的生活吗?
S:是的,这个主题主要是谈人性的解放,因为这是有价值的,我个人的工作经历和感受都融于其中。1988年,准备四十年大庆时,我做了两个版本的天安门片子,一个版本是纪录片的形式,那个年代并不认可含蓄的表达方法,所以这个没有播出,另一个是专题性的,是单集的,后来获得了一个奖。
BQ:那时候您才刚毕业四年吧?
S:是,我的经历相对比较顺利。我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那个时候比较缺少这方面的人才,不像其他的专业,得实习两年,我们毕业以后就直接上岗工作了。
BQ:时隔二十年您再次做这样一个片子,感受如何?
S:我对这个题目有一种情结,站在央视的角度,是有责任做这种大型的纪录片的。但不可否认纪录片往往都是很个人化的。
BQ:很主观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S:我是受到了英国BBC影片的影响,通过中国人的很多方面,比如家庭、婚姻等,根据即时的方法跟踪拍摄,让大家看到一种真实的生活,用这种生活化的方式,记录这个国家的今天和它的变化,是一种真实的叙述,很有价值,但我们现在还是不能首选即时的方式。这次《辉煌六十年》和二十年前我的那版天安门的片子一样,事情更加的具体,现在的片子是“伟大的历程,宝贵的经验,光辉的成就”,是这样的一个基调,站在国家的立场做一个政史的回顾。
BQ:现在拍完了吗?
S:拍完了,而且领导对我们是充分地肯定。
BQ:拍了多长时间?中间的感受如何?
S:从四月份到七月份,三个月吧,我们是从二月份开始找资料的,资料比较多,差不多一共用了半年吧。
BQ:您刚才说领导对这个片子还是比较认可的,那您自己怎么认为?
S:我很高兴,但是也有点遗憾,领导也是说我们的片子不够生动,如果再多有些生动的例子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