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如何靠近真实
真实许多时候被人们认为是一种幻想,或神秘莫测, 或高高在上,或不可触摸。与之相应的是“记录”,因为 “记录”两个字所承载的对于现实还原的品质要求,同样具 有难以企及之嫌。这也是缘何人们偷偷把“记录片”改写 为“纪录片”的一个原因吧。
正面下一个定义要比从侧面去观照难得多,这点对于 视真实为灵魂和生命的记录片来说更是这样。因此,严谨 的人们更愿意用“非虚构”这样的一种表述,而不用“记 录”这样的表述。因为相比较而言,“非虚构”的内涵比起 “记录”来说要明确得多,也容易表述得多。
不过我们还是要尽可能地靠近真实,也要靠近“记录”。
如何靠近真实?前期比后期更为关键。
在我们的记录片研究中,对于真实的表达和实现总是 更倾向于后期的制作阶段。其实,对于一部纪录片真实的 思想,首先需要完成的是前期的把握,包括采访、拍摄, 还有此前对被拍摄人物和事件的了解;而且前期所获取的 素材本身与原本人物或事件的接近程度,是反映真实度的 决定性因素。因为如果在这一原始阶段进行掠夺性的摄取 素材,对原生态造成毁坏,也就导致不真实的根本之源, 记录自然会出现偏差,就已经不可能实现真实的表达了。 后期只有呵护,或最大化地保持所获得的真实内容,而非 创造真实。不可为无米之炊,前期素材的不真实性或非原 生态,就难以完成真实的描述。
拍摄时间的不足和认识的不求深入,是导致认识上偏 差的重要原因,这一点在当前纪录片制作的栏目化趋向当 中尤其值得注意。栏目化的纪录片制作,首先是拍摄周期 有了明显的限定,而这一点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对于纪录 片真实性的实现是严重的障碍。因为,无论是对于一个人 的认识还是对于一个事件的认识,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甚至是一个往复的过程。
在拍摄一个纪录片的时候,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到后 来经常会发现前面拍摄时的认识和把握是不准确或不正确 的,这种时候不得不做出调整甚至放弃前面的拍摄。而这 种发现如果没有相对长的时间是很难做到的。这样,对于 那些拍摄周期短的片子来说,很可能所获取的东西是不准 确或不真实的,或者至少是很难确立事件的逻辑关系,只 能浮于表层,从而导致所反映的内容平淡如水。
2002年中国纪录片学术奖短篇一等奖作品《他乡,故 乡》,反映的是一个上山下乡的上海女知青,并没有像其他 人那样随政策返城,而是近半个世纪一直扎根于农村的故 事。作者在前期大部分的拍摄采访都没有获取有意思的东 西,因为主人翁的过于豁达几乎有点缺少人性和人情。采 访接近尾声的时候,她终于下决心回阔别36年的上海探亲 的路上才被突破。在飞驰的列车上,望着窗外,裹藏了多 年的人性慢慢启封并裸露出来:她终于感觉到了少女时代 激情和冲动的代价。可以想见,如果本片没有这样一个段 落,会缺少多少的张力,也会感觉到不真实,甚至都没有 了立片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