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3.“曲线救国”
其实,栏目化播出本身不应该对纪录片制作产生什么直接的影响。只是在中国纪录片还不够发达的情况之下,要定期提供足够数量的纪录片播出,在制作模式、机制和制作观念上会产生影响,至少会打破原来的节奏和平衡,从纯粹考虑作品艺术性的质量问题转向不得不兼而考虑产量的因素。
这是一种无奈的状态,却并不可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一种必然,或者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因为,批量生产计算成本,这的确是纪录片走向市场化的必要的经营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生产的循环进行。而另一方面,市场化又是纪录片走向成熟的关键一步。市场化不仅可以使纪录片日常化,而且可以培养越来越多的、越来越高层次的纪录片观众。因为,纪录片市场成熟,就自然会与国际更好接轨,会有越来越多优秀的国际纪录片进入中国纪录片市场;同时也必然会有更多的纪录片传播的空间——不但会有越来越多的纪录片栏目,还会有越来越多的纪录片频道。这样就会有越来越多高层次、高品位的纪录片在大众传媒中出现,而这是提高纪录片观众审美水准、继而提高纪录片创作整体水平的重要推动力。
因此,市场化,会让纪录片走向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繁荣,使纪录片的创作步入一种理想的状态。由市场化培养出来的审美水平不断提高的观众群,势必促成纪录片题材、风格、语言、类型等多方面的百花齐放。在这种情势下,创作者则会更专心于作品创作的本身。因为,专事于流通的制片人如果想让他经营的产品有更大的市场的话,他肯定会让纪录片的创作人员真正进入一种创作的状态,让其尽情地发挥自己的个性和才智,只有那样,才能使作品有市场,也才能回收更多的钱,并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纪录片创作。
四、涌动着的力量
近一年来,参加了不少纪录片方面的活动,包括担任电视纪录片评委参加国际纪录片学术研讨会和纪录片协会颁奖,参与各电视台纪录片栏目的策划,还有到国外进行了几次学术交流等等,一个渐渐明晰的感觉就是——中国纪录片的又一个春天正向我们走来。
促成我有这样感觉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创作群体非职业、非主流的民间色彩加重
纪录片的民间色彩,有两层含义,一是独立制作人的纪录片的个性化制作方式和表现方式;一是民众的热情参与。这种参与,并不满足于观赏,也不满足于主流媒体中讲述老百姓的故事,而是对纪录片本身的一种热爱以及由此对纪录片走向的影响和推进。无论是“首届民间独立音像节”的举行,还是基层性的行业电视台纪录片创作群体的涌现(新疆独山子电视台《远去的老马》、胜利油田电视台的《挺进十万大山》),或者是民众对纪录片的情感倾注(家庭录像式的纪录片制作和边缘纪录片创作人员纪录片创作等等),还有大学生纪录片作品(凤凰卫视中文台于2002年开播的《DV新世纪》专门播放大学生的纪录片)的增长,都是很好的注解。
2.形态多样化的趋势,并被模糊地认可
今年参加“金鹰奖”和“学术奖”评奖的纪录片,有一些新的不同形态的纪录片开始出现。这些纪录片很难归类于以前的纪录片形态中,以致在评奖过程中也很难统一意见(这也表明我们的纪录片学术界现在有必要对我国纪录片的现状和走向进行新的更科学的描述)。不过,这一些纪录片最终以获奖的形式被认可,这一点,从某种意义上说,的确令人既喜又忧。喜的是对我国原本单一的纪录片形态进行了一次冲击,使得我们对纪录片有了更宽容的理解;忧的是这种认可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没有理由的忍让,而不是一种理性的廓清。似乎依然不明确应该倡导的方向。
3.题材从“以人为中心”到“与狼共舞”
国内纪录片的评奖,不像国外许多电视节那样以题材的类别(如“人文社会”“自然环境“等)来分类,而是以“长篇”和“短篇”分类的。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我国纪录片的题材几乎都是人文社会类的,没有分类的必要。然而,今年的评奖却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评委们把获奖的纪录片名单整理后发现——动物战胜了人类,许多片子都与动物有关,《孤岛护鸟人》、《远去的老马》、《野马之死》、《峨嵋藏猕猴》、《猴王》等等。说实在,这些纪录片较之于国外的自然环境类纪录片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在技术。不过这的确是一个可喜的进步,因为,比起技术的变革,观念的变革更重要得多,也艰难得多。如今,观念已经先行,相信不远的将来,我国关于自然环境内容的纪录片也将走进国际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