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2.原因分析
这两年参加中国纪录片“学术奖”、“金鹰奖”的评奖,每次要看几十部、上百部的国产纪录片,而其中绝大多数是纪实性的作品,然而已经很少有像前些年那样让人眼睛一亮的时候了。这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其一,对于纪实性作品,现在已经不再有前几年的那种新鲜感了。况且这些年中国电视纪录片中的纪实作品在语言风格上也没有太多的发展。其二是现在做纪录片已经没有90年代前期那种自由的环境了。
记得那时纪实作品刚刚流行,特别是其中的一些作品在国际上获大奖以后,许多电视台领导开始重视纪录片,把能不能拍出优秀的(很直接的标准就是获国际大奖)纪录片视作评价一家电视台品位水准高低的重要指数。因此,各电视台纷纷抽调精兵强将,划拨相对高得多的制作经费、自由地使用设备、自由地安排时间,终极目标就是拿国际大奖。享受这种优厚待遇的同行们,没有让大家失望,他们纷纷制作出了好的纪录片,并在各种国际电视节中获了奖。辽宁台、宁夏台、山东台、四川台、上海台等等,都差不多。
这一时期纪录片创作的环境模式和成果,直接导致了两个结果,同时也是两个误区。第一是人们蜂拥着去拍纪实性的纪录片,甚至认为纪录片就是纪实一种形态;第二是人们的纪录片创作在物质和时间上都奢望有那种环境模式。其实,那种纪录片创作的环境模式是一种理想的模式,这种模式只存在于纪录片栏目化之前,或真正市场化之后。而当前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生存条件,并不适合那样的一种创作环境模式,可是许多人还依然沉迷于此,这是造成纪录片创作人员困惑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转型时期的纪录片经营
1.无可奈何花落去
纪录片已经失去了以往的尊严,也打破了以往的神秘。把纪录片定位于“一群精英制作出来给另外一群精英看”的理念在今天已经没有什么市场。当前中国电视纪录片正处于又一次的转型期。这一次转型与10年前的那一次不同。如果说前一次的转型是纪录片自身的演进,更多是纪录片审美特性上认知的变化,带有明显的主动色彩的话;那么,这一次的转型则更多是纪录片外部因素(主要是市场因素)促成的改变。纪录片大批量地进入大众传媒后,它的功能将由原来的偏重于作者化的内在体验转向对外的传播,以满足大众的需求。大众的需求是多层面的。因此,纪录片栏目化或频道化播出,势必需要不同层次、不同形态、不同题材的纪录片。从原来的纪实风格纪录片一统天下的局面,转向风格多样化的局面;从只关注老少边穷的弱势群体,转向对整个社会不同阶层、特别是普通阶层的关注;从关注生活表象、外在故事性,转向对生活不同层面、尤其是内心层面的关注。
中国纪录片市场化后带来的这次转型,需要调适多方面的关系,以保证纪录片有一个健康的发展环境。因为这样的转型一个直接的影响是离以往的那种纯艺术的形态远了,离纪录片的本性远了。当然,这种困境和转型,也是中国纪录片真正走向成熟、回归其艺术品格之前必然的阵痛。
纪录片栏目化播出后,其节目不得不以“产品”的形态而非以“作品”的形态出现。因此,需要调整以往把纪录片神圣化的姿态,建立新的观念来对待纪录片的经营。
那么,在栏目里定期播出纪录片使制作会有些怎样的变化?市场化给纪录片带来什么?
2.从小作坊到流水线
在最近CCTV-10的几个纪录片栏目的策划会上,大家讨论更多的不是以往常有的选题、风格等话题,而是纪录片作为节目制作的模式。
在前几年,纪录片的同行们都努力坚持个性化的创作,不仅追求与他人的不同,而且也在追求自己不同阶段的不同风格。那时,根本就羞于谈“模式”这样的话题。时过境迁,在节奏不断加快的今天,慢工细活的那种“创作”式的纪录片制作方式已经被要求限时完成的“制造”方式所取代。为了节省成本、应付播出,栏目化的纪录片中,对于制作模式、经营模式等等的探索,已远远比探讨纪录片的属性、类别等话题来得实际。因此,如今每一个纪录片的栏目都在寻求建立适合自身特性的多快好省的模式,以实现流水线式的制作。如果说,以往的中国纪录片创作多是以小作坊的方式来经营、并注重品性和个性的话,现在在栏目里播出的纪录片,则更多是模式化的流水线批量生产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