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库专题央视精品顶级首播走近真相纪录30分CCTV9

《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纪录片是讲人的故事

陈晓卿纪录片名人工作坊 长江日报 2014年11月18日 12:25 A-A+ 二维码
扫一扫,观看精彩纪录大片

原标题:

 

要拍妈妈做的那些菜

《舌尖2》的采访是这样完成的

读+:对你影响很深的纪录片和导演有哪些,他们是怎样影响你的?

陈晓卿:太多了。比如像伊文思。还有比如正在与央视纪录片频道合作的,英国资深纪录片人菲尔·阿格兰,他曾经拍摄过《云之南》,非常厉害。

他们对我的影响,主要是对世界的看法。比如伊文思,他说“要把看到的原原本本交给观众”;比如菲尔,他认为只有两个人的相互交流,才是最真实的。他拍片子,机器落实了,就让摄影师、助理都离开,自己拍。我一下子被这种工作习惯强烈震撼了。

《舌尖2》中,很多的采访段落,我们也是这样完成的。这就迫使我们的导演,和主人公“谈恋爱”,做更深入的交流。只有在两个人特别平等的状况下,你才能听到他内心的声音,否则他只是一个拍摄对象。

读+:去年在台湾,纪录片《看见台湾》在影院上映不到一个月,就横扫票房纪录。目前,大陆纪录片上院线的情况如何?

陈晓卿:大陆也有。台湾纪录片市场的火爆,与观众素质有很大关系。举个例子,阿姆斯特丹纪录片节短短几天,全城所有影院都在放纪录片,说老实话,有些片子好难看啊,看得好困呐,又不好意思退场,影院坐满了,退场会显得非常突兀。好不容易熬到结束了,大家还都不走,一直鼓掌到片子的字幕拉完。而这些片子,取得了400万欧元(约合3400万人民币)的票房收入,很难想象。

拍一部美食题材的纪录片,是陈晓卿的提议。“我是个好吃的人”。

陈晓卿是皖北人,父母是教师。小时候,他最喜欢的美食,是“邻居家的饭香”。

来到北京后,陈晓卿对北京本地饮食产生兴趣。他说,当时读到梁实秋的《雅舍谈吃》,写北京的爆肚儿,“吃得牙根清酸”,自己便按图索骥,自此开启“吃货雷达”。

2002年开始,他担任了七八家电视台的美食节目嘉宾,在多家杂志报章开美食专栏。

“直到现在,我都没发现自己不爱吃的东西。”陈晓卿说,他选馆子的第一标准,就是味道,“从来不讲环境什么的”。在他看来,世界上有两种馆子,一种是做买卖的,一种是做吃的。“大馆子,绝大部分是做买卖的,我宁可去路边大排档。”

这一理念,同样体现在《舌尖》系列的拍摄之中。第一季刚开拍时,陈晓卿就对导演们说,我们不要拍名菜,不要拍大菜,要去拍小时候妈妈给我们做的那些美食。

于是,莲藕排骨汤、麻婆豆腐、鱼香肉丝,这些家常的菜肴,出现在《舌尖》里。在陈晓卿看来,美食只是出发点,不是目的地。他想表达的,是中国人的味蕾记忆。

“你的胃能够接受的东西,是固定的。这个味觉记忆,它不会变。”陈晓卿说,母亲给予的味觉记忆,会深深地植入孩子的心里。“这个过程,如同教授母语。小时候吃的东西,无论走到多远,它都像一个巨大的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定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是永远心灵深处的故乡。”

吃饭就是“吃人”

纪录片领域不存在“中国特色”

读+:目前中国纪录片的水准,在世界上是个什么位置?与国外最顶尖的,差距有多大,主要差在哪儿,技术上还是观念上的?

陈晓卿:我们在谈论纪录片时,常常混淆了两个概念:作者纪录片和媒体纪录片。媒体纪录片更看重观众和市场,会在故事叙述构建以及节奏把握上,迁就观众的视听需求,追求利益最大化。而作者纪录片则更强调独立的价值判断以及人文的立场表达,制作人更强调社会责任感和认知价值。

作者纪录片方面,中国很多导演在国际上获奖,做得非常优秀。比如《乡村里的中国》、《请投我一票》,都是很好的作品。但另一方面,媒体纪录片的发展,与这个不匹配。这个差距,技术上的、经济上的都有,最主要的还在理念上。简单地说,外国的纪录片就是给观众看的,所有的制作、拍摄都以观众为主,而中国的纪录片往往是给上头看的。

读+:纪录片走出去,怎样保持“中国特色”?

陈晓卿:在纪录片领域,“中国特色”是不存在的。我们人为地强调了“中国特色”,反而阻碍了收视率的上升。

考虑到观众,就是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达。我们以前做过一个纪录片,名为《超级工程》,我们先做了一个国际版,专门给外国观众看,特点就是信息量大、节奏快。后来,在国内播出时,也用的这个版本。观众并没有接受不了。观众爱看的东西,就是“国际化”的。

读+:为了中国纪录片“走出去”,央视纪录片频道做了哪些努力?

陈晓卿:一是投资,我去年年初参加BBC(英国广播公司)的节目展,导演都在感谢央视纪录片频道。二是技术、人员的支持。这说明,我们融入了国际纪录片的主流。

还有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今年11月份,第22届“世界科学与纪实制作人大会”会在北京举办,这是全球电视纪录片业内最具影响力、专业水准和权威性的行业盛会,第一次来中国。我觉得,这与央视纪录片频道的“走出去”战略,有很大关系。

在京城媒体圈,陈晓卿的“老男人饭局”颇有名气,参与者还有《读库》的张立宪、《三联生活周刊》的王小峰、作家兼出版人杨葵、网络红人王小山。这群人,没事的时候就聚在一起吃饭喝酒,相互挤兑。

《舌尖》的总顾问沈宏非说,饭桌上,陈晓卿不会说道,“只讲八卦”,“吃的时候还说吃,那是美食家干的事,我们就是馋”。

在陈晓卿看来,吃饭其实就是吃人。“我喜欢那些不把享受美食看得特别神圣、特别高深的人”。饭局是超越美食的,志同道合的人聚到一起,吃什么不是特别重要。

《舌尖2》第一集《脚步》播出后,不少观众留言称,比美食更打动人心的,是片中白马、麦客、养蜂夫妻等一群人的故事。陈晓卿说,这些故事里,体现着中国人的美食智慧。比如节俭,“春种秋收、夏荫冬藏”,丰富了四季的食材;比如和顺,选择一个季节里最好的食材;比如礼仪,中国人的饭桌上,长者为尊,几千年来都是如此。

陈晓卿说,透过美食,他想讲“人的故事”,中国人的家庭观念、中国人的乡愁,中国人的悲欢离合。

“真正让小说优秀乃至伟大的,是故事之外的东西。是抽取走故事之后,再去审视并发现的气氛之美,是情节外的短句、标点、景色描述以及情感共鸣的营造。”《舌尖2》播出前一天,陈晓卿在朋友圈转发了这样一段话,并备注:纪录片也是如此。

 

 

(原标题:拍美食是想讲“人的故事”    见习记者郑汝可  实习生宋菀)

  • 央视纪录片
  • BBC 专场
  • 美国国家地理专场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860010-1118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