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库专题央视精品顶级首播走近真相纪录30分CCTV9

《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纪录片是讲人的故事

陈晓卿纪录片名人工作坊 长江日报 2014年11月18日 12:25 A-A+ 二维码
扫一扫,观看精彩纪录大片

原标题:

 陈晓卿

14日,北京梅地亚中心,《舌尖上的中国》第2季(下文简称《舌尖2》)举行首映发布会。在主持人白岩松的介绍下,平头、皮肤黝黑的总导演陈晓卿跑上台,一脸憨笑地宣布,时隔2年,《舌尖》系列美食纪录片第2季,回归了。18日起,《舌尖2》以周播的形式,每周五晚9点在央视1套呈现。

发布会现场,陈晓卿穿着西装,迎来送往。他也不恼,尽量表现出对在场所有人的体恤与热情:认真地回答媒体提问;极力赞扬年轻的导演们和工作人员。

“差不多两天都没睡了。”当日下午,出现在记者面前的陈晓卿,掩饰不住的疲惫。

《舌尖》不是我最满意的作品

读+:你觉得《舌尖》为什么这么火?

陈晓卿:有非常多的原因,一是大环境改变了,你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东西,这是最主要的。第二就是央视对“纪录片”的扶植。2011年央视成立了纪录片频道,纪录片从创作到播出,都有了保证。

《舌尖》这个片子,从2002年、2003年就开始报,一直答复题材好,但没钱开拍。纪录片频道成立了,钱不是问题了。第三个原因,是团队经验、职业精神,或者说,用国际化的手段,来讲故事的方法。

读+:《舌尖》是不是你自己最满意的作品?

陈晓卿:不是。我对自己的过往,从来都不在意。家里没放过一个奖杯,也没有出过纪录片作品集。我也不愿意别人把这些东西当作一个作品,这只是我的工作。我是一个职业的人,一个纪录片做过去就翻篇了,跟我没有关系。

读+:拍了这么多年纪录片,除去职业和工作需要的因素外,纪录片持久吸引你的是什么?

陈晓卿:年轻的时候,当然是想实现自己的纪录片梦想,表达自己内心想要表达的东西。我现在快50岁了,更多的可能在想,怎么鼓励中国的纪录片更多样化、区别化发展。比如带有真人秀性质的纪录片、带有科学探秘性质的纪录片、旅游性质的等等。

纪录片不仅是人文情怀

读+:这么多年,你一直在央视工作。怎样平衡体制内的限制与个人的创作需求?

陈晓卿:体制内有体制内的好处。央视的平台,现在来看,尤其是在纪录片方面,有它独特的优势,它可以调动很多手段,帮助把片子做得更透彻。体制内的表达通道,非常狭窄,但不是一条死路,肯定有走得通的地方。

读+:拍《丝路》这种可能比较宏大的题材时,你怎么做到不用宏大叙事的方式?

陈晓卿:刚开始拍《丝路》,我们也想着“高大上”,后来导演坚决不干,说有这么多鲜活的东西,我们为什么要拍那些“死的”,于是我们尝试从普通人的视角切入。有些过于宏大的东西,太脆弱了,只能满足几个人的对历史的臆想。

读+:为什么强调纪录片必须讲人的故事?

陈晓卿:全世界的纪录片都是在讲人的故事。比如我以前拍《森林之歌》,你看猴子的故事,实际上也是一个家庭的故事,实际上是把人的情感因素,转移到一个科学或者自然的载体上。本质上还是人的故事。

读+:这可否理解为纪录片导演的一种人文情怀?

陈晓卿:不仅仅是人文情怀,我觉得这个是观众所需。你要博得更多观众的共鸣,需要这种情感、这种故事。如果没有,就像上了一堂干巴巴的化学课或生物课,可能就没意思了。

 

  • 央视纪录片
  • BBC 专场
  • 美国国家地理专场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860010-1118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