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库专题央视精品顶级首播走近真相纪录30分CCTV9

《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纪录片是讲人的故事

陈晓卿纪录片名人工作坊 长江日报 2014年11月18日 12:25 A-A+ 二维码
扫一扫,观看精彩纪录大片

原标题:

 

摆事实,不讲道理

吃出名堂

陈晓卿

很多人通过《舌尖》认识陈晓卿。之前,他拍了20多年纪录片,出了不少好作品,有些被誉为中国纪录片的“行业标杆”。

1982年,陈晓卿考入北京广播学院摄影系。毕业前夕,荷兰纪录片大师伊文思来到北广与学生交流,会上放映了陈晓卿的处女作《战士从这里起步》,当时伊文思反问他:“为什么不能把你看到的、让你感动的东西原原本本地交给观众呢?”

“纪录片不只是按照编导的意图寻找什么,还要表现被拍摄对象的生活本身。”伊文思的批评,让陈晓卿开始思考纪录片的叙事方法,“要摆事实,不讲道理”。

毕业后,陈晓卿进入中央电视台。2007年,他历时4年拍摄的《森林之歌》播出后,国内一片热议,每个镜头、画面,甚至解说,都让人耳目一新,甚至有人认为这是出自BBC之手。

2011年,央视纪录片频道成立,随后推出《舌尖上的中国》。这部耗时13个月制作的美食纪录片,创下了中国历史上纪录片收视之最,几乎家喻户晓。

陈晓卿老师,是位“文艺中年”。

《舌尖2》首映式上,他穿着笔挺的西装,一本正经地在台上念叨:“玛格丽特·杜拉斯曾说,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容颜。”全场哄堂大笑。

下午的采访,我拿这句话与他打趣,他笑言:“没管住我这张嘴啊。”

这些日子,陈晓卿说自己忙于准备首映,几日没有休息。采访时,眼皮都是耷拉得快要闭上的状态。但你一与他聊吃,聊中国人的美食情感,他立马眼神放光,眼角带笑。用一个不恰当但贴切的词形容,真是刹那间,顾盼生姿。

张立宪揶揄,《舌尖上的中国》让陈晓卿积蓄多年的吃货本色神采焕发,成为个人爱好与人生事业良好结合的典范。

陈晓卿自己却一本正经,“美食,和其他学问一样,越研究,就会越感到自己无知。这条路没有穷尽,需要不断地补充知识”、“我是吃货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在做这部片子”……

很快,张发财跳出来反驳:我最初十分喜爱这位美食家的专栏,胡说八道得确实好,每每看完口水四溅饥肠辘辘。直到有一天,认清了他忽悠的本质……食物的口感,与陈老师文字形容,有强烈反差。

陈晓卿当然不能接受这“诋毁”,为自己辩白:吃货拍美食片,肯定是自虐的行为。比如一个鱼香肉丝,晚上8点开始拍,结束的时候已是晚上12点,菜已凉成了一坨。“这就像厨师一样,如果羡慕一个厨师多幸福和美食有多接近,这是不可能的。”

陈晓卿爱吃,还吃出了名堂,挺好。他说,对于那些对美食毫无兴趣的人,保持这种毫无兴趣,然后继续对别的事物的兴趣。

他觉得,对于“视荤如素,快餐慢食”,每个人都有不同甚至相反的答案,美食是私人的。这都OK。

 

  • 央视纪录片
  • BBC 专场
  • 美国国家地理专场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860010-1118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