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舌尖上的“触碰”
人物周刊:《舌尖2》无论是关注度还是收视率都非常高,背后所蕴含的商业价值也非常大,你在策划的过程中有没有考虑过这些商业的因素?
陈晓卿:我们只做内容,从开始第一次签的时候我们就说内容不牵涉到任何商业的东西,可能我们会稍微地注意一点儿,比方说酒类的最好不要出现,原来也都没有。但是商家他要做我们控制不了。
人物周刊:听说第一季播完后你的电话被打爆了,各地的商家都来找你合作?
陈晓卿:各个地方都会来推荐,都是县委书记、市委书记带着宣传部长,有的比如说已经在全国有名气的一些品牌,他们就会来找。他要求你只要里面说就行。我们其中也做过调研,比方说全国知名的小食品,导演回来写的调研报告就是这是一个全国性的骗局,他和美食的观念不一样。
人物周刊:《舌尖2》增加了拍摄的长度,成片时间却没有增加,从投资者的角度如何理解这种耗费?
陈晓卿:更多的是从品相来说,从画面的质地来说必须能够体现出来投资者花的钱在哪儿,包括信息的密集程度都得有非常精确的设计。主要分3个层次,一个是关于美食操作的工艺层次;第二个关于美食背景,我们把它叫美食地理,一方水土一方人,包括地理的关系;第三个是故事层面的,人在做这个过程中附着的一些其他的东西,可能属于认识中国没有办法回避的东西。其实美食是我们的出发点,它是希望让更多的外国人看到中国的样貌,美食是一个通道,是一个国际化的视角。
人物周刊:《舌尖2》采用周播制,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陈晓卿:最主要是收视,要考虑放在哪个点,这个播出带来的竞争对手是谁都要考虑到。比如第一集本来是《心传》(现在的第二集),就是为了周播调整为《脚步》。如果是日播,我们第一集本来是《时节》(现在的第三集),中国人什么时间吃什么东西。《时节》有点接第一集的感觉,人的故事不是特别的多,所以我想还是在5月份,它大概是这样的。周播的逻辑关系不像一天一集那样强。从制作者的角度来讲,这(播出时段)不是我们明白或擅长的,但是中间征求过我们的意见,八点档播出的压力大还是九点档播出的压力大,当然是八点档播出的压力大。因为电视剧,得和所有的电视剧干起来了,还有点毛。现在我说我们得播完三集之后才能看出结果,现在评价它太早了。
人物周刊:你主要是从什么渠道来得到《舌尖2》的反馈?
陈晓卿:央视有专门的评估调研机构,社交网络也会给我反馈,大家都会第一时间@我。观众会不会感兴趣,会从这个角度来说,或能不能得到大家的关注,这个是最重要的。第一季里很多省的观众说没有我们,很着急,第二季不存在这个问题,几乎都覆盖到了,可以说是美食地理地图的感觉。到第三季的时候,我希望把它做得更加广泛一点,就是全国的,更往下走,真的绽放出好几个点,现在美食都集中在一个点。例如煎饼,我就是在沂蒙山拍了煎饼,关于中国饼卷的演化,我会从北到南甚至世界上彻底打开,类似的食物都去拍。
人物周刊:你看到的具体的反馈有哪些?
陈晓卿:说什么的都有。最重要的还是好吃,大中华美食有多么的厉害。韩国人真没得吃,英国人真没得吃,我觉得人和人之间特别缺少沟通。其实韩国美食好吃得很,英国更是全世界的美食之都,我们总说人家就是面包,太大而化之了。包括英国的美食家Jamie Trevor Olive,他做的就是自然的烹饪,也非常好吃,还不像我们这儿的自然烹饪那么装逼。人家菜市场有什么就做什么,路边有什么可以吃的就摘下来。
人物周刊:现在网上很多人说《舌尖》创造了很多纪录,你怎么看?
陈晓卿:是浮云,我从来不参与这个,也不需要用任何的东西证明自己,特别无聊。我在清明节回家,把片子放给老家的人看,发了一条微博: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里最好的节日。你去上坟的时候就知道了,什么东西最后都是黄土,没有什么意义。这个东西对我来说没有任何的吸引力,但是从职业的角度来说会把它努力地做好。
人物周刊:《舌尖》本身还是拔高了,不单是讲美食,也有人文关怀的东西?
陈晓卿:我不喜欢人文关怀这个词。你要是站得跟老百姓一样,你就不会觉得人文关怀,只是他们受的苦,我们也都是一样的,都是苦命人,用片子里的话说都是下苦人,做片子也一样。第一集里养蜜蜂的妻子订婚的时候说:放蜂旅游了,又好耍又浪漫,其实风餐露宿的,辛苦得很,是很真实的生活的场景。
人物周刊:从《舌尖1》到《舌尖2》,想表达的东西似乎有很多?
陈晓卿:我们有很多的社会热点话题,比如说切糕、富士康、高考、陪读、单亲家庭、留守儿童、空巢老人,会有很多的东西,实际上如果我们能够通过美食吸引全世界的观众,让他们看到今天的中国到底是什么样子,我觉得可能会更好一些,这个也是做纪录片的人的责任。我用的所有词,我写的所有东西,都是说“触碰”,其实触碰实际上是充满艰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