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金铁木,1971年生,甘肃兰州人,中央电视台著名导演,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硕士。大型纪录片《复活的军团》和《玄奘之路》编导,大型文化史诗电影《圆明园》、《大明宫》导演。曾获得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最佳编导奖、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导演奖、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奖最佳编导奖等奖项。
大型史诗纪录片《神秘的西夏》自3月23日起在央视科教频道播出。作为这部片子的灵魂人物,总导演金铁木经历了怎样一个煎熬的过程?他在创作中又有哪些独有的感受呢?
说起金铁木导演,许多人并不陌生,他的作品《玄奘之路》被国家主席习近平作为国礼赠送给印度总理莫迪;《复活的军团》产生的轰动和冲击至今让许多人记忆犹新;他坚持“用电影思维打造高端纪录片”的理念,创作出一系列堪称经典的作品,在中国纪录片行业独树一帜。《神秘的西夏》是他沉寂几年之后又一部精品力作。
把自己变成半个专家
在决定接受《神秘的西夏》这部片子的导演工作前,金铁木已经知道这部片子西夏历史资料不足的问题,当他真正沉下心来开始做案头准备工作的时候,资料缺失的严重程度还是让他大吃了一惊。中国人有写史的传统,因此有二十四正史,为中华大地上的正统王朝作传。但是,在二十四史当中,却没有西夏史。而后来出土的一些西夏文献大都是用没有几个人能认识的西夏文写成的。在这样的条件下,这部纪录片该怎么做?学习!除此之外没有捷径可走。
当初,为了拍摄《复活的军团》,金铁木曾在国家图书馆里泡了一年多时间,查找资料,习读学术著作。这一次,金铁木要求《神秘的西夏》主创人员也必须从学习开始。他说:“要拍一部像样的纪录片,首先要把自己变成半个专家。”研读学术著作、请教学者专家,成为了主创人员的必修功课。他们先后拜访了西夏史专家史金波、李范文、陈育宁等先生,请教西夏史知识,征询他们对纪录片创作的建议。在大量学习阅读的基础上,金铁木还带着剧组主创人员,或开车或步行,几乎踏遍了党项人生活的大部分地区,对与西夏有关的历史遗迹进行了实地考察。学习和考察让金铁木对党项人、对西夏文明有了更多的认识,也有了更深的感受。他为《神秘的西夏》创作确定了目标:为一个消失的民族树碑立传,为一个被忽视的王朝寻找尊严,为一个失落的文明找个说法。
历史需要感性的合理想象
毕竟,做纪录片不是做学术研究。金铁木认为,纪录片创作者与学术专家有着本质的不同。与专家学者们的研究相比,纪录片创作者更需要一些感性,更需要多一些想象。特别是对于史料极其缺乏的西夏历史。历史往往需要感性的合理的想象。考古和资料永远是有限的,不能代表历史的全部。在制作这部纪录片的期间,金铁木常常沉浸在党项人的世界里,他希望在党项人的世界里能够了解他们的历史,想象他们的形象,猜测出他们的气质。
所以在《神秘的西夏》前期准备阶段,金铁木就确立了“用电影思维打造高端纪录片”的原则和目标。他强调,在忠实于事实,不违背大历史的原则下,突破以往纪录片以大段解说词配以相对应画面的传统手法,以“故事化”的方式,充分运用多种影像语言,要调动想象力来重构历史。对历史中最晦涩难懂或需要极大戏剧张力的部分,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交由专业的演员来表演。全片采用4K超高清摄影机完成全部拍摄,后期专业视效团队必须联手古建专家和西夏学者,共同复原西夏皇陵群、兴庆府、西凉府、西平府、贺兰山离宫等西夏建筑,使西夏辉煌璀璨的历史文化视觉化。当了解金铁木之前的几部经典作品《复活的军团》、《圆明园》、《大明宫》、《玄奘之路》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其实这些年来金铁木的每部历史文化类的作品,都是坚持“用电影思维打造高端纪录片”的原则来创作的。
希望拥有党项人的气质
在3月20日《神秘的西夏》首播新闻发布会上,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总监金越半开玩笑地说:“金铁木导演为了做《神秘的西夏》这个片子,都快把自己变成党项人了。”的确,一年多的学习和创作,金铁木在对西夏文明的梳理中,重新认识了那个消失在历史深处的族群——党项人。他直言不讳地说:“我喜欢党项人,我欣赏党项人,我希望我能够拥有党项人的气质。”
党项人是顽强的。党项人在夹缝中成长,面对比自己强大得多的鲜卑人、吐蕃人、宋帝国、辽帝国、金帝国,他们像野牦牛一般无视一切地展开攻击,在鼎盛时期,终于立国并与辽、宋、金鼎立。在金铁木看来,党项人是自尊的。他们在黄土地上长大,以骑马牧羊为生。年轻的国王李元昊为了民族的尊严,让人参照汉字的结构创造了西夏文字,推广全国使用。党项人善于学习,活字印刷术是宋代毕昇发明的,可是人们迟迟没有找到活字印刷的文本,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在西夏故地,人们却找到了活字印刷的西夏文本。党项人创造发明了当时最好的战场防护装备——冷锻甲,武装起了一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重装甲骑兵——铁鹞子。党项人是包容的,随着不断发展壮大,党项人先后向宋人、吐蕃人、回鹘人求取佛经。在西夏将近200年的历史上,没有宗教之间,或者教派之间互相攻伐的记录。
是金铁木原本就具备这些气质,还是党项人真的感染了他?当听完他们的整个创作历程,我们确实感受到这种气质的存在。在史料缺失的情况下,金铁木没有退缩和妥协;在创作困境之中,他一次次地请教专家学者,不遗余力挖掘信息资料;在只有只字片言的历史文献中,他充分发挥艺术家的想象力,形象地呈现出了让人信服的历史细节。(记者 张碧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