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库专题央视精品顶级首播走近真相纪录30分CCTV9

《森林之歌》:生命的吟唱

张同道纪录片名人工作坊 良友 2011年09月28日 18:01 A-A+ 二维码
扫一扫,观看精彩纪录大片

原标题:

《森林之歌》剧照 

  《森林之歌》是中国纪录片的一次锐点突围,它将成为一个标志性案例——也许并不孤独,记录了中国纪录片面对市场艰难转型中的努力、磨炼与创造。国际游戏规则遭遇中国泥土,迫使这部作品一面承接中国纪录片近20年来所凝聚的纪实美学传统,一面探索电视工业模式,实施电视工业与形式美学的双重实验。

  《森林之歌》由国家财政部、林业总局、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投资超过千万元人民币,制作周期历时四年,由“自然篇”《绿色版图》、《云横秦岭》、《北国之松》、《大漠胡杨》、《雪域神木》、《雨林回响》、《森林隐士》、《竹语随风》、《碧海红树》和“政论篇”《万木撑天》、《绿满天涯》组成,一部长达550分钟的鸿篇巨制。其实,它的篇幅并不惊人——中国不缺少长篇作品,惊人之处在于这是一部长篇自然纪录片。

  自然纪录片是国际纪录片市场上最受欢迎的一种类型,也是中国纪录片英雄气短的一个类型,长时间跟踪,高端器材,巨额耗资,以及高超的艺术技术准备,都让中国纪录片望洋兴叹。四川电视台、新疆电视台等纪录片工作者曾经尝试自然纪录片,并取得一定成功,但《森林之歌》这样的长篇确是第一次成功实验。 

  一、形态、理念与美学

  《森林之歌》拥有典型中国特征的杂糅形态,“政论篇”是中国特有的宣教形态,而“自然篇”则是纪实形态与工业形态的混合。同样,“政论篇”遵循了既有的政论体,以论为主,画面为解说服务,重在宣传;“自然篇”探索纪实美学与工业模式的融合,强调跟踪拍摄,追求故事化叙事,重在观赏效果。这种形态杂糅正是中国纪录片转型期所承受的来自不同方向的力量的结果。

  美学探索主要呈现于“自然篇”。“自然篇”拍摄了中国不同地域特色、气候带特征的森林类型:秦岭自然保护区、长白山红松针叶林、新疆胡杨林、藏东南高山林地、海南热带雨林、云贵高原山地森林、武夷山竹林、海上红树林——这几乎称得上中国原始森林的完整版图。要把这么广阔的森林纳入镜头,如果仅仅靠原来的跟踪跟踪再跟踪,纪录片的最终面貌如何、何时完成就只能边走边唱、无法预测了,而这一不可预测的结局无论如何都无法向一千万投资交差。因此,总导演陈晓卿决定改变中国传统纪录片制作方式,在筹备阶段就明确要按照BBC等国外自然类纪录片的制作方式操作:“以前往往只设想一个大致的方向,把素材拍回来,再琢磨怎么编。而人家商业化的操作,是在开拍前,先想好故事,然后按照故事需要制定拍摄进度,导演和制片甚至知道每一天的具体拍摄内容。”为此,他要求导演先做调研,写出拍摄剧本,每集有主人公、情节点和故事脉络,确保每集都能按计划完成。

  《森林之歌》所探索的商业化其实是英国BBC、美国探索频道和国家地理频道早已实行的工业化纪录片制作模式,其特征可概括为三点:人类共通的价值观,模式化制作方式和精良的艺术技术水准。

  《森林之歌》在总体价值观上遵循了保护自然的国际通识,尽可能采用高端设备,按照工艺流程精心制作,而模式化制作方式则是一次艰难的尝试:要求不同导演按照同一种方式完成不同的选题——有的主人公是动物,有的主人公是植物,并且采用同一种方法去工作。从《森林之歌》看,总体特征比较接近,基本完成了一次纪录片工业化的实验。然而,各集之间因为编导个性或选题区别呈现了面貌的差异,《云横秦岭》故事化叙事比较成功,《北国之松》戏剧化特色比较明显,而《大漠胡杨》则更加空灵,带有明显的人文气息。因此,《森林之歌》是一次西方现代工业纪录片理念与中国纪录片纪实美学的一次遇合,它吸纳了模式、理念等市场元素,又保留了个性、美学等传统特征,而不是纯粹的商业纪录片。 

  二、生命的故事

  《森林之歌》最精彩的莫过于动物和植物的故事,而这些都是关于生命的故事。但如何讲述动物和植物的故事却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用什么态度讲述、用什么方法记录这些故事。

  西方早期自然纪录片经典《大冒险》(瑞典苏克斯托夫导演,1956年出品)采用人类善恶观,沿袭童话模式把动物分成正反两种角色:狐狸因为常常偷吃农民的鸡,最后被农民打死;水獭是人类的朋友,成为儿童的玩伴。然而,这种简单的善恶模式无法应对如此丰富的自然世界和如此复杂的社会关系,后来BBC的自然纪录片放弃了善恶二元价值观,但保留了人类视角,即以人的情感置换动植物的情感,将自然界纳入人类的情感系统。《森林之歌》采用了同样的处理方式,总导演陈晓卿强调:“森林里每天发生的,无非生和死的悲壮,爱和恨的缠绵,欢聚与别离的刻骨铭心,希望与绝望,欣喜与仇恨交织的人类感情。”从一开始,《森林之歌》就定位于故事,整个影片按照故事的结构进行讲述。

  然而,动植物并不听从导演的调度,按照人类情感讲述的动植物故事却必须记录下真实的影像,这也是《森林之歌》所面临的最大难题:在秦岭苦苦等待金丝猴发生王位争夺,在新疆沙漠里守候胡杨发芽,在长白山林海寻找黑熊的踪迹??为了贴近世界水准,剧组还请来外国专家迈克?史达明(MichelStedman)和彼得?海顿(PeterHyton),他们来自南半球最大的自然类纪录片制作公司——新西兰自然历史公司。正式开拍前,又请来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资深摄影师尼尔?耐汀(NeilRetting)和罗伯特?普尔(RorbertPoole),专讲野外经验,讲遇到动物怎么保护自己。

  《云横秦岭》是《森林之歌》中故事化讲述的精彩之笔。这一集叙述了生活在秦岭的大熊猫、朱圜等动物,但焦点对准了一个金丝猴群的权力变迁。故事开始,猴王甲板高居红桦树上,统治着猴群,他最宠爱的妻子圆圆给他生了小圆,猴王家族其乐融融。然而,成年公猴八字头却被逐出猴群,独自在附近觅食,不时向甲板投来羡慕或者挑战的目光。四个月后,八字头果然向甲板挑战,却被甲板迅速平叛,猴王家族重归宁静。不过,好景不长,两个月后,八字头卷土重来,甲板左腿受伤,失去了王位,八字头成为新的猴王。不久,大雪来临,八字头带领猴群转移到温暖的地方过冬,甲板被逐出猴群。这是一个完整的、关于王位争夺的戏剧故事,用文字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并不困难,甚至可能平庸,可是用真实影像记录这样一个故事却极为艰难:摄制组不可能24小时跟踪拍摄,但猴群的故事却24小时随时都在发生。《云横秦岭》捕捉到小圆遇到毒蛇、八字头挑战、猴群转移等重要情节,基本上完成了故事叙述。

  《云横秦岭》不仅故事精彩,电视艺术表现也非常成功,剪辑节奏和音乐烘托相得益彰。小圆出生是一个华采的抒情段落,甲板跳跃和圆圆、小圆的镜头在欢快的音乐中反复切换,逆光中的剪影和透明的金色猴毛,剪辑节奏较快,气氛轻松快乐,洋溢着一种幸福的气氛。而当小圆在雪中死去,镜头舒缓,音乐变成忧伤、深沉的大提琴,成功地传达了这一特定深刻的情绪。

  其实,像《云横秦岭》这样精彩的故事在《森林之歌》中并不少见,如《北国之松》、《大漠胡杨》等也都讲述了精彩的动植物——也就是生命的故事,而《森林之歌》也是名副其实的生命之歌。 

  三、沉思的精灵

  《森林之歌》是一次纪实美学与工业模式的碰撞,它在一定程度上贴近BBC的自然纪录片,却还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人文纪录片的美学品质,流露出作者的浪漫情怀和个人气质,守候着纪录片的人文品质,如《大漠胡杨》。

  《大漠胡杨》的主人公是一棵生长了两百年的独臂胡杨树。影片从春天开始,讲述胡杨树在沙漠中完成生命传承的故事,解说词告诉观众,“在它从小树变成大树的80年的日子里,身边的树渐渐衰老,却一直没有新的生命诞生。脚下的土地,已经四十年没有见到洪水了。这个春天非同寻常地干旱,周围的树都没有开花,空气中弥漫着绝望的气息。独臂大树是一棵雄树,今年,这些花朵是种群繁衍的最后希望。”这一年独臂大树是否可以完成种群繁衍,成为推动故事发展的动力源。接下来,干旱与生命展开了搏斗,雌树花期只有7天,如果这期间没有得到花粉,生命的繁衍就无法完成。最终,“在沙漠和绿洲交界的地方,独臂大树把花粉托付给风,风会带着生命的希望去寻找开花的雌树。肉眼看不到的花粉跟着风在荒漠中四处飘荡。终于,雌树嗅到生命的气息。飞越上百公里、穿过绿洲和沙漠的花粉,来到了它的身旁。独臂大树在7天的时间里,完成了传播花粉的使命。”然而,夏天的高温和干燥时时考验着大树的生命极限,因为每年都有一些树不再发芽。影片最后,沙漠里难得的洪水来临,但没有来到独臂大树的身边,大树不得不自己折断一根树枝,以确保新的生命。

  这是一个发生在沙漠里的平凡故事,因为别具匠心的讲述而惊心动魄。作者对于独臂大树倾注了生命的情感,把一棵树的生长置换为一则命运故事,独臂大树变成一棵类似原始民族的神树,一个沉思的精灵。静穆空旷的影像,低回幽然的音乐,和着清峻沉思的解说编织了一个空灵的生命空间。

  《森林之歌》是一次成功的自然纪录片实验,尽管这一成功里还包含某些遗憾,但它毕竟证实了中国纪录片的实力和水准:它不仅在高端对接国际规则,也保留了中国纪录片独特的人文品质。

 

 

  • 央视纪录片
  • BBC 专场
  • 美国国家地理专场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860010-1118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