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库专题央视精品顶级首播走近真相纪录30分CCTV9

《台北故宫》总导演周兵回应马未都先生的博文

周兵纪录片名人工作坊 纪实台 2011年09月20日 15:57 A-A+ 二维码
扫一扫,观看精彩纪录大片

原标题:

­昨天看了马先生的博文,感谢他对我们这部纪录片的关注。很多内容他看得很用心,但其中有两句话想和他沟通一下。

“可从第三集起就可以看出编导们专业上的不足,有东拼西凑之感,还请了一些不专业的人为专业评价,显得幼稚。”

我不知道为何给马先生留下此等印象,我清楚地记得,瓷器在《台北故宫》这部片子里有两集的内容。我们分别采访了中国陶瓷学界的泰斗耿宝昌先生,北京故宫陶瓷专业研究员吕成龙先生和王建华女士,和台北故宫博物院陶瓷研究员廖宝秀女士,还有在第三集里采访了故宫青铜器专家杜廼松先生。我不知道马先生所说的不专业人员是否包括以上几位,我想,他未必会做如是观。

那还有哪些不是职业研究瓷器的人上了我们的节目呢?大概只有两位,一位是王刚,我们在片子里给他的定位是陶瓷爱好者及收藏家;还有一位,就是唱过《青花瓷》的周杰伦。大概是这两位的话让马先生感到不专业了吧。

我想,我们的片子不仅仅只是给文物专业研究者看的。

我想,还包括很多的收藏爱好者,很多的年轻一代,甚至于对中国传统文化很不感兴趣的很多人。为什么在这样的一个节目里,一定要全部用专业研究者呢?难道非专业的人士就不能在这类节目中露脸吗?我们不仅仅想让观众了解这些稀世珍宝,还想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文物背后的传奇故事、文化影响和人文情感。

虽然在纪录片的专业制作上,我们确实还存在有待提高的地方,但所传递的信息都是准确真实的。在这个片子创作的前前后后,都有两岸故宫的专业专家和学术泰斗们做了很细致的把关。耿老先生更是一字一句地审看了我们的解说词。我们所有文物的介绍信息都经手于两岸故宫文物专家.

马先生还说,“甚至第四集让台湾一个做新瓷仿品的人大谈特谈,一副《非诚勿扰》的广告嫌疑,让观者无法不去生疑。”

关于这句话,我担心观众们看了真的还以为我们收了人家什么好处似的。实际上,我们介绍的晓芳窑是台湾甚至是整个华人地区一流的仿古瓷制造机构。他们的仿制开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八十年代到2000年的近20年时间里,他们一直与台北故宫博物院合作仿制宋五大名窑瓷器。我们的编导反复三次和现在的晓芳窑主人蔡晓芳联系拍摄事宜,都被他拒绝。无奈之下我们找到了台北故宫的专家说情才得以采访到他,我们介绍他的目的,是为了表达千年前的中华文化和艺术,在今天的台湾依然有人传承和延续。这是一个在纪录片内容编排上很有用意的展示,这个内容关乎我们整部纪录片的主题表达,如果说有什么广告嫌疑的话,那真是冤枉我们了。我不知道马先生所说的“让人生疑”疑的是啥,建议您下回去台湾时,一定要去晓芳窑拜访拜访,一定会不虚此行,如果您有需要的话我们很乐意帮您联系。

之所以啰哩啰嗦跟您掰持这两句话,不仅仅是为了沟通我们节目的编排用意,更是为了所有参与我们节目创作的两岸学者和专家们的名声,他们可为了我们的许多内容耗费心力。有的创作者甚至历经了十年之久的时间。参加项目者多达上百人,曾经参与和支持此项工程的人有的已经不在人世,作为总导演,我还是希望和您做一个沟通,没能和您最终去往台湾,非常抱歉。其中缘由,非常复杂,有机会见面聊。《非诚勿扰》中有一句台词很好,“这世界什么最贵,和谐!”。

这几天,我也看到网上很多评论,有的观众评得很到位,的确,我们每一集片子中都存在着一些缺陷和技术上不足,每一集创作的过程中,都改动了很多次,有的甚至超过10多次。导演们也做得很辛苦、努力,经常连续几十个小时连续作战,身心疲惫。的确,我们的片子中,故事的逻辑性、制作的精良度上还有值得好好改进的地方。我也希望大家毫不客气地来批评指正我们。当然,欢迎马先生您继续给我们提意见。

 

  • 央视纪录片
  • BBC 专场
  • 美国国家地理专场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860010-1118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