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库专题央视精品顶级首播走近真相纪录30分CCTV9

周兵:纪录片让全人类有了相互沟通的有效桥梁

周兵纪录片名人工作坊 纪实台 2011年09月20日 11:10 A-A+ 二维码
扫一扫,观看精彩纪录大片

原标题:

周兵《外滩》工作照

周兵《外滩》工作照

      周兵,出生于兰州,童年在四川乐山度过,祖籍苏州,出生于1968年愚人节,四十岁之后将敦煌作为自己的精神家园。纪录片的创作开始于1987年中国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的熏陶和培养。1993年从兰州电视台加入东方时空,在那里工作十多年,师从于时间先生,做过编导及制片人。喜爱中国传统文化及各类艺术,尚佛,听琴,喜茶,最常说的话:我们是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一份子。编著出版过《梅兰芳》《昆曲六百年》《影像记忆》《台北故宫》《记忆-中国百年人物》。目前为中央新影集团特别节目部主任,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史学博士,导师范曾先生。从事纪录片创作二十年,导演作品有:《梅兰芳》、《故宫》、《台北故宫》、《敦煌》、《千年菩提路》、《外滩》、《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

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开播之际,记者采访了正在与其创作团队召开2011迎新春年会的周兵,对于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和纪录频道的意义,周兵有很多想法。

中央电视台纪录片的发展与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一直相伴

周兵:从中央电视台创办的第一天开始就有了纪录片的制作,纪录片的发展是伴随着中央电视台成长的。中央电视台可以说是中国最重要的纪录片创意、制作的基地,无论从题材开拓、技术制作,还是导演队伍的培养上,中央电视台在中国纪录片领域都拥有最重要的领导性地位。从历史上看,我们拥有很多纪录片创作的老前辈,比如陈汉元、孙曾田、陈小青,我们很多品牌栏目都有悠久的历史,像《探索发现》、《见证》、《生活空间》等,在全国都有广泛的影响力。

面向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传承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

周兵:传播中国文化,传播中国优秀的思想艺术与人文传统,这是中国媒体必须有的责任,而纪录片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种方式。

尤其这几年在电视节目中出现了所谓过度娱乐化的倾向,电视剧和电影商业化也过热,这些更突显了纪录片的人文价值。尤其是中国纪录片,更需要担当起社会文化的责任。我和我的团队一直把“梳理、传播中国优秀的经典传统文化”作为我们的理想和责任,并且一直贯彻执行。谈到未来,我觉得我们要用更国际化的语言模式、更国际化的操作模式去把中国文化和艺术推向国际主流的媒体平台,这是我们的责任。

同时,我觉得我们不单要把中国的艺术、文化和经典的思想用纪录片方式去创作和传播,下一步,中国的纪录片也要去面向世界,去面向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中国纪录片的导演要去积极参与创意、参与创作,为着全人类的文化、知识的获取和全人类文明的进步去努力,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纪录片国际化的制作和交流循环中去。

纪录片的本性是真实与人性

周兵:说到纪录片和其它电视节目形态的最大不同,我觉得就是真实,真实是纪录片的基础,然后纪录片的本性是人性和人文性,它具有人性的光辉,表现的是我们的文化。所谓的文化其实就是人类在不同的文明时期积累的精神财富,这些精神财富形成不同的民族,它是文明的走向。纪录片往往可以把这些精神财富通过它独特的方式去记录,去传播,用它独特的艺术方式去展示,直接进入观众的内心。

纪录频道代表着一个电视台的整体实力

周兵:一个电视台在人力、物力、财力都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开专门的纪录频道。除了必备的物质、技术保障外,人才是最重要的,我觉得纪录片的创意和制作,其核心竞争力在于人才、人才的培养和积累。在纪录片的软硬件准备和成果方面,中央电视台在近20-30年的发展不仅在国内范围、在国际上都是位居前列的。

我觉得中央电视台开办纪录频道,除了是作为行业引领性的这么一个频道之外,更多的是可以搭建一个平台,让更多的纪录片的人才来合作。国外的探索频道和国家地理频道就是利用全球的人才资源和技术资源来为它提供节目。我认为咱们的纪录频道也应该多像他们学习,团结和整合中国乃至国际上优秀的纪录片人才,来做出好的纪录片。在纪录片的创意与制作上,肯定是既有对国际同行的学习借鉴,也有自己的独特性和发展防线,下一步的模式大家都在摸索,也许要在许多年后才能成型。

国内纪录频道之间是合作大于竞争的关系

周兵:中国第一个比较成熟的地方性的纪录频道是上海电视台的纪实频道,重庆台和湖南台也有了,我了解到各个地方电视台也在酝酿做类似的频道。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的出现自然会与其形成一定的竞争关系,但是我很欣赏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总监应启明的一句话:“我们是合作大于竞争的关系”。

如果你热爱纪录片,每时每刻都是创作的春天

周兵:我听到有个同行说过这么一句话:“今年是纪录频道的元年,因为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诞生了。”我自己也说过这是中国纪录片春天的第一步,其实我更想表达的是,尽管我从学习到参与纪录片的创作有20年的历史,但我依然是这个行业中的年轻人,在我之前,有很多前辈,后面还有很多80后、90后不断地进入我们的队伍。

我自己最大的感觉是,如果你热爱纪录片,每时每刻都是创作的春天。春天每时每刻都在你心里,只要你心里每时每刻都有春天,你就会焕发出叫人难以想象的热情、激情去投入到这个行业中,这个行业需要长期坚守,它不是急功近利的。

纪录片不仅仅在承担社会责任感、传承中国文化这个层面上具有重要意义,它实际上更是全人类之间相互沟通的非常有效的桥梁,这种沟通更多的是人性的沟通,是人的情感和思想的沟通。我希望中国纪录片的未来真正地去融入到全球化的大循环体系中,不仅仅记录中国历史,展示中国文化,我们要去面对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从全人类的角度去探讨我们共同的话题。  (文 / 马轶红)

 

  • 央视纪录片
  • BBC 专场
  • 美国国家地理专场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860010-1118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