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每部纪录片开拍以前,张以庆的准备工作都会做得非常仔细。像舟舟,他先进行了一年的采访,《英和白》从认识主角到开机之间的准备与沟通也长达一年半。1990年他获奖的纪录片《红地毯上的日记》,纪录一群永远也不可能夺取冠军的艺术体操运动员,拍摄只用了3天半的时间,但是此前的三年里,他每周都会骑着自行车到武汉体院去探望那群孩子,对他们的熟悉程度,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就连“什么季节的几点几分阳光会落在红地毯上的什么位置我都清楚”。
这次最大的不同首先是选定摄制对象。张以庆说,武汉的幼儿园历史悠久,中国的第一家幼儿园就是一百多年前由张之洞在武汉创立的。他几乎跑遍了武汉市所有的幼儿园。园长老师都会向他介绍说,我们这里教学环境好,还采用双语教学。只有一位园长告诉他,他们更注重对孩子的人文关怀,以及对孩子个性的重视和关注。这所幼儿园面积很大,园舍都是两层的苏式建筑,对许多成年人来说非常亲切,这正是张以庆要找的“幼儿园”。
摄制组进入幼儿园后,经过两个多月的观察、比较、筛选,在园方的配合下,他们最后按小、中、大,每级各选了一个班级。紧接着他们在曲尺形的教室中的一角架起了机器,但并不拍摄,为的是尽早让孩子们熟悉机器,以免正式拍摄开始后孩子们因为陌生和好奇而造成不必要的干扰。一楼是孩子们的教室和活动室,红漆地板以及绿色的墙裙因为白蚁,都被敲掉了,趁着孩子们放暑假的当口,摄制组重新铺上了红地板,贴上了绿色的墙裙。同时出于光线的考虑,还把这三间教室的窗帘换成了百叶窗。
首先学会不拍什么
第一天进学校,有孩子问:你们来接谁呀?过了一段时间,有孩子说:你怎么又来了?再过了一段时间,一天不见,就会有孩子问:昨天你怎么没来?“我们每人的脑子里都有一到两本花名册,茜茜病了,贝贝没来,虫虫情绪反常,高扬又尿床了,我们门儿清。”在揭开镜头盖之前,只是两个多月的功夫,张以庆他们已经和幼儿园的师生们打成了一片。并且,他们还练就了在一米长的幼儿床上睡午觉的功夫,同时也重温了“睡觉起来叠好被”和“饭前便后要洗手,看谁桌上洒饭粒”的“古”训。
摄制组每天早上6点多都会赶到幼儿园,中午就随便吃个盒饭,有时候晚上还需要拍夜场。为了保证与孩子一样的视角,学油画出身的刘德东拎着摄像机,或蹲或趴在幼儿园里呆了足足14个月。三十多岁的他是个自由职业者,以前为央视以及其他制片人拍过片子,有时候不高兴说走就走,连招呼也不打。但这次他每天准时赶到幼儿园上班,手机没有一天带在身上。
60多岁的录音师头发都白了,每天举着七八米的吊杆,拾音话筒就在一张张桌子以及孩子们的上方,随着摄像机镜头的变化移动。张以庆说因为拍摄期长,大家把该说的话都说完了,结果几个月后在幼儿园里,整个摄制组就基本上只剩下他说的两个词“开机”和“洗掉”了。他们和机器就像是桌椅一样,已经变成了幼儿园的一部分。
不拍讲故事,不拍做游戏,不拍唱歌,不拍画画,不拍六一,不拍国庆……后来,有人问张以庆,你们为什么这也不拍那也不拍,那你们拍些什么啊?张以庆说,像六一、国庆,都是成人按他们的想法,让孩子们先排练两个月,再跳集体舞蹈,我们以为他们是快乐的,其实他们是痛苦的。还有其他导演都会拍的东西,像排练,他不拍,还有老师他也基本不拍。他舍弃了一些概念性的东西。张以庆说,在不知道要拍什么之前,必须学会不拍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