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库专题央视精品顶级首播走近真相纪录30分CCTV9

张同道:从《海洋》出发

张同道纪录片名人工作坊 纪实台 2012年01月13日 11:13 A-A+ 二维码
扫一扫,观看精彩纪录大片

原标题:

     《海洋》震撼了被商业大片磨钝的大众神经,也给中国电影上了一课——好莱坞大片之外,还有这样一种电影大片:它不仅仅制作精良,良知、勇气、情怀也堪称极致;它同样展示了视听震撼,但震撼的是心灵,而不仅仅是感官神经:它不仅仅甚至主要不迷恋票房的成功,而是力图唤醒沉睡的理性,为地球也为人类的未来进行积极思考。

        8月12日来到中国之前,《海洋》已经在全球31个国家上映。截止2011年10月初,《海洋》在中国的票房已经超过2500万元人民币。放映档期一延再延,从8月12日至9月4日延长至10月12日,巨幕DMAX版《海洋》也开始进入院线。作为一部纪录电影,《海洋》的成功突破了大众甚至发行方的预期。微博上关于《海洋》的评论几乎是一面倒的赞美,不少媒体自觉地制作了关于《海洋》的节目,看过电影的观众不由自主地发出感慨,“太美了!”“用美来拒绝杀戮”“美到令人心疼。”“这是海洋的协奏曲,这是生命的交响乐,这是自然之中的歌唱,这是天地之外的细语,这是宇宙间最动听的声音。”这么多年来,几乎还没一部电影获得如此一致的评价。甚至一位餐饮集团的CEO因为看了《海洋》中获取鲨鱼鳍骨的残忍画面,表示会从10月起在菜单里取消鱼翅。事实上,我9岁的儿子看了《海洋》之后就拒绝吃狗肉,而这是贵州朋友给予我们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盛情款待。

       《海洋》为什么激发了中国观众的情感共振?

其实,对于多数观众而言,海洋就是海滨浴场,就是海带、海鱼之类的产地,关于海洋的知识节目也不过告诉观众哪种鱼姓甚名谁、习性如何、食用价值,或者哪里又出现了污染。然而,电影《海洋》却带来一片全然陌生的海域,带来一种视听与心灵的双重震撼:生命之美与良知之重。

        生命之美源于生命的自由,每种生物都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海洋里,乌龟在沙滩散步,海豹在海边打滚,海豚追逐海浪在水面飞跃,金枪鱼集群舞动,海鸥潜水捕鱼、腾空展翅,庞大的鲸鱼航母一样兴风作浪;海底草原上,各种生物从外形看就富有想像力,刺球状、草帽状、飞机状、飘带状、长蛇状⋯⋯这些叫不上名字的鱼类或贝类等海洋动物优游自在,展示了生命的丰富与自由。当然,水里也有战争,两群蜘蛛蟹像两军对垒,发动集团攻势,最后累积成一座蟹山;小乌龟在沙滩散步,不经意遭遇鹰的袭击。水里也有温情,一只乌龟驮着另一只乌龟漫游,两条鱼深情对舞,小鱼在大鱼的嘴巴里悠闲地游来游去。在海洋里,所有生物都拥有生存的权利和生命的自由,没有富贵贫贱、考试分数或者美丑的歧视——是的,包括美丑。我在电影院确实听到一些观众感叹“有些鱼好丑啊”,然而在造物主面前,所有生命都是平等的。

        《海洋》所展示的视听之美也令人震撼,把观众带进海洋深处,与海洋生命共舞。其实,从《微观世界》、《迁徙的鸟》到《海洋》,雅克•贝汉先生不断挑战电影极限,创造了一百多年电影史上关于动物的电影奇迹。这是电影人勇气、耐力与智慧的结果:雅克•贝汉先生历时5年,耗资5000万欧元,动用12个摄制组、70艘船,在全世界50个拍摄点进行蹲点拍摄,拍摄了超过100个物种。为了拍摄暴风雨中的大海,拍摄组整整等了三年,才等到一场真正的暴风雨。假如不是为了理想,没有人会干出这种傻事。雅克•贝汉先生把自己的行为归之为梦想,而梦想是无法用金钱计算的。他说“梦想当然昂贵,我很享受这个过程,所以一直做到现在。”

        其实,在华美视听背后,最令人敬佩的就是雅克•贝汉先生执著的梦想——这不仅是他个人的梦想,而是人类的良知。

        海洋是生命的发源地,也是生命的栖息地。海洋滋润着万千生命从远古一路走来。海洋不属于人类,但人类却属于海洋。失去海洋,地球就会成为生命的沙漠。

        然而,最近的一百多年,科技与工业催生了人类的贪婪与狂妄,海洋成为世界的垃圾站与屠宰场。气温攀升,空气污染,冰原融化,海水升高,捕捞日甚一日,生存在海洋的生物一天天在灭绝,人类也面临生存的危机。《海洋》展示了这样的画面:一面大网罩住了鱼群,鲨鱼被割下鱼翅后投入海中,血染红了海水。在海洋博物馆里,那些已经灭绝的海洋生物只剩下标本。“他们化了几百万年进化,但在几十年间就灭绝了。”

        《海洋》不仅是一次视听震撼,而是心理震撼:保护海洋不再是遥远的呼唤,而是近在咫尺的行动。正像导演雅克•贝汉先生所说:“电影是一种艺术奇景,一种情感来源,但它也可以成为服务与捍卫高尚事业的武器,其中就包括保卫大自然。对我而言,美好的情感是唯一重要的东西。我们需要与自然界和平相处,因为人类不可能孤单地生活在这个地球上。”《海洋》是一部伟大的行动电影,它不仅以视听之美诱惑观众,更以良知感染观众,采取行动,保护海洋。“没有其他可以取代的星球。所有的生命都应该在这里共同生存,这样才有希望。物种的多样性对于我们的未来而言,也是必不可少的。现在醒悟还来得及。在几百万年间,大自然几经磨难,坚定地相信吧,大自然的力量。”电影里发出的是人性的呼唤,它的行动价值已然显现。然而,当今被商业利益操控的物质世界,究竟有多少人能听到这一呼唤呢?

        新世纪十年是中国电影市场迅速发育的时期。票房从2001年不足10亿元飙升到2010年超过百亿,《让子弹飞》单片票房超过7亿。美国大片更是风光无限,今年夏天《金刚3》中国票房突破10亿,《功夫熊猫2》也在中国市场狂收6亿元。中国电影院变成了商业电影的提款机。可是,作为大众媒介的重要形态,中国纪录片市场持续低迷,从电影到电视,一派萧瑟景象。《德拉姆》、《布达拉宫》、《外滩佚事》、《海上传奇》等国产纪录电影没能引起大众关注,票房都在百万以下。市场表现突出的算是《圆明园》,票房接近600万,而雅克•贝汉先生本人的《鸟的迁徙》也不过百万票房,同样来自法国的《帝企鹅日记》 创造了市场奇迹——也只有950万。

        然而,电影市场的火爆是否等同于电影繁荣?电影票房是否等同于文化价值?从历史视角看,票房成功与电影价值之间常常是一种良性互动,但电影票房的成功并不意味着电影价值同样成功,而电影票房失败也并不意味着电影没有价值。美国的《公民凯恩》、中国的《小城之春》都没能取得票房成功,却跨越了时间的尘埃,成为一个时代的经典。因此,电影作为一种大众媒介,其价值并不简单地对应于票房,还有审美价值与文化价值,而文化美学价值的计量单位并不是金钱。商业文化是需要的,甚至占据了主流地位,但如果电影市场完全被商业大片所垄断则是不健康的,因为一种繁荣的文化状态应该是多元共生,只有多元文化才能满足大众的多元需求,建构健康、良性的文化生态。中国当下电影发展态势是毋庸置疑的,但商业电影大片一枝独秀、艺术电影无处藏身的现状也是不健康的——不管对于中国电影的长远发展还是对于多元文化的建构。

        文化生态看似一道浅薄的理论命题,实则像空气一样滋养着每一个人、每一个社会。工业化、信息化革命以来,人类积累了前所未有的财富,也激发了前所未有的贪婪,文化价值被资本绑架,金钱不是为了人生,人生成为金钱的奴隶。最近发生于美国、波及全球的“占领华尔街”运动表示民众正在觉醒。再看国内,从三聚氢氨奶粉、幼儿园血案、高铁追尾到最近佛山两岁女童被碾、18路人见死不救,加上连绵不绝的官场贪腐、学术造假、豆腐渣工程、连环套骗局以及骇人听闻的环境污染案例,中国社会已经发生文化癌变——无论传统中华文明、西方马克思主义还是资本主义文明都无法诠释这一集体文化病症。30多年来,中国经济确实腾飞了,但中国文化并没有同步上升,甚至从某种意义上看陷入一种失去道德理性的形而下狂欢。作为大众传媒的重要载体,电影、电视以及新媒体都是文化建设的主力。然而,在以收视率论成败、以票房论英雄的评估标准下,媒介的娱乐功能、经济利益远远胜过文化价值。因此,从电影到电视,纪录片成为中国近年媒介形态中沉默的一支。《海洋》为纪录片赢得了尊严,也让公众感受到纪录片的力量与价值。正如《海洋》所揭示的,生物多样性是生命存在的必要前提,文化多样性也是人类生存的必要前提。

        从《海洋》出发,让中国电影走向健康、多元的文化生态,让中国文化回归天人合一的本原命题。


                                                          2011年10月22日

 

  • 央视纪录片
  • BBC 专场
  • 美国国家地理专场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860010-1118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