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库专题央视精品顶级首播走近真相纪录30分CCTV9

王海兵:与戛纳对话

王海兵纪录片名人工作坊 南方网 2012年03月26日 17:15 A-A+ 二维码
扫一扫,观看精彩纪录大片

原标题:

  踏上戛纳之途

  位于法国东部地中海沿岸的小城戛纳,是世界影视界的圣地,每年一月份举行的FIPA活动,是法国唯一的以节目评奖为目的的全球性的电视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年,全世界最优秀的电视作品和最优秀的电视制作者都汇聚在这里,一比高低。

  今年1月,王海兵又踏上了到法国夏纳的航程。他是抱着接受世界同行的挑战和检验去的,也是抱着中国的电视纪录片一定会得到世界承认的坚定信念去了。

  这一次,是他第三次踏上戛纳节日宫的台阶。第一次是1992年1月,他带着获‘91中国四川国际电视节“金熊猫”大奖的纪录片《藏北人家》,作为亚洲的唯一代表,在戛纳引起了人们的兴趣;1994年1月他又带着反映普通人平凡生活的《深山船家》重访戛纳,从全球50多个国家推荐的800多部作品中进入入围作品。这一次,他再次踏上戛纳之途,等待他的将是什么命运呢?

  从这里向戛纳进发

  王海兵一米七六的个子,敦敦实实的,右肩膀因长期扛摄像机,有点下斜。他不爱讲话。据说考大学的时候,他就要选择一个今后讲话少的专业,最好不要当教师,所以选中了北京广播学院的摄影系。但寡言,并不影响他对世界的认识和表述。就象画家用洒脱的笔,舞蹈家用优美的舞姿一样,同样能使人领悟到世界的真与美。

  正如王海兵近几年得大奖的几部片子都以“家”为片名一样,他对家也情有独钟。海兵的父母解放前毕业于法国教会办的上海震旦大学,崇尚科学和学医的父母对海兵潜移默化的教育,是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母亲在文学和艺术方面也对他影响很大。他人小就不爱讲话,但沉默是金,他内心非常细腻、丰富。他喜欢素描、画画,还持别喜欢用相机摄影。这种“不用说话”的艺术为他表达丰富的内心世界,向世界倾诉他独特的“梦”创造了良机。

  进入北广,海兵真的跃入了知识的海洋。在这里,他第一次看到世界纪录片大师伊文思等的作品,看到了纪录片的经典——《北方的爱斯基摩人》等。那时的电视新闻还是用电影胶片摄影。他学摄影技术、感光材料,学编采播,观摩中外优秀影视作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过去在国际评奖中,一般纪录片都要用胶片摄影,而海兵第一次拿国际大奖的《藏北人家》是用摄像机拍摄的,它的用光和色彩,竟令资深的国际评委也分不清是用胶片拍的还是用磁带拍的。在首届四川电视节上,美国WOED执行副总裁托马斯·斯金纳先生就说:“它(指王海兵拍的《藏北人家》)跟纪录片的经典片《北方的爱斯基摩人》非常近似。……画面非常优美,摄影者对镜头画面具有一种天生的敏感,该片摄制组及推荐片子的电视台都应为此感到骄傲。”这时,他距大学毕业仅仅8年。

  按他的话来说,学院的学习是基础,艺术水平的提高主要靠实践,靠悟性。海兵不爱讲话,但并不沉默。在学校时,他不仅学习拔尖,还发表了不少摄影作品,最令他欣慰的是作品上过《新观察》和《体育报》。分到四川电视台,他先被派到新闻部当记者。他并不满足于拍好每一条新闻,尽管他已经开始拿奖。他在默默地等待并寻找机会,他想搞更能体现主观创造的片子。一次,台里要他拍一条关于城市绿化的新闻,他多了一个心眼,多拍了一些素材。交了新闻以后,他开始构思他的专题片。不久,一部名为《花间绿下话蓉城》的节目剪缉提纲和解说词放到了台领导的办公桌上。台领导深感这位不善言谈的年轻人内心强烈的创作冲动,便同意了他的方案。该片拍出后,即获当年全国优秀综合节目二等奖。从此,他便踏上了曲折而辉煌的艺术创作之路。

  用镜头与戛纳对话

  80年代初,电视纪录片处于起步的阶段。拍的片子多是围绕一个主题,贯穿一个思想,主题大于形象。他也拍过不少这种片子。

  那时,与国外交流很少,几乎看不到国外最新、最优秀的纪录片,不知道世界的最新动向和潮流。在这种情况下,王海兵边摸索,边创作,潜心琢磨,努力实践。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总觉得,我们现在的努力是在做铺路石的工作。”为此,他通过自己的片子,与戛纳展开了对话,并在推进中国纪录片发展的过程中,尽了自己的绵薄之力。

  1990年8月,王海兵和摄制组来到西藏海拔4718米的纳木湖畔,“选择了牧民措达一个7口之家,没有任何摆布,采取了完全纪实的创作手法,力求通过大量细节,自然、朴实地展示他们独特的游牧文明。”1992年,当他作为亚洲唯一的代表,带着这部片子飞往戛纳时,在得到异乎寻常的热烈掌声与惊讶之后,他也听到了外国同行的不同意见。该届评委主席、美国的理查德·李考克对他说:“你们的影片我很喜欢,拍得很好。我和别人一样,不喜欢里面的解说词。我认为应该在看不明白的地方才加解说。我也不喜欢所有纪录片中的无声源音乐,生活中本身的声音就足够了。纪录片应该在普通的人中、从平凡的事中去发现、记录,而不应一味去追求重大题材。”话虽直率,却道出了纪录片创作的真谛。

  从第一次到戛纳参加国际交流,以及国内悄然兴起的纪实热而出现的《望长城》、《沙与海》等片,王海兵认真地总结着、思索着。他肯定了自己在创作中,注重细节描写的成功,也提出了具有独到见解的“带虫眼的苹果”理论——关于纪实片的残缺美。他比较东西方文化、观念及审美倾向的差距,希望能搞出既能走向世界,又有中国特色的纪录片。

  94年初,他再次来到戛纳,带去的是一个记述中国西南山区普通船工故事的《深山船家》。片子采用了大量长镜头和同期声对话、采访,展现出一个个真实而自然的生活场景,引起了外国同行的极大兴趣。他们说,“这部片子很特别,这不是我们这里的划船运动,而是一种生存方式。”“过去的中国片子,人物多是在摄像机后面,这次人物走到了镜头前,直接与观众交流。”王海兵的进步是毫无疑问的,他至少让“老外”看懂了。一位中国留学生说:“看来你参加过FIPA,吸收、借鉴了一些创作观念和手法,片子的节奏、选材都适应这里人的欣赏习惯。”由于这里占主导地位的片子是西方国家的,人们对中国的偏见与了解太少,刚刚起步的中国电视纪录片在创作观念和技术手段上的不足,使他在问鼎世界大奖的道路上还有段距离。他想,这两次入围FIPA,既是摸路子,也算是铺路子吧,毕竟,我们让西方人再一次认识了来自东方文明古国的电视纪录片。

  正如艺术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指出的,艺术家虽然从自己的生存的根底中释放出作品, 使之独自成为一个客观的整体,从而感受到创作的喜悦,但同时尝到不满足于已完成作品的苦头。因此,艺术家的创作活动本身作为一种挫折,成为表现我们生存的“密码”。

  王海兵确实处于不断“超越”的艰难跋涉之中。如果说,他的前两部电视片,焦点集中在一家一户的生存状存的话,那么,他荣获’95年“金熊猫”大奖并又一次入选戛纳的《回家》则把镜头对准了大自然这个人与动物共同的家园。这个超越的艰难,一是超越他自己过去的作品,再就是超越相同的题材并走向世界。通过他艰苦的努力,可以令人欣慰地说,他达到了这种超越。他的创作之路,正是中国纪录片走向成熟的写照。

  如今,王海兵又踏上了戛纳之路,无论成功与否,都不会阻碍他前进的步伐。正如他自己说过的,“总有一天,中国人会登上FIPA的领奖台的。”


  • 央视纪录片
  • BBC 专场
  • 美国国家地理专场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860010-1118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