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库专题央视精品顶级首播走近真相纪录30分CCTV9

向农民工致敬——电视纪录片《工地》创作谈

李汝建纪录片名人工作坊 央视网 2012年02月10日 15:10 A-A+ 二维码
扫一扫,观看精彩纪录大片

原标题:

《工地》从创作伊始到结束,在我们的心中一直追赶着只要在阳光下才可以看清的晨雾,忙碌、踉跄的追赶过程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生命的崇高。这美好和崇高让我们的心灵得到震撼,不由得从心底发出向农民工致敬的心声。可以说《工地》表达了我们对生活的态度,表达了我们对农民工的认识。

一、作者观点——向农民工致敬

 “向农民工致敬”乍听起来叫人感到疑惑,这一点和我们创作之初的感觉非常相似。“致敬”二字在人们习惯中往往把它与英雄、出色人物联系在一起,而农民工在一般人看来社会地位低下,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无论如何不能把“致敬”二字冠在他们身上。《工地》恰恰是把农民工与“致敬”联系在一起,从而构成本片的思想意蕴和美学特征。“致敬”是我们创作《工地》过程中思想的一次升华,是发自心底的真实声音。

《工地》怎么会把“致敬”与农民工联系到一起呢?这是我们创作之初万万没有想到的。当我们真正地走进工地,真正走进农民工的心里,一种令人惊叹和惊奇的影子在我们面前不断浮现,并在我们拍摄日子里一天比一天高大起来。我们的心灵不由自主的被这一影子所感动所震撼,只有仰视才能看清他们。多年来,我们始终坚守纪录片所纪录的真实就是创作者的认识这一信念,此片从拍摄工地那一刻起,我们的认识始终在感动和震撼中萌生。正因为感动和震撼使得我们的认识与以往对农民工的习惯认识产生差异,也许有人会说《工地》太正、太阳光化,我们只能说生活原本就是如此。可能是你站的位置有偏差、有些阴暗,所看到的农民工或苦难深重型的、或命运坎坷型的、或悲欢离合型的、或人性扭曲型的,好象农民工永远离不开这些类型。我们不能说这种偏差和阴暗有什么不对,只是觉得它不是主流是支流。我们是站在主流的历史坐标点上,以尊重历史、尊重生活、尊重生命的态度,纪录我们自己眼中的工地。

我们对农民工的“致敬”之情是什么?说到底是创作者对生命的致敬、对生活的致敬。“致敬”是本片的思想,是核心。正因为有了这种“致敬”之情,才让我们找到了认识生活的视角,这视角决定了我们所看到的感动和震撼是快乐、是美好、是力量、是中国前进的步伐。这视角还让我们从画面里一个个农民工的艰辛与美好中,想到中国9400万农民工,想到8亿农民,想到13亿中国人,想到生活在地球上所有的人们。正因为如此本片的结构方式和纪录方式由此派生出来。

二、结构方式——单纯与神奇

本片结构力求凸现单纯和神奇。我们之所以如此钟情于结构的单纯和神奇,一是农民工的生活理想和劳动行为带给我们直接感受是单纯和神奇,二是单纯和神奇并不是我们事先设计和想象的,完全是在惚惚悠悠,悠悠惚惚的创作过程中被自觉不自觉地抓到了。正因为这二点使得我们对农民工的认识得到基本呈现,使得本片多了些对农民工区别一般的揭示,进而多了些特点和风格。

纪录片《工地》的拍摄内容为城市建筑工地,拍摄对象为农民工。前期拍摄历时7个月(2004年5月—12月),后期制作历时2个月(2005年1月—2月),片长27分35秒。此片的风格为音乐式纪录片。它的结构是由七个相同的单元叠加而成。每一个单元是由劳动场景+人物采访+人物特写三个部分来构成。劳作场景是我们认识农民工的基础,人物采访是我们走进农民工心里的桥梁,人物特写是作者对农民工的态度,进而三者之间形成了基础+桥梁+态度的关系。

1、劳作场景——反映农民工劳作方式的神奇

《工地》选择的拍摄内容是建筑工地。每当我们走进工地,眼前的劳动场景让我们感到神奇,正是这一神奇的诱惑,打开了我们的心灵之窗,刺激和点燃了我们潜藏在心底的创作激情,这激情让我们真正体会到劳动的光荣与神圣。可以说表现劳动的光荣与神圣,不仅把持住了现今时代跳动的脉搏和事物的本质,也把持住了本片的命脉。我们力求透过劳动的光荣与神圣,把农民工从社会世俗眼中的低微层面,抖落出一个伟大的生活,一个精彩的现实。事实上,农民工正是把这一“伟大”与“精彩”留给了不属于他们的城市。我们表现劳动的光荣与神圣的目的,更是想把这一“伟大”和“精彩”呈现给世人。我们之所以能够做出这样选择,是因为我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独特视听语言的内在思想,即:劳动创造自己、劳动创造生活美好、劳动创造幸福与快乐、劳动提升生命品质。而这一点恰恰是被现今许多纪录片人所忽略、所淡忘。

2、人物采访——体现农民工生存状态的单纯

我们在与农民工朝夕相处中了解到,农民之所以从农村来到城市打工是受生存理想驱使,这理想是非常具体、非常实际的。理想使他们勇敢、坚韧、顽强地承受艰辛,理想也让他们在艰辛中拥有了快乐与美好,这快乐与美好提升了他们的生命品质。农民工的理想体现了中国的实际,为了能够廓清中国的现实,我们采取了访谈形式加以具体、微观的呈现。如:我们采访近50位农民工,问的是同一个问题:你挣钱最想干什么用?回答的内容却不尽相同,有的挣钱为的是养家湖口;有的挣钱为的是娶老婆;有的挣钱为的是盖房子;有的挣钱为的是供孩子上学;有的挣钱为的是做买卖;有的挣钱为的是买汽车;有的挣钱为的是干承包等。

3、人物特写——即是具体的内容,又是抽象的符号,承载着我们对生命品质的高度尊重。

脸部是一个人重要的特征,承载着一个人生活经历的全部。由于农民工长期以来风吹雨打的务工生活,已在他们的脸上流下难以磨灭的饱经风霜的印记,这是我们用特写镜头纪录农民工脸部的缘由。其目的不仅为的是呈现脸长的是什么样的,更为重要的是想放大农民工的生命品质,表达出农民工给作者带来的感动与震撼,以此彰显出中华民族勤劳、朴实、善良的性格。

4、哲学定位——不变求变

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告诉我们“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二者之间相生相依,相互兼容。纪录片创作正是依此去发现真实,揭示真理。在创作过程中“变”与“不变”体现在两个层面:1、“变”是通过“变”(不同事物)来构筑。2、“变”又是通过“不变”(相同的事物)来构筑。
我们在《工地》的哲学思考上,选择的是通过“不变”来实现“变”。“不变”的是七个单元的结构相同。“变”的是每一个单元的内容不同,单元之间经过有机粘连使原本相对独立的单元之间产生内力,产生张力。后一个单元在前一个单元情绪驱动下,超越单元本身的承载向外洋溢,向前涌动。

三、表现方式——心中之象

此《工地》不是生活中工地的复制,也不是一般人眼中的工地,它是作者心中的工地,是独一无二的工地。画面中工地与人的构成关系,实际上是作者以自身美学思想对生活观照的一种外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拍摄方式以仰拍为主,摇拍为辅。

《工地》所呈现的工地都是大连市重点建设项目,包括展览馆、机场、娱乐场所等,其建筑样式为钢架式结构。当我们身临其中时,工程之高之大需我们左、右、上、下环顾才能看清,正是这一感受让我们在拍摄方式选择了以仰拍为主,摇拍为辅。这种选择与我们心里所要表现的感觉非常吻合。

2、景别设定以近、特为主,全景为辅。

农民工是本片主要表现对象。对农民工纪录重点是农民工想什么,农民工干什么。为此我们在景别的使用上作了严格的界定,全景表述的是农民工干什么。近景表述的是农民工想什么。特写表述的是作者对农民工的尊重。我们之所以这样做,目的是为了能够建立本片独特的表述风格。

3、画面构图以纵向为主,横向为辅。

为了充分地展示工地与农民工的关系,我们采取了以纵向构图表现农民工建造一个什么样的建筑为主,以横向构图表现农民工怎样建造为辅。之所以以纵向画面构图为主,是因为它可以表现出一种力量感,这是我们必须表达的。因为随着施工进度的推进,纵向的钢梁越来越密集,建筑物越来越巨大,农民工在钢梁间变得越来越小,这一大一小让我们一下感到农民工的力量之大。“力量”成为纵向式构图的灵魂,我们用纵向式构图拍摄的工地不是以反映建筑为目的,而是以体现农民工的力量和智慧为目的。为了与“力量”相衬、相呼应,我们通过采取横向式构图为辅的拍摄方式,把农民工具体的劳作方式加以呈现,从而使工地与农民工紧密相连。

4、光影把握以逆光、侧逆光为主,顺光、散射光为辅。

我们在拍摄中发现农民工的起居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他们往往是从早上4点多开始上工,晚上10点多下工,一天工作近18个小时。这一点超出我们的想象,正因为如此,我们将清晨与傍晚作为主要的拍摄时间段。由于农民工早起晚归,给我们流下的印象是模糊的、剪影式的,进而决定了我们所拍摄的画面趋同这种感受。同时,现今工地使用的建筑材料不是用砖和瓦,而是用上吨重的钢材。钢材本身给我们心里的感受是很沉很重,这种沉重的感觉用逆光和侧逆光来表现符合我们真实的感受。另外,工地所使用的建筑材料是灰色和银色,而农民工头戴的安全帽和身扎的安全带或红色或橙色或黄色。为了能表现出这些色彩的质感,我们选择了在顺光、散射光的条件下拍摄,还原了客观本色。

5、情绪表现以音乐叙述为主,同期声为辅。

由于本片是音乐式纪录片,所以音乐在本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音乐不仅起着段落的划分和连接作用,同时音乐要着力释放画面内潜藏的信息,使画面与声音产生思想的共振。音乐分为交代、呈现、情绪三个乐章。为了保持情境的真切、真实,画面始终保留同期声。

6、象征表述以点带面,以小见大。

由于工地的浩大,工序的繁复,我们无法一一拍到,也很难拍明白,更何况本片不是讲工程,而是表现人。为了能够真实地呈现工地的情景,我们采取了“以景讲人”和“以人讲景”的方式,把人物始终处于特定的工地之中,把工地始终依托在人物活动之内。通过这种表述方式不仅把工地呈现出来,也创造了工地以外更大的空间,供观赏者遐想。

事实上纪录眼中的农民工很容易,纪录作者心中的农民工很难。我们创作《工地》最大的收获是发现单纯,学会单纯。因为单纯《工地》多了许多快乐,生活多了许多快乐,世界多了许多快乐。

感谢时代,感谢工地,感谢农民工。

     

此文发表在2005年《南方电视学刊》第三期

李汝建  王轶群  张申

  • 央视纪录片
  • BBC 专场
  • 美国国家地理专场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860010-1118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