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作者题外话:
纪录片《梁思成 林徽因》去年十月在央视高清频道首播,今年二月份在央视纪录频道重播,作为这部纪录片的编导,回想过去三年多时间的创作过程,……沉浸在相关史料的搜寻和阅读中,拜会亲属、学者,游走在片子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被震撼,感动……之后,精心挑选每一封书信、每一篇手稿、每一段古建考察报告,图片、音乐、旁白、字幕……试图将自己的经历感受编织进为片子设计的段落,负载到各种创作元素中,但是我内心也非常清楚,我自己所谓的“被感动”、“被震撼”都是源于我自己长时间的“投入”,……而这一切对于电视机前的观众——每天接受完全不同信息刺激的观众,在冷不丁看到这一切的时候,我自以为的那些信息负载能有多大程度被传递,营造的情感有多少能够抵达,我根本没有什么把握。
回想那些创作过程中的“选择”和“表达”,闭上眼睛,锁定一段故事,这段故事就会缓缓驶过我的眼前,不过呈现在眼前的并不只是屏幕上看到的画面,更多的是发生在它们背后的故事,那些和获取这段影像相关的人……。观最终的结局,总是一个理智的谋篇布局、精心设计后的呈现,而究其创作过程,具体到每一个段落、故事,无论是史料的选择,还是最后影像的表达,都会是一个凝聚着各种情感的取舍过程……史料的搜寻过程漫漫,暂且不说,作为一部电视纪录片,说到底,最后呈现到观众眼前的还是经过处理的声音和画面。本文就从影像表达方面去谈谈我在这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的一些思考。
在做这部历史题材人物纪录片的过程中,我内心始终有一个声音,将历史叙事放进现实世界去关照。那些现实的影像和历史事件中的情节碰撞而产生的互动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地方。
我先从片子中那些和上下文的情境显得“不太和谐”的镜头说起。
1.那些“时空错乱”的影像
纪录片第三集“佛光”。故事讲述到梁林三十年代在北平的住处——北总布胡同时,有两个故事点,其一是女儿梁再冰的回忆——
“这所房子有两个虽然不大,却很可爱的院子。我记得,小时候,妈妈常拉着我的手,在背面的院子中踱步。院里有两棵高大的马樱花树,和开白色或紫色小花的几棵丁香树……”。
画面如女儿温馨的回忆般温馨幸福。
其二是讲述关于北总布胡同三十年代著名的“太太的客厅”的故事——
(解说词)“……三十年代,这里相邻的两个院子,成了周末朋友聚会的场所。除了梁林夫妇和金岳霖,经常光顾的朋友多为留学英美的学者,一些文坛新人也慕名前来……”
紧接着是萧乾、金岳霖、费正清关于林徽因的回忆。
这两段故事中,影像两次提供了今天拍摄的北总布胡同3号院的地理位置,一个是在胡同的北口,站在金宝街拍摄北总布胡同,另一个镜头直接取自胡同内今天的3号院门口。在今天拍摄的影像上,有胡同口的包子铺,有烟店,有火锅店,私搭的杂货铺,有反复看镜头的送外卖的人,有随地磕瓜子的路人……有什么拍的什么而已。
片中在这两段情节中,声音叙事是连续的,董倩缓缓的旁白,音乐娓娓道来……而画面的叙事是割裂的,历史叙事被插入的今天的影像斩断! 在机房做后期时,片子的剪辑小姑娘就不时想操起剪刀一剪了之,换个“漂亮”的画面,因为这些影像干扰了她接受历史叙事的情绪,让她觉得甚是“暴力”,企图一删了之。
这样的“时空错乱”镜头在其它段落片中还有。
第四集“流亡”。李庄的故事。月亮田,中国营造学社旧址,今天经过复原已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然也是著名的旅游景点。李庄六年,是抗战期间梁家流亡生活中最凄惨的六年,林徽因几乎全部在病榻上度过。病困交加的一群知识分子在这里坚持他们的学术研究……空空的旧址地是我们讲述曾经故事的载体,我们在这处旧址拍摄了很多次,白天的镜头、黄昏的镜头、晴天的镜头,苦等下雨的镜头……
拍摄过程会不断被到来的旅行团打断,那时,我们停工、等待。等待的过程中,我一次一次听到导游对这处“景点”的介绍……关于中国营造学社,关于它的创办人朱启钤,关于这里住过一批研究中国古建筑的人……听众基本无甚反应;但是当导游说到这里曾经住过的一位才华横溢美丽但不幸的女子,关于她的爱情故事,关于徐志摩、金岳霖,游客的情绪开始活跃,嬉笑着调侃他们听说的这个女子的一切……导游催促大家照相、上厕所,上车游览下一个景点……这基本是每一轮游客到来重复的内容。于是,在旁边的你会产生一种很纠结的情绪,你的久远的思绪被现实世界正在发生的一切撕裂,你的内心开始躁动不安,躁动中,你或许会隐约感受到历史和现实到底相距多远。
在最后的成片中,导游和他的旅行团片段保留在片中,“粗暴地”横插在另一个时空中卧病在床饱受煎熬的林徽因的影像中间……
这样的影像叙事在片中还有:蓟县独乐寺的门口,昆明龙头村的梁林故居,四川广元千佛崖,乃至北京的明城墙遗址公园,永定门城楼……发生在故事相关地点的“今日”的镜头被一次次带入“昨日”,观众无法“集中精力”在一个历史层面的叙事上,他的思维会不断被“今日”打断,内心不断被搅动,情绪会受到波动……带着跨越时空的情感他再次回到历史叙事的从前,此时,他看到的就不会再是那个单一时空的“从前”了。……其实,这只是编导将整个创作过程中所经历的一些真实感受,还原给了观众而已。我自己做这部历史题材纪录片的过程中总是觉得,将观看者的思绪带入历史故事本身仅仅完成了一半的目的,让“历史”和“现实”碰撞是我心底的声音。
尽管影像和影像的组合是编导提供的,但产生碰撞的是观众自己的内心。
坐在后期机房剪辑台前,面对可能被你放置到屏幕上的任何一种影像元素,你会发现,情感传递的方式无所不在。
2.字幕中蕴蓄的情感
电视屏幕上的字幕,功能是解释、说明,但应不止如此。字幕其实是影像的一部分,字幕特别的使用和影像一样会带来特别的信息传递、甚至升华到情感传递的效果,这是我的感受。在梁林纪录片中,有大量的字幕出现。(顺便说点题外话,这部纪录片被台湾电视机构购买,如同在我们的屏幕上不能出现繁体字一样,按照台湾有关部门的要求,他们的屏幕上不能出现简体字。所以,我们特别为他们制作了台湾版的国际版,也就是将屏幕上所有的字幕取消版本。其实我真的很担心,因为这部纪录片中的字幕有很多被我们做过特技处理,不是简单地“拍”上去的,当这些“字幕”被全部拿掉后,我很好奇,我的台湾同行将去如何处理那些字幕。)
先说说那些关于史料出处的说明字幕。做历史题材纪录片,寻找史料的过程是一个说来话长,充满曲折、遗憾和惊喜的过程,在中国、在美国、在日本,每一处史料的发现都满是故事。每一次见到那些保存史料的地方,图书馆、博物馆、资料室……看到那些历史影像的著作者和它们背后的故事,我的内心都充满感动和感激,而这个让最终让史料完整呈现的过程恐怕只有作者自己知道,有限的时空中如何将那些有价值的信息尽可能地多传递出去一点点,我把注意力放到了片子右上角那一行行很容易被忽略的史料出处的说明字幕上——
一张张古建考察的图片和测绘稿。 ——字幕:中国营造学社史料 保存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傅斯年给朱家骅的信,请求为梁家两兄弟拨款救济,之后林徽因充满感慨地给傅斯年的回信。 —— 字幕:台湾 中研院史语所资料
李庄期间,陶孟和、李济、丁文渊为了手下干将的温饱,筹措粮食的信函以及粮食发放函件。——字幕:四川 南溪档案馆资料
中国营造学社最后一次古建考察,在抗战进入到最艰苦的时期。学社的古建考察学者,夹杂在不断涌入大西南流亡人群中,随身携带着由重庆市政府颁发的护照。上面写着,兹有中国营造学社社员梁思成,现年三十九岁 广东新会县人,由重庆到各处调查古建筑遗迹,特发给护照。希沿途军警查验放行,勿阻。 ——字幕:重庆市档案馆资料
那些拍摄于上个世纪初的北京的城墙和城门的照片 ——字幕 喜仁龙 (瑞典)1924年
那些由日本建筑史学家拍摄于上个世纪初中国大地各处破败不堪的古代建筑物遗存 ——字幕 《支那文化的遗迹和其保存》关野贞
在这部纪录片史料出现的右上角,我都细细说明它们的出处,不只是关乎版权。它在提示观看者注意那些史料的保存地时,也在提醒你关注它们在过往历史中的行走路线;在提示观看者注意那些图片的作者出处时,它提示你不仅看到图片中的建筑物曾以何种姿态存在过,也在提醒你它们曾在什么年代、被谁记录下来、为什么是他们……此时,屏幕右上角的那一行字幕被寄予的不仅是信息说明,还有希望由此衍生的联想,还有情感。
那些被赋予传递情感功能的字幕,在片中还有一次集中的出现。第三集,讲述中国营造学社那一场古建考察的段落。
发生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那场恢弘的中国古建考察活动,散落在中国各处的古建筑,被执着的中国学者,一一发现、拍摄、测量、记录在他们的考察报告中,为后世留下一套研究中国建筑的科学完备的稀世珍宝。
讲述这场古建考察的重要影像就是学社留下的古建考察照片。片中使用的几十张照片从学社数千张照片中选出……每一张照片的右下角,是详细的说明——
山东滋阳 古城门
山西大同 云冈石窟
河南武安 古 桥
河北定兴 慈云阁
山 东 历 城
河北大名 牌 楼
河南博爱 观音阁
山西五台 天地阁
河北曲阳 八会寺遗址
河北定兴 牌楼
……
片中,照片不断在变换,每幅字幕在屏幕上或许只有两秒钟的呈现时间,应该说,基本起不到字幕的说明作用,显得多余……但我坚持细细地制作每一幅字幕,不厌其烦……
一张一张照片,一行一行说明……
当这些旧时建筑物的影像和这些字幕累加在一起在你眼前不断出现的时候,观看者的内心或许会发生一些变化,你或许不会再定睛凝视去分辨它们是什么,或许开始想,它们今在何方……
如果不是做这部片子,我不会发现林徽因的诗歌写得这么美。而那些诗的美仅靠短短的诗文本身远无法呈现。
3.为诗歌传情达意
节目播出后,我听到了很多朋友传递的和我一样的感受,他们很喜欢林徽因的诗歌。片中那些精心挑选出来的诗歌,那些经过精心“制作”的诗歌,它们在片中存在的目的,就是要去展示这位“心所触无所不是美丽”的女子的内心世界,展示离我们生活有些遥远的诗歌的“美”。
诗歌的“美”该如何呈现?林徽因诗文中那些浓密的思绪该如何去呈现?
全片共使用林徽因诗歌11首。回想这些诗歌的“制作”过程,本身是一个美的享受过程。节目后期制作是漫长的,有时会显得枯燥,一个镜头一个镜头,一帧画面一帧画面……当内心有些疲惫之感时,我就会和做剪辑的小姑娘说,“我们去做一首诗歌吧。”那些诗文,被我们处理成影像,在画面上诗意地游走,在云中穿行、在水中穿行、在林中穿行、在文字间穿行,期冀它们在观者的心中穿行……
而这仅仅只是“影像”之美。我说,如果不是做这部片子,不会发现林徽因诗歌之美,并不是说因为做片子才有机会读她的诗,林徽因的诗歌之美不在短短的诗文本身,这位“情感如诗歌自然流动”的女子,你需要在获知她的人生故事之后,才能知道她的每首诗为谁而做,为何种情绪而做。 《死是安慰》被用在了最后一集《古城》林徽因去世的段落。
这个段落中,我选择了两种话语的交替为这首“死亡”诗歌的出现做铺垫。其一是女儿梁再冰的回忆——
“一看我妈妈那脸色,我知道不对了,知道她要走了。当时我就想,在这个以前我没有感觉到这一点,因为我妈是一个活蹦活跳的人,她虽然病得很重,但她自己不把自己当病人,别人也不把她当病人,觉得她总是那个样子,好像是病得很厉害,但是说有什么,要干什么,又爬起来了。” 在母亲生命的最后时刻,女儿唯一的愿望是将刚刚出生的孩子抱到床前让外婆看一眼,但却无法实现。
女儿的叙述中穿插的是林徽因给费正清夫妇的一封信——
“有时我坐在那儿,假装在慵懒地休息聊天,实际上我是在偷偷地倒气。别人说的话我一个字也听不清,每当有伴儿的时候我非常尽兴,但事后总是会非常疲惫、痛苦不堪。但是如果我让别人知道事后会是这个情形,恐怕再也不会有谁愿意走近我的身边,走进我的生命。”
林徽因走到了生命的尽头。1955年4月1日,林徽因离开了她的亲人,离开了这座美丽的古城。
“个个连环 永打不开
生是个结 又是个结
死的是在
一朵云彩
长条旅程 永在中途
生是串脚步 泥般沉重——
死是尽头 不再辛苦
一曲溪涧 日夜流水
生是种奔驶 永在离别
死只一回
它是安慰”
——《死是安慰》林徽因
林徽因是用她的生命写成的这首死亡之歌,对死亡作出了直刺心底的表达,观者难以不为之动容。应该说,在这部纪录片中,每一首诗歌的出现都做了充分的情绪铺垫,为的是让那些凝练的诗文成为相应段落的华彩部分呈现。
结语:纪录片播出后,我读到很多观众反馈,发现观众对片中所蕴蓄情感的回馈超出我的预料,甚感欣慰。 同时也有问到,这部纪录片的影像表达非常简单,为什么没有更多地使用一些高科技的制作手段或者一些真实再现手法等等。我想,原因也很简单,在我的创作过程中,打动我的就是那些简单朴素的画面,以及它们最终留在我心中的过程,我想把它们呈现出去应该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