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库专题央视精品顶级首播走近真相纪录30分CCTV9

胡劲草: 让你看到“痛”

胡劲草纪录片名人工作坊 成都日报 2012年03月05日 15:27 A-A+ 二维码
扫一扫,观看精彩纪录大片

原标题:

八集纪录片《梁思成林徽因》去年十月首播于央视高清频道,今年初开播的央视纪录片频道又将其作为特别奉献在春节期间播出,很快在网络上也能看到高清视频,随后是对这部片子不断的好评热议。它讲述了一对著名夫妇人生轨迹和中国近现代激荡史的密切交织,所蕴涵的精神气质,“似一道光,穿越时空照亮了我们迷茫的路途”(网友评价)。该片历时三年,精良的制作,诗意的讲述,让人看到高雅,严谨,学术性,文学性高的影视片依然有着广阔的市场。

胡劲草,北京广播学院本科及硕士研究生毕业,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新闻调查》编导。作品《海选》《藏羚羊之死》先后获蒙特卡洛国际电视节银奖和提名奖。合作编导的《第二次生命》获1999年亚广联特别奖。1992年曾获中国新闻奖。1998年受德国新闻局和德国国际交流中心邀请,前往德国进行环境考察。美国哈佛大学2000至2001年度尼曼访问学者。

缘起

拍摄《梁思成林徽因》,是为了六年前,梁从诫先生的一个嘱托。

2004年“五一”,央视新闻频道首播我做的纪录片《幼童》,讲述中国最早的官派留美学生的历史往事,很快我收到梁先生电话,表示极喜欢,非常希望他父母的故事也能做成这么一部纪录片,问我是否愿做。这时我认识梁先生七八年了,早年做有关环保的节目,经常拜访他,我非常理解他的想法……市场上有关梁林的文学影视作品很多,但他似乎都不满意,认为相当数量的作品甚至误导了公众对他父母的理解。他希望制作一部纪录片,能够相对准确地反映父母的人生。他把这个信任给了我。

对话

谨以此片献给那些能看进去的朋友

从《幼童》到《梁思成林徽因》

记者(以下简称记):梁老的信任让您接下了这题材,当时您对梁林故事有多少了解?难度在哪里?

胡劲草(以下简称胡):对我来说,开始做这部纪录片很多方面不自觉地会直接和我之前做的另一部五集纪录片《幼童》对比。120年前,大清国决定选派一批平均年龄12岁的小留学生赴美留学,时间15年,他们在异国度过9年后,留学计划中断……为什么有这个计划?为什么是美国?谁家的孩子?如何赴美?如何生活学习?为何提前召回?回国命运……你会有无穷兴趣去追问历史,而公众对此话题几乎一无所知,当时我们手头拥有的相关素材又是那样有限。

这是《幼童》。而我几年前面对的《梁林》,可能正好相反。

书店里永远有各种和梁、林相关的书籍,尤其是林徽因。梁思成的名字这些年开始越来越多地被提及,因为我们生存环境开始变化,城市面貌开始模糊不清,愈来愈分不清故乡是何乡……人们开始想起半个世纪前一位叫做梁思成的学者。

前者是观众几乎一无所知的故事,后者是两个观众可能会以为他们无所不知的人物。对于创作者来说,难度可想而知。

林徽因的爱情故事,怎么讲

记:您在采访中提到拍名人的片子和名人后代的关系的微妙,您非常幸运地一开始就得到了梁从诫的信任,但您也没有放弃客观立场,比如他们曾希望您不要讲述爱情故事,但您还是保留了这部分的讲述。

胡:首先声明一下,梁家还真没有给我提出不要讲述爱情故事这个要求。可能因为之前一些文艺作品相对片面的人物塑造引起梁家不满,这也是当初梁从诫先生迫切希望做这部纪录片的原因。我要特别感谢在这部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梁家给予我的信任,在三年多的创作时间里,我大量接触梁家亲属,资料收集、采访、拍摄,一次一次……梁再冰老师的家,林洙老师的家我不知道去过多少次。拍摄结束后是漫长的后期制作,之后是漫长的等待播出……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梁家没有任何一位亲属提出要看稿子看片子,这点是非常难做到的。正是这种信任给了我最大的创作空间。

您提到爱情故事,围绕林徽因,有两个爱情故事是公众关注的热点,和徐志摩,和金岳霖。纪录片是一种最大限度还原史实的节目样式,所以对于我来说,根本就不存在讲和不讲的选择,只是,怎么讲?林徐故事,凝练、诗意是我选择的影像呈现,几次出现“对诗”的方式,所选用的成对出现的诗歌均发生在不同时间、空间,这是我对林徐爱情故事的解读——“时间酿出人生的晶莹和醇香”。有关金岳霖和林徽因,公开的资讯非常有限,片中三、四、五、七、八集散点式地多处提供了老金的第一手资讯,这种处理方式是我对“老金”和梁家关系的解读——他是梁家一位无时无处不在的温暖朋友,在我看来,老金和林徽因的爱情故事从属于这个关系。

他们自己讲述自己的故事

记:片子前期案头工作时间肯定特别长,您有过茫然无从下手的时候吗?在哪个阶段找到了故事的灵魂,从而确立叙述的角度和脉络?

胡:茫然无从下手……不会的。准备工作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资料室开始……满满一书架的中国营造学社的古建考察图片资料,初看浩瀚迷茫,但只要静静地一页页阅读,旧时的城市、建筑影像在你眼前铺开,你的思维会逐渐开始活跃……(感谢林洙老师过去多年来和她的同事一道,对清华建筑系史料的整理和数字化,为我第一步的研究工作创造了十分便利的条件。)接下来,还在阅读,采访,还会有新的火花闪现……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中。片中大量使用了第一人称的素材,他们留下的通信、日记、考察笔记、论文……当你能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时,你不觉得是你在写这个故事,而是他们自己在讲述自己的故事。

记:片子打动我的还有风格:精致,唯美,诗意,内敛,神情,从每一个画面、每一段音乐、每一句旁白……中体现。您是否担心过这么过于沉静的作品在这个喧嚣时代的命运?

胡:片子的风格是主人公自己定的,他们是建筑史学家,是诗人。

我的确担心过节目被观众接受的程度。我非常清楚自己的“被感动”“被震撼”都是源于我的“投入”,我选择的叙事结构,我营造的叙事节奏……这一切对观众——每天接受完全不同信息刺激的观众,我根本没什么把握。我若干次给身边不同朋友试映,每次陪看片子的过程真的是一次煎熬……我听着大家的意见……努力修改。再后来,我放弃请人看片提意见,因为每个人的判读理解知识储备不一,观点自然不一……就这么着了。我自我安慰,纪录片嘛,就是小众媒体,谨以此片献给那些能够看进去的观众朋友。

所以片子第一轮在高清频道播出,因为能看到的观众有限,我也没怎么通知。DVD出来,我也不会主动赠送,都是朋友,人家都挺忙的。但只要是看过片段有兴趣的朋友向我索要DVD,我都会特别开心地相赠。

镜头后面故事无穷无尽

记:采访的人、合作的团队,这三年一直都这么顺利吗,最大麻烦和困难是什么?

胡:和情投意合的人一块工作的确是很享受的过程,团队组建也是个气息相投的人往一块凑的过程。

总的来说还是非常顺利的。要说困难,是节目拍摄开始却一直无法找来资助。作为主创人员我没有精力去找资金,也没这能力。有人牵线搭桥,我也很难自卖自夸,更别提如果对方有类似“广告植入”的想法,我会断然拒绝。还是要感谢评论部的领导和国际总公司的领导断然支持了这部纪录片的拍摄。

记:这个纪录片有个很让人羡慕的团队,他们中很多人写到自己的人生因为参与了这部纪录片而多少得到改变,这一定让你很欣慰吧。

胡:那段日子很单纯,每天和我的技术助理梁雯或潘潘,两个80后的小姑娘,坐在剪辑台前。镜头后面的故事无穷无尽,如果她们感兴趣,我自然是人来疯地无穷无尽地讲述……久而久之,有一天,当她们告诉我,走在北京的感觉不一样了,因为路边的建筑背后,有那么多故事……我非常欣慰。我于是鼓励她们写下她们和这部纪录片的故事……纷纷地,她们在我博客上留下文字。

我的两部纪录片旁白都是董倩,我们合作已经超过十年了。她配音,我不费任何力气坐在那里就行。

记:这三年您最大收获是什么?

胡:最大的收获应该是我可以确切知道我这三年在做一件什么事情。人们愿意相信长时间做一件事就是枯燥,不断变换做事就不枯燥。枯燥与否应该是内心的反映,和时间长短本没有关系。希望生活中有更多的驻足、定睛、凝视、欣赏、回味的时刻。

记:不管是梁林的后代还是费正清费慰梅的后代,他们其实都不是特别“了解”父母,对父母的记忆更多是从亲情角度出发,您这次探访帮助他们清晰了父辈在历史和文化上的坐标。

胡:其实这应该很正常,我们自己了解父母多少?有多少孩子会耐心倾听父母讲述他们年轻时候的事,去了解父母终身从事的工作?梁林的子女提供了父母亲情的一面,这些恰恰是学者、外人不知的方面,让我们获得更多的观察主人公人生的视角和更丰富的信息。这也提醒我们每个人,世界上最了解我们父母的人可能不是我们自己。

记:作为观众,我每看一集几乎都在不停叹息,一叹其绝世才华,二叹其多舛命运,三叹其学术风骨,四叹其报国无门的遗憾,可能就是您说的,最后,痛彻心扉!您觉得这样的“痛”正是现在人所缺乏的?

胡:一点不缺乏。节目的反馈要超出我预料很多。很多打动我的东西,我处心积虑埋藏在片子各处,每当听到观众对于各处细节做出“反应”时,我都非常欣慰感慨,如遇知音……很多人追问是不是删去很多,我说,如果你在这有限的时空中看到了“痛”,我就什么也没删。

记:幕后故事中我最伤感梁从诫这一段,这也是您最大的伤痛吧。

胡:梁先生在纪录片播出后一周去世……片中使用的是2007年初采访他的片段,后期制作还没开始,他就已经认不出我了……每次去看他,他身体一次不如一次,我始终有个念头,如果在他床前放台电脑播给他看,看到父母的画面,没准他会想起什么……可我总是不去做,也终于再也没机会做。

记:您现在在纪录片频道吗?觉得纪录片在中国是否有个爆发期?

胡:不,我还在新闻频道的《新闻调查》直面现实。感谢纪录频道的开播,让很多人好像突然发现电视还是可以看看的嘛,因为他们早不看电视了,电视在他们心中是庸俗娱乐的同义词。纪录片的边缘化存在让很多观众失去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通过影像阅读历史、获取知识、探究未知、观察世界……感受影像之美的途径。不需要爆发,只要有一个正常的收看平台即可。

采访手记

(2011年2月11日 成都)

拨通胡劲草的电话,听筒那边传来的声音利落、热情,非常痛快地接受了采访,不过胡劲草表示自己白天工作忙碌,难以有整块时间对话,希望我把想问的问题E-mail过去,这样她能找时间静下心来回答。

这么郑重的态度岂能有不答应之理。接下来,我开始将之前准备的资料再细细看一遍,特别通读了一遍胡劲草博客上的每一篇博文,里面大部分是关于《梁思成林徽因》这部纪录片的幕后故事,有她自己写的,文笔感性、生动、活泼,也有来自她的团队伙伴交的作业,看得出来,制作这部纪录片的时光,已经镌刻在他们各自的生命年轮里,这样的感染,当然来自于梁思成林徽因身上历久弥珍的精神之光的沐浴,也来自于胡劲草,在他们笔下,这个能用三年时间磕下这么一个纪录片的女人,绝不是一个风风火火不可亲近的女强人,在他们的描述里,一个认真、追求完美,同时亲切、和蔼、幽默、善于沟通、鼓励伙伴、欣赏别人,帮助人成长的温暖的朋友形象跃然眼前。

问题发出去了。胡劲草很快回了邮件,并答应找时间尽快回复。我知道,我只需要等待。果然,没过两天,一封来自胡劲草的邮件静静地躺在了我的邮箱里。认真的态度、清晰的思路、理性而又不失感性的娓娓道来的笔调,让人无法不感动和欣赏。

梁思成林徽因,一个在当代已经被解读泛滥到似乎谁都能说上一二的故事,被胡劲草用三年的光阴打磨成一件精神价值和艺术价值极高的珍品,让人回肠荡气,反复回味。也许这个故事也不过说明了一句同样泛滥,但也朴素的一句话:美无处不在,只待用心发现。

胡劲草,就是这个有心的人。

 

 

  • 央视纪录片
  • BBC 专场
  • 美国国家地理专场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860010-1118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