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库专题央视精品顶级首播走近真相纪录30分CCTV9

胡劲草和网友关于“梁林”的对话

胡劲草纪录片名人工作坊 cntv 2012年03月05日 15:19 A-A+ 二维码
扫一扫,观看精彩纪录大片

原标题:

【胡导】 纪录片播出一段时间了,不断地还能在这里听到观者的反馈,很开心。特别是听到那些资深专业留言时,“蓦”地勾起创作过程中曾经那些在你脑子中不断转动的思绪,有机会可以做创作背后的交流是件很幸福的事情。我选取最近和“azhong0408”的对话一组,再说幕后——

【azhong0408留言】 如果给这部近乎完美的片子找一点美中不足的话,我觉得本片涉及建筑学、建筑史的内容多少有些单薄,特别是相比于徐志摩对林徽因的恋情,以及他们之间唱和的诗歌分量来说。从林徽因的一生看,她对待文学,其实是抱着一种认真的玩票心态。我当然同意文学是林徽因的两个重要领域之一,在中国现代女作家群中,她用最少的作品取得了极其辉煌的成就,但是她的主要事业毕竟是一个建筑学家。墓碑上的“建筑师林徽因之墓”应该是梁和林深思熟虑的结果。

我也知道,假如建筑方面的比例加大,很多观众可能感觉艰深,也许会失掉一部分观众。可是,透过被文学和艺术光环笼罩的林徽因,读者和观众会发现一个更为深邃的灵魂。没有对中国建筑的深刻理解,她的爱国情怀就将失去重要的着力点,甚至她的一部分诗歌散文也会失色。

为什么受过良好西方教育的他们,却在西化浪潮中率先发现了中国古典建筑之美?为什么林徽因和梁思成会挚爱并研究中国传统建筑终生?为什么他们对建筑和规划有那么多超前的思维,历史已经证实并且继续证实着他们的远见卓识?这些问题,没有对梁林建筑思想的深入剖析是不可能得到答案的。如果能再增加一集的篇幅,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地集中讲解梁林的建筑学理论(第二集主要讲对古代建筑的考察和发现),那样就更理想了。

加重建筑学的分量还有一个理由,那就是这部片名是《梁思成林徽因》。除了最后一集和47年梁在美国那一段外,梁的戏份总体上感觉略比林轻。文学和艺术的风采是属于林的,而作为建筑大师,建筑是梁思成唯一的事业。(很遗憾,环境没能允许他成为规划大师)

当然,对于一部央视历史上最佳电视片,我这个要求近似于吹毛求疵。抱歉胡导,因为您的宽容,在您的博客里随便发言了,请您和您的同事见谅,并请再次接受我的最高敬意。

【胡导】 谢谢您的挚诚点评!

哪是什么一点美中不足,您如此犀利看到节目的缺憾,也就是为什么有朋友说这部片子如改做“林徽因 梁思成”就更贴切了:)

是也。

其实回想自己过去几年收集整理阅读资料的过程,就能在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找到何以成这个结果的原因。

首先,客观上说,电视媒体在所有媒体中应该是最“大众化”的,而梁林两人留下来的浩瀚史料中,显然林的东西更靠近这个特性,无论是她文学创作,甚至她的建筑学文章,更不要说那批讲述他们人生故事的重要史料——和费正清夫妇之间的通信,几乎80%以上都是林写的。相比之下,梁的史料的“丰富性”较林的为弱。而从我主观上来说,从一开始,就在花大力气“啃”梁的建筑史研究这块内容,因为这毕竟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领域。我从清华建筑学院资料室那些中国营造学社的图片开始,到阅读梁的古建考察文章……

我的创作过程中有一个意识主导着我,如果我看起来费劲的东西,观众就会比我更费劲。而如果是打动了我的东西,我会想尽办法把它们呈现出来,让它们打动观众。最后在各集中出现的梁的建筑学文章摘录都是我从他的各种考察报告中精选出来的,让我感慨万千的文字,对于普通公众来说,这些文字的观众“抵达率”应该不错。但是,我也知道,对于那些信息量掌握在一般公众之上的收视人群,我做的努力还是太不够了。比如,我总能记得在阅读史料过程中,总会有……“唉,累死了,换林徽因的资料看看吧”的念头,

——所以,最后的结果,在情感上、贴近上、篇幅上,林都占了上风,也让您一针见血:)

再次感谢您的指点。

 

【azhong0408】 非常感谢胡导的真诚和坦率!

人常说影视是遗憾的艺术,那么是不是可以说,遗憾最少的影视作品就是最成功的作品呢?在这个意义上,《梁思成林徽因》一片完全满足了最挑剔的观众对一部电视片的期望。往往一部好片子,在真实和唯美两方面不可兼得,而《梁林》却居然能够同时做到,不能不说是一个特例。它是迄今为止最表现梁林最美的作品,也是最真的作品,这个评价涵盖所有影视、传记、散文和小说在内。真实并非事无巨细,而是取舍得当。例如,我十分赞同片中对文革的描写,虽然省略掉梁思成的大量悲惨经历,但是既不影响片子的整体风格,又不妨碍作品的放行,同时还使叙事简洁流畅。余下的部分尽可以让有兴趣的观众自己寻找材料去了解。我还特别欣赏第8集的片名《古城》,在古城逐渐消失的时候,以有节制的情绪讲述梁思成最后的日子,向观众展开一个梁思成——古城的捍卫者与他所挚爱的古城同步消逝的故事。无论热爱北京城,还是喜欢梁思成林徽因的人,没有比看到这含蓄、却又如此沉痛的标题更撼动人心了。

【胡导】 读到您关于纪录片结尾的留言时,不瞒您说,脑子里崩出了“知音”这两个字……这几乎就是我的结尾处理方式最准确的表达了,一个人的良苦用心竟然可以被另外的人解读得如此清晰……很感动。片子播出后,关于结尾评论最多的是揣度它大量省略了许多历史段落,草草收场……对于制作者来说,内心自然是有因为各种原因的取舍考虑,但我觉得无需去做更多的叹息遗憾,因为每一种媒体都有它的“所限”和“不能”,当你清晰地意识到你的空间和“所能”时,积极去调动填充它们的因素,我真的认为是“无憾”的。具体到结尾部分,在阅读史料和结构搭建过程中,我会不断在内心去分配、均衡各种材料,同时考虑一个45分钟片子观者的内心节奏,第八集从梁陈法案到古都保护到复古主义到大批判到林徽因离别人世到检讨到父亲的思念到科学会议到倏忽春天到只因恐怕落后所以拼命向前……这一集故事的内容和叙事节奏到这里已经被无比饱满千回百转地填充……这之后的省略如果客观上是必须,在主观上我也在思考一种时空外的“痛”的植入……我在一幅一幅翻看清华大学建筑系创办六十周年的画册,看到每一年建筑系学生毕业时英姿勃发的大合影,合影中那幢矗立在背景中的清华二校门……于是有了现在的结尾。所以我说,如果你在这有限的时空中看到了“痛”,我就什么也没删去,我要做的只是让你感觉到“痛”,因为“痛”在你自己的心中啊。

另外,还要感谢你提到“古城”这个片名,这是最后才定的一集片名,在文稿上,过去有过一串名字,“毁灭”“消逝”“伤逝”……而有一天,“古城”款款地出现了……那种感觉让我想起,我们几年前做纪录片《幼童》,当耳边出现long long ago..内心的感动……我说,我相信世间每一段回荡的旋律都有一段姻缘,前身今世地等待着和她吟唱的主人公紧紧相拥……

【azhong0408】

那么,我们现在谈《梁林》一片中建筑学和建筑史的分量,与其说是吹求这部片子(假定称它为L1)的缺憾,不如说在为将来某个专业性更强的电视片预作讨论。也可以如胡导所说“那些信息量掌握在一般公众之上的收视人群”对未来寄予的一点希望吧。

《梁林》的初衷,片子里反复暗示了,在一定程度上是出于正本清源,抹去一些文学作品强加于林徽因身上的不实之词,恢复她被扭曲的形象。当林徽因与凌叔华、陆小曼、谢冰心等女作家站在一起时,之所以显得更有神采,不仅因为林的文学成就更高(这一点允许见仁见智),而是她拥有其他人所不曾有的专业,达到了同时代建筑学者所无法企及的高度。

关于林徽因的建筑学成就,南京大学赵辰教授的一段话我认为迄今为止最精辟:

“林徽因首次在理论上定义了中国建筑的木框架结构体系的基本特征。……林徽因基于她广博而深厚的中、西学功底,“文艺复兴色彩”般的艺术气质,敏锐而准确的洞察力,为中国建筑学术作出了基础性的和发展方向性的重大贡献。她在理论上的作用完全不应低于任何一位与她同时期的建筑学者,她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先行者和思想者。”

林徽因还是第一位从理论上论述中国建筑的中国学者,第一位关注民居和呼吁保护民间建筑的学者。

当然,在电视上如何表现这些主题,确实是难事。外行不知其难,敢于放言无忌。再次感谢您的长篇回复。

【胡导】竟如此熟悉赵辰老师论述林徽因建筑思想贡献的那篇文章,定是资深前辈……记得当时我读着赵辰的文章觉得耳目一新,找到他,他正要出国,爽快接受了我们的采访……采访结束后,记得我们摄像说:“说得真清楚”。呵呵,在现场,长期采访的工作经验告诉我们,采访对象的谈话得到摄像夸奖是很高的评价,因为,相对于事先做充分准备的编导,摄像获取信息的渠道就是采访对象现场的谈话传递的信息,他们的状态更接近普通观众,赵老师的确是片中精彩采访对象之一。非常感谢您的关注和鼓励……

 


 

  • 央视纪录片
  • BBC 专场
  • 美国国家地理专场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860010-1118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