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库专题央视精品顶级首播走近真相纪录30分CCTV9

纪念梁思成先生诞辰100周年讲演:我们纪念他什么?

胡劲草纪录片名人工作坊 央视网 2012年03月05日 15:12 A-A+ 二维码
扫一扫,观看精彩纪录大片

原标题:

过去三年多时间里,作为一名电视编导,我开始了一次创作过程,用纪录片的形式去讲述梁思成、林徽因的人生故事。这对我来说是一项有着巨大挑战的工作,对于两位先生,和所有生长在今天的人一样,最初我也是通过流传在世间的各种文字知道他们。在他们离去半个世纪的今天,我们去讲述他们的人生故事,我们想告诉人们什么?对于距离他们越来越遥远的后人,我们在这里开会,纪念他们什么?

在这部八集纪录片制作的过程中,经常会和身边的人有这样的对话。
“在做什么节目?”
“纪录片,梁思成⋯⋯”
“梁思成,知道。建筑师。哎,哪些建筑是他设计的啊?”然后是期待的目光。

当我不能雄壮有力地用排比句给出一连串建筑的名字时,我内心开始知道讲述这个故事的艰巨性。有一次打车,出租车在电视台门口拉上我,车上和司机聊天。北京出租司机向来以博学广闻出名。司机问我做什么节目,我不是太有把握地说出梁思成的名字。结果那位师傅马上接话:“哦,就是那位一事无成的⋯⋯做他干嘛。”

我疑惑地看着他,不知到他是否真知道自己说的谁。师傅马上补充道,“不就是那个北京刚解放,保护这个,保护那个,最后啥也没保护了的那个嘛。”

我无语,司机师傅的话我可能永远都忘不掉,内心也在告诉我,我要讲述的这个故事的残酷性。

制作梁林的纪录片,对我来说,整个过程都在不断去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在今日讲述他们的人生故事,我希望告诉人们什么,并且不断在今日我们生存的世界寻找答案。  

一切从阅读他们留下的浩瀚史料开始……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资料室有一排书柜成列着中国营造学社资料, 我开始一本一本地翻阅、做笔记,里面的影像是会说话的。它们会把你引向你该去的地方。而每一件你看到的史料:一幅照片、一段文字、一页档案,它的背后都在讲述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记得在重庆市档案馆,我们发现了1938年国民政府颁发的给中国营造学社社员古建考察的护照,上面写着,“兹有中国营造学社社员梁思成,现年三十九岁 广东新会县人,由重庆到各处调查古建筑遗迹,特发给护照。希沿途军警查验放行,勿阻。”西南古建考察的时间正是抗战进入到最艰苦的时期。这已经不是三十年代林徽因信中写道的:坐在三等车厢中,被跳蚤咬得慌,不好意思在身上乱抓。此时的中国营造学社社员进行的古建考察活动发生在抗日战争日益惨烈的1938年,夹杂在不断涌入大西南流亡人群中,非常不和谐地有几位带着行李铺盖卷考察古建筑的学者。

难怪日后拜访李庄后的费正清先生会在他的回忆录中写下:“我为我的朋友们继续从事研究工作的坚忍不拔的精神而深受感动。依我设想,如果美国人处在此种境遇,也许早就抛弃书本,另谋生存门道。但是这个曾经接受过高度训练的中国知识界,一面接受了最原始的农民生活状态,一面继续致力于他们的学术研究事业。”

其实,所有的故事都在那里,只是等待我们去阅读,去倾听,去捡拾,去讲述……

用影像讲述历史

因为是做电视纪录片,于是还有很多时间,我们带着摄像机的镜头游走在今日的中国大地,讲述的是昨日的故事,但是你看到的是今日的影像。

纪录片第四集“流亡”。李庄的故事,月亮湾,中国营造学社旧址,今天经过复原已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然也是著名的旅游景点。李庄六年,是抗战期间梁家流亡生活中最凄惨的六年,林徽因几乎全部在病榻上度过。病困交加的一群知识分子在这里仍然坚持他们的学术研究……空空的旧址是我们讲述曾经故事的载体,我们在这处旧址拍摄了很多次,白天的镜头、黄昏的镜头、晴天的镜头,苦等下雨的镜头……

拍摄过程会不断被旅行团打断,那时,我们停工、等待。等待的过程中,我一次一次听到导游对这处“景点”的介绍……关于营造学社旧址,关于这里住过一批研究中国古建筑的人,听众基本无甚反应;关于这里曾经住过的一位才华横溢美丽但不幸的女子,关于她的爱情故事,关于徐志摩、金岳霖,游客开始嬉笑着,调侃着他们听说的这个女子的一切……照相、上厕所,上车游览下一个景点……这基本是每一轮游客到来重复的内容。于是,在旁边的你会产生一种很纠结的情绪,你的久远的思绪被现实世界正在发生的一切绑架后,你的内心开始躁动不安,躁动中,你或许会隐约感受到历史和现实到底相距多远。

导游和他的旅行团被我保留在片中,“粗暴地”横插在另一个时空中卧病在床饱受煎熬的林徽因的影像中间……

这样的影像叙事在片中还有很多……发生在故事相关地点的“今日”的镜头被一次次带入“昨日”,观众无法“集中精力”停留在一个历史层面的叙事上,他的思维会不断被“今日”打断,内心不断被搅动,情绪会受到波动……带着跨越时空的情感他再次回到历史叙事的从前,此时,他看到的就不会再是那个单一时空的“从前”了。⋯⋯其实,这只是编导将整个创作过程中所经历的一些真是感受,还原给了观众而已。我自己做这部历史题材纪录片的过程中总是觉得,将管看着的思绪带入历史故事本身仅仅完成了一半的目的,让“历史”和“现实”碰撞是我心底的声音。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影像和影像的组合是编导提供的,但产生碰撞的是观众自己的内心。

记得我做节目后期的时候,我的后期剪辑是一位80后小姑娘,她在跟我做这部纪录片之前的主要工作是做各种晚会,特别欢天喜地。我和她将近一年的时间在一起,每天我们主要的工作是把一幅一幅的画面剪辑在一起,同时不断地聊天着每幅画背后的故事⋯⋯这个小姑娘是北京长大的,她的家就住在王府井边上的胡同里。有一次到机房后,她跟我说:我现在走在北京街头的感觉,好像跟以前不太一样了,好像知道了许多这个城市的故事。我听后很欣慰。这个小姑娘应该说是本片的第一位观众,而且是一位很年轻的观众。从她身上我也意识到:这个故事应该是一个我们生活在今天的人能够听得进去的故事。

听“老玄武”讲故事

在拍片子的过程中,我非常幸运的拜访了许多位“玄武”老师,听他们讲他们的老师的故事。(清华建筑系的前四届学生有一个共同的绰号“玄武”)。在和他们交谈聊天过程中,你就会意识到为什么有人说谁谁谁活在我们心中。梁林两位先生真的活在各位老师的心目中。采访张德沛老师,回忆他在清华水利馆前第一次遇到林先生的情形。我们机房的同事每次在机房一看到张德沛老师就会说“very attractive”;朱自煊老师,提到建筑系在水利馆大教室中充满各种欢声笑语的故事;王其明、茹竞华老师,我以前在各种回忆录上看到她俩的名字,一直以为这是一对夫妇,等我打电话约他们的时候我才知道她们是清华建筑系第二届的两位女同学,她们爽快地接受了我的采访要求,并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能不能我们俩儿一块儿接受采访”,我当然答应了这个要求,也非常感动于这两位保持了半个世纪友谊的女生;我去拜访刘小石老师若干次,每次谈话我都被刘小石老师的坦诚所打动;⋯⋯所有所有的故事有很多,最后可能没有办法完全收录在我们这部纪录片里,但是它们都深深的印刻在我的脑海中,我从来没有见过梁先生、林先生,但是通过他们的采访我觉得这两位先生活在我眼前。所以最后在这部片子第六集的写作中,我自己真的是饱含激情地撰写“清华初建”的故事。我当时和片子的作曲说:“请你把清华的校歌做成各种各样的变奏”,我要将各位老师的讲述和校歌的变奏旋律结合在一起,做成一段青春圆舞曲,把它献给清华建筑系的初建,献给各位老师的青春年少,献给各位老师的青春年华,幸福的、有永远活在你们心中的老师相伴⋯⋯在这个时候,我真的不觉得是我在讲述这个故事,其实是各位老师你们在讲述这个故事,而同时,又何尝不是这片子里的主人公他们在讲述自己生命的故事。

创作梁林纪录片这几年的时间,对我来说是一步步走近这两位先生、感受他们的人格魅力的过程,而且你会发现,当你开始驻足、定睛、凝视、倾听的时候,你觉得走进他们其实并不是太难,因为你会发现,他们的生命印迹是这样深深地刻在我们所处的时代,你根本无法回避——

从刘小石老师家出来的那一段城墙遗址公园到50年后重新修建的永定门城楼;到机房里那位80后小姑娘看北京城市不一样的眼神;到今天我们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而人们似乎开始越来越多地反思城市发展是不是和人们希望的安居乐业的目标背道而驰的时候,人们开始越来越多的提到一个名字:梁思成。

梁先生1944年在他的“我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一文中有一段话让我感怀至深——“如果世界上艺术精华,没有客观价值标准来保护,恐怕十之八九均会被后人在权势易主之时,或趣味改向之时,毁损无余。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

我们今天在这里纪念梁思成先生诞辰110周年,开诞辰会的目的总是要追忆过去、呼唤铭记,但是对于梁思成先生,我却觉得他好像从来都没有离开我们,而且离我们越来越近。

     

  • 央视纪录片
  • BBC 专场
  • 美国国家地理专场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860010-1118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