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库专题央视精品顶级首播走近真相纪录30分CCTV9

智慧·形式·风格——高峰厂长在纪录片委员会襄樊年会上谈纪录片创作

高峰纪录片名人工作坊 央视网 2011年10月20日 15:05 A-A+ 二维码
扫一扫,观看精彩纪录大片

原标题:

今天,我想就纪录片创作谈三点想法。

第一,我们要努力学习中国的传统智慧。

  我认为,目前纪录片创作还缺少一个在文化上的拨乱反正,在这方面我们还没有把它做完或者做到底。作为一个文化人,我们应该思考这个问题;在我们纪录片的行当里,尤其是纪录片人应该去思考这个问题。

  现在不管是中央电视台还是地方电视台,播出的大多是一些本来是很正常的电视节目,或者是一些制作相对简单的节目。当然我说得不是像《大国崛起》这样大的制作,包括前些天“五一”期间播出的《河之南》这样的形式简单的制作——简单的画外音、配简单的解说画面、加上简单的采访——这样的引起了很多的反响电视节目。我觉得我们现在太需要有思想的电视节目了,因为有思想的电视节目总会在我们业内或者在我们的观众中引起反响。也就是说现在中国的电视节目需要思想,这个思想需要我们去寻找它的本源,我们应该努力去学习和借鉴我们中国的传统智慧,这一点对于中国的纪录片人来说,尤其重要。

  像央视十套的《百家讲坛》,无论是易中天现象、于丹现象,不管讲得深、讲得浅,它总是能掀起波澜。“有一点阳光就能够灿烂”,正是说明我们的观众渴求我们电视的思想性,所以我觉得和我们影视界其他的行当相比,纪录片人强调思想就更加重要了。

  我们要学习中国的传统智慧。咱们现在在襄樊,离襄樊二十多公里,有个古隆中,出了个诸葛亮。我们大家都知道诸葛亮,知道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知道他那种对事业的忠诚,他建立了伟大的事业后又受命于危难,“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但是他之所以能够被我们世代所记得,主要是因为他是一个有思想的政治人物,他的政治智慧正是他的魅力所在。我想是我们中国古往今来的政治智慧让他受益终身。所以强调我们电视节目的思想性非常重要。

  诸葛亮的《隆中对》提出了“三分天下”的策略,那么我们电视纪录片人面对我们的天下能有什么样的策略?三分天下,我们面对新闻节目、面对娱乐节目,我们将如何生存?

  我觉得纪录片的立足之本就是它的思想性,因为它没有快捷敏锐的信息传递,没有吸引观众的眼球娱乐化的因素。如果它能够三分天下、能够立足的话,靠的肯定是它的思想性。我记得陈汉元老师说过一句话,他说,一部好的电视节目能够使心里不平衡的人感到平衡;但他又说,一个更好、更优秀的电视节目能够使一个心里平衡的人看了以后感觉到不平衡。我觉得这个平衡、这个不平衡给我们带来的冲击力就是思想性。所以我们的纪录片人要立足就要抓住这一点,要记住思想性是我们的立足之本。

第二,我们应该借鉴国外的艺术形式。

  考虑到我们应该去学习中国的传统智慧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努力去借鉴国外的艺术形式,这一点对我们来说也非常紧迫。事实上,几十年间我们的电视一直紧紧跟随着国内外先进的方式和方法。尽管是这样,尽管在这一点上我们已经做得很好了,但是还不够,我们还需要努力地去学习、去借鉴。

  大家知道,我们的电视形式、新闻形式和娱乐形式几乎拷贝了世界上所有相对好的和不好的艺术形式,其实我们的纪录片也一样。我觉得在艺术形式上努力借鉴和学习是应该的。毕竟纪录片是一种艺术创作,没有艺术创作的节目,就谈不上是一个纪录片。我还记得陈汉元老师的一句话,他在宁夏的时候跟我们说,他希望纪录片人应该每人去拍几篇广告。为什么要拍广告呢?实际上说的还是要注重艺术形式。近年来我们看到了很多优秀的世界一流的纪录片,这些纪录片从形式到内容,包括对镜头和音乐的运用,的确让人震撼。前不久,我看了两遍英国纪录片《地球脉动》,的确让我震撼,我想也会让每一个纪录片人感到震撼。我觉得中国的纪录片应该努力去从形式上达到真正的艺术高峰,做到这一点我们还是任重道远的。我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地学习和借鉴国外的纪录片艺术形式和它优秀的创作方法。

第三,我们应该建立自己的艺术风格。

  既然纪录片是艺术创作,就应该具有个性化的属性。在艺术创作中,我们应该努力去发挥我们的个性。

  我觉得所谓个性化的艺术创作,首先要清楚我们自己究竟适合做什么样的纪录片?应该在什么样的纪录片道路上去发展?根据自己个性的情况,比如说我不善于很多的交际,我可能就拍不了一些非常纪实的节目;比如说张以庆,他就琢磨走相对自我的、相对艺术化的纪录片的发展道路;比如说我的知识结构对地理比较偏重,也非常感兴趣,甚至说我以前就是一个学地质的大学生,那么我就去探索地理的纪录片节目,这适合我的学历,也适合我的性格;比如说吴向列,他就去探索和发现红水河;比如说我的工作需要我做好节目,我始终要在这个行当里做好工作、做好纪录片,就像张洁——他就努力把像《新闻调查》这样的纪录栏目做到位……

  我觉得我们应该努力探讨自己的风格,这些风格无疑是根据自己的学识、修养、知识结构、性格,或是根据自己的工作环境逐渐锻造出来的。所以马小刚有马小刚的样,唐亚萍有唐亚萍的样,这都是根据自己的性格和工作环境打造出来的,我们应该努力去培养自己的性格。如果100个人做电视节目,做出来是一个样子,那么绝对不是一个电视纪录片,那是一个传统的专题节目,或者说新闻节目。纪录片永远是100个人要做出100个样式,这才是真正的纪录片。我们全体应该承认,纪录片是一种艺术创作。

  简而言之,对于纪录片创作我有这样三个想法:一是学习中国的传统智慧,二是借鉴国外的艺术形式,三是建立自己纪录风格。感谢大家到襄樊年会来,我们能够互相取长补短,希望能够在自己的纪录片事业中有所进步。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关心爱护我们这个纪录片委员会,因为我们愿意把我们这个委员会办成我们纪录片人的家,变成一个交流的基地,使大家能够在这里感到温馨、感到愉快,通过交流使大家能够在我们的活动中得到帮助。谢谢大家!

 

 

  • 央视纪录片
  • BBC 专场
  • 美国国家地理专场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860010-1118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