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2008年,我以一个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的身份,参与了中国发生的几件大事的新闻报道工作,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5.12汶川大地震。但遗憾的是,作为一个影视纪录片工作者,我没有参与制作记录这次大地震的影片。
2008年底,我所尊敬的纪录片前辈、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厂长高峰和老朋友陆黎邀我执导大型文献纪录电影《人民至上》,当时我正在剪辑刚拍完的《北京故事》,但我立刻停下了手头的工作,开始《人民至上》的拍摄和后期制作。非常感谢他们给与我的这份非比寻常的工作。
汶川大地震被称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的特大地震灾害”,地震中发生的所有事情都将载入史册,成为未来历史学家的重要史料。由于篇幅有限,不可能在短短九十几分钟之内详尽描述这次地震的景像。本书编者嘱我为《人民至上》这部电影写点文字,那我就写一些没有在影片中出现的内容,或许会成为未来历史学家的重要佐证材料。
1,人民至上
《人民至上》这个名字是由老纪录片工作者、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兼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厂长高峰定的,这是整部片子的主题。我一直认为这个名字不仅与影片的内容十分贴切,也蕴育着丰富的内涵。
突如其来的地震摧毁了很多人的家园,许多生命也在顷刻间消亡。但与地震同样突如其来的是中国各界、包括中国政府,对人的生命的前所未有的重视。
中华民族一直被称为苦难的民族,天灾人祸不断,这苦难的根源就在于对人的生命的漠视。虽然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具有浓烈的人本主义色彩,但数千年来一直在强调人本主义,这只能说明人的自然价值及人的尊严的严重缺失。但就在地震的一刹那,“以人为本”的概念忽从天降,令世人感慨万端。在这一刻,所有的人都回归为一个基本的人,每个人都展示了自然的人性。人们在电视里看到胡锦涛温家宝也会流眼泪,也会说一些非常家常的话,这本来是一种十分正常的事,却让许多人感动。多年来人们一直盼望的公民社会似乎突然间横空出世。参与救灾的志愿者人数据说达百万之多,没有组织,没有号召,人们呼啦一下子来到了灾区。有新闻曾报道当地政府欲严加管理志愿者,因为志愿者的车流人流一度造成去灾区的道路交通严重堵塞。大发现,中央民政部门为救灾投入的救灾资金由几亿向几十亿元增加,而民间的捐款却已达到数百亿元。
“人民至上”并不是某一政府某一政党意识形态化的口号,而是中国广大民众以他们全新的意识、团结的力量和充满爱的情感凝聚成的四个字。身为中国人我深感骄傲,因为我们正在见证一个新的时代的诞生,在这个时代里,每天都有你意想不到的变化,而这其中的许多变化在未来可称为奇迹。“人民至上”不仅仅是一种理念,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力量。
2,领导人
《人民至上》最初的创意是以中央新影时政部(也是人们常说的新影中央摄影队)在第一时间纪录的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亲赴灾区的珍贵影像为主要素材,编辑一部反映中央高层指挥抗震救灾的电影纪录片。
地震发生后,温家宝总理当天赶到灾区;四天后,胡锦涛总书记也飞赴灾区。新影的摄影师跟随温总理专机飞赴灾区,是第一批到达灾区的记者。由于本次地震采取了全透明的新闻报道,人们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文字等媒体了解灾情和救灾过程的时候,也第一次看到了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在灾区的奔波和辛劳。地震中,中国领导人的表现是杰出的、无懈可击的,连苛刻的西方媒体记者也不吝惜笔墨予以称赞。
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在飞机上成立,第一次会议在狭窄的机舱里举行,那些尊敬的部长们有的只能坐在地上。
在救援现场,胡锦涛和温家宝多次对群众喊话,很少刻板的官方语言。当时,他们面对的是因失去亲人而情绪激动的普通群众。这时,你可以看到总书记和总理的冷静和耐心。有一处,胡锦涛对群众说,地震无情人有情,当场遭到一位妇女的无理顶撞:莫得情!胡锦涛没有恼怒,好像没听到似的,依然动情地向群众讲话。温家宝第一次去北川,由于道路被巨石阻拦,实在走不过去,嘴里喃喃地说,走不过去了,走不过去了。衣服上有泥点子,满脸忧容。
胡锦涛去北川时,路已修通,但无法行车,不得不下车步行,在走进县城的路上遇到了一位前来报信的小学老师。这位小学校长是出来报信的,路上腿又被滚落的山石砸伤,总书记屈身上前,神情焦急。由于这是摄影师抢拍的,没有录音师在旁,所以这段素材没有同期声。但每编到这一段,操作机器的小姑娘都极为感动。当天晚上,在成都召开了指挥部会议,总书记对抗震救灾做出了重要部署,会议大部分内容与我们常见的没有什么两样,但其中有一段总书记脱稿的讲话和,极平实,极亲切。
温家宝总理在去唐家山堰塞湖路途上,看望了几个安置点,在镜头前能看到灾区群众与总理的亲密无间。其中,有一段温总理与百岁老人的对话极为生动、有趣。当时温家宝坐到老人的床前,拉着她的手寒暄,说自己叫温家宝。这位老人不仅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惊讶与热情,反过来表现出了一丝疑惑不解:“温家宝?你是一个当官的?”旁边的陪同人员告诉老人这是国家总理,老人才若有所悟,她盯住温家宝说,“你要扎实地工作。”旁边的工作人员包括温家宝总理都被逗乐了。
胡锦涛在去陕西、甘肃灾区时,路过一个解放军救灾部队的营地,当时正值中午,总书记先去察看了战士们的厨房。随后,总书记就自己取了米饭,一碗烩菜一碗清汤,坐下来吃了起来。
由于篇幅所限,上述镜头或精减,或忍痛割舍,只能用我的文字描述一二。
对许多中国人来说,领导人的形象一向具有神秘感、不是那么清晰。而这次地震中,这些距离与神秘被大大消减,人们看到的是可亲可敬、有血肉的领导人,他们和普通的人一样,有情有义。当然,他们不是普通人,他们也并非刻意为之。
3,北川,北川
在《人民至上》中,我们将北川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地标来表现的,北川的人物和故事也占了相当的篇幅。如,北川县长经大忠,北川中学,北川公安局副局长李跃进等。据说,温家宝总理有一句话:“震在汶川,伤在北川。”
在这次地震中,北川是受灾最严重的。北川县城由于损坏太严重,不得不异地重建,据不完全统计,北川县城常住与临时人口近三万。由于山体滑坡和建筑物倒塌,还有一部分人无法挖掘,估计有数千人被永远地埋在废墟之下。
地震部门测定距北川一百多公里的阿坝州的汶川为震中,那么北川为什么损毁最严重呢?权威部门解释是,北川地处地质活动极为活跃的龙门山断裂带,地震烈度最高。地震发生后,所有救援部队都在成都与汶川之间的都江堰集结,温家宝总理的指挥部也设在都江堰公安局门前的广场上。当时,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尽快打通都江堰到汶川的公路。由于道路严重损坏,山体发生巨大变化,这条公路至今也没有打通,救援队伍是从北路、西路和空路进入汶川的。北川发生地震时,由于通讯中断,县政府第一时间派人徒步向上级单位绵阳市通报灾情。而当时人们无法相信距汶川一百多公里的北川会受到如此大的损毁。由驻渝部队某师长王凯率领的部队在地震后14个小时就赶到了北川,但北川仍然遭受了惨烈的损失。记得在审片时,一位我所尊敬的领导和学者希望我们在片子中增加一些理性思考的内容,我想我们最重要的理性思考的落点就在北川。作为纪录片,以纪录事实为要义,我们罗列的事实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我们的观点。
2009年3月,我率摄制组去了四川灾区,进到北川。当我站在北川县城,满目是倾倒的建筑,混杂木料、钢筋和水泥的废墟。虽然地震已过去八个多月,我依然感到震惊,泪水充满眼眶。但当完成拍摄走出县城后,看到街边排列着各种小摊,饭店老板娘热情地招呼我们,我们吃着可口饭菜,老板娘忙乎着,看不到悲戚,而废墟离我们不到一公里!
4、可乐男孩
在这次地震报道中,网络成为一个重要的传播力量,网络制造了不少名字和事件,如:猪坚强、范跑跑……,这些新闻事件和人物被网络延伸,被网络热炒。网民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但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网上热炒的人物和事件与事实真相多少有些不同,这种不同引起了我的注意。因此,我们也想将彼此公之于世,让公众体味观察。
“可乐男孩”即为一例。薛枭是东汽中学高二学生,一句“要喝可乐”使他成为可乐男孩。2008年中央有关部门评选“抗震救灾英雄少年”,我派了摄制组去四川对他进行了实地采访,对于薛枭的故事和薛枭本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地震发生后,薛枭被埋在废墟之下,他的一个手臂被严重挤压不能动弹。他和同班同学马小凤仅隔着一道横梁,但马小凤毫发未损。废墟下的两个孩子一直在互相鼓励。当时,中国最专业的地震救援队伍——国家救援队发现了废墟下的薛枭和马小凤。救援中余震不断,无论先救谁都极有可能伤害到另一个人。性格活泼开朗的马小凤提出先救薛枭,而男孩薛枭提出先救女同学马小凤。由于薛枭的一个手臂被压住,救援队员先将马小凤救了出来,马小凤走出废墟时还乐呵呵地挥手向现场鼓掌人员致意,救援人员二话没说,一把将她抱了起来,因为刚救援出来的人身体虚弱,不能激动,救援人员实施的是科学救援。
随后,对薛枭的救援开始了。为了给薛枭止疼,医护人员给他打了止痛的麻药,注射麻醉剂后的薛枭开始犯困。许多被救人员一旦睡过去,很有可能不再醒来,所以几位救援人员轮流和他聊天,怕他睡过去。其中一个男队员和他聊起了吃,在闷热的废墟下,薛枭说他最爱喝可乐,而且要冰镇的。救援队员说他不爱喝可乐,爱吃雪糕。两人约定,薛枭救出来后,请救援叔叔吃雪糕,而救援队叔叔请薛枭喝冰镇可乐。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约请,而是特殊情况下弥足珍贵的生命约定——救援队一定要将薛枭救出来,而薛枭一定要活下来。当薛枭最终被救出来的时候,人们蜂拥而至,也包括电视台的记者,在混乱的现场,薛枭并不知道和他做了约定的叔叔是谁,他缓缓的说:“叔叔,记得我的可乐,要冰镇的”。而当时这位叔叔并不在人群中,但他听到了薛枭的话,他扒开人群冲上前去,激动地说:“听着啊,回去给我买雪糕吃,听到没有,坚持住啊!”而当时别的的救援人员不知情,以为薛枭要喝可乐,就说:“可乐马上给你拿过来”。一位手拿DV摄像机的女记者激动地做了有趣的旁白:“这孩子受了伤,但他能说话,他要求要喝冰冻的可乐”。整个过程被现场的记者多角度的纪录了下来,一时可乐两字传遍中国,人们说“可乐男孩逗乐了悲伤的中国”。在网络上引起一番热议。
人们以为薛枭是一个快乐大男孩,但事实上薛枭是个话语很少,性情冷峻,个性极强,属于那种一句话就能把人噎个跟头的人。薛枭被救出来后,他的右臂实施了截肢手术。救援队叔叔也如约拿着可乐去医院看望他,但这已引不起外界的关注了。在后来我们对他进行的采访中,薛枭显现出与他年龄及其不相符的镇定和冷静。之后他和马小凤都被评为了“抗震救灾英雄少年”。不知为什么,当我编辑“可乐男孩”这段素材时,一点都不感到可乐。
5,一些遗憾
人们总说,电影是遗憾的艺术。《人民至上》第一次送审的时候是120分钟,现在是98分钟,我们不得不舍弃了很多非常好的素材。比如说,这次地震的震中地区在四川,四川人民在地震中灾难中显现出了一种幽默乐观的精神,而我认为这种幽默和乐观会成为灾区人民未来生活中极为重要的力量。但我们没有空间来展现了。在天塌地陷中,有一些屹立不倒房子,象征着一种精神。
四川安县也出在震中,但该县桑枣中学却无一人伤亡。该校校长叶志平被称为“史上最牛的中学校长”。叶志平当上校长后,一直在维修学校的一栋实验教学楼。这栋教学楼因为质量太差,一直到地震时还没有验收,但维修也一直没有停止。从2005年开始,每个学期他都要举行一次全校紧急疏散演习。地震时,叶校长在校外办事,电话不通,他发疯似地跑回学校。冲进校园的他看到的是这样的情景:8 栋教学楼部分坍塌,全部成为危楼。他的学生,11 岁到 15 岁的娃娃们,都挨得紧紧地站在操场上,老师们站在最外圈,四周是教学楼。他最为担心的那栋他主持修理了多年的实验教学楼,没有塌。老师们迎着他报告:学生没事,老师们都没事。这时,他抱着老师和学生哭成泪人。
老师们告诉校长,学校2200 多名学生和上百名老师,按照平日练熟的疏散路线从不同的教学楼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用时 1 分 36 秒。通信恢复后,老师们接到家长的电话,会扯着大声骄傲地告诉家长:我们学校,学生无一伤亡,老师无一伤亡;说话时眼中都噙着泪。这样的史上最牛很少很少。
5.12汶川特大地震对中国来说是一场巨大的灾难,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在灾难中,在废墟下,世界看到了一个民族的巨大进步。这场地震不仅震动大地,也震撼着我们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