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霍明
大同市天镇县一带,拥有大量保存完好的明代长城墩台和城堡,虽然外部包砖都基本脱落,看上去就是土制长城,但是气势却一点也不输于河北境内的砖砌长城。
在天镇县新平堡镇柴家窑村,我们拍摄到了一种具有传奇色彩的古拳术——鞭杆拳。鞭杆拳是一种拳法和器械结合的进攻式格斗技法。鞭杆也叫短棍,常藏于袖筒之内,是没有锋刃的刀剑,结合拳法成为鞭杆拳。据说,这是一种在长城上单兵作战的技能,适合在狭小的空间内施展。
张来有、李宝业是柴家窑鞭杆拳仅剩的两位传人,也是我们千方百计找到的拍摄对象。张来有今年55岁,师弟李宝业53岁,都是自幼习武。
为了取得最佳的拍摄效果,我们拉着两位拳师在村外的长城脚下等待最佳光线,聊起学拳的经历。张来有、李宝业说他们两个人是小学时候开始习武的,平时在家务农。他们的师傅是第三代传人,他们二人属于第四代。当时他们和其他同学组成柴家窑小学武术队,曾在乡镇学校比赛中获过集体奖。可惜后来第三代传人相继离世,一块儿习武的师兄弟,有的搬到外地,有的弃武不练,村里学武的人越来越少。
鞭杆拳不是简单的防身健体之术,而是一种实战性非常强的搏击技能。它的目标就是最短时间将敌制伏,甚至消灭,这种特点与一般武术完全不同。这和天镇县一带在明朝中期,曾是明朝和蒙古冲突不断的核心地带之一有极大关系。
本来柴家窑的鞭杆拳是由村里的长者一代代传给年轻人的,但是到了上世纪80年代,因为它太过凶狠和吃力,除了几位年轻人之外,大多数人已经没有兴趣去苦练这种凶悍的攻杀技能。
近几年,全县的村村通工程,拉近了长城脚下的柴家窑村和外界的距离,年轻力壮的男子大多外出打工,村里能够利索打拳的人基本没有了。
原来的好几套拳,如今只剩张来有、李宝业二人还会其中的手拳和鞭杆拳,但不够完整,更令人担忧的是,再往下根本没人学了,极有可能要失传。
在《长城:中国的故事》中,我们在紧张的片长时间中使用了1分多钟展示这种源自长城脚下的古老搏击格斗技——鞭杆拳,让观众一窥它的神秘样貌。
河北张家口境内也拥有大量的明长城遗迹,张北县和内蒙相邻,由于这一地区风力强劲,风蚀严重,因此这里的长城遗址保留的状况并不是很理想。
除了拍摄这里的长城遗迹,我们还在张北拍摄了一个似乎和长城不搭调的地方——华北牲畜交易中心。不过这里发生的活动却是不折不扣的长城产物。
北方的大牲畜交易多以马为主,形成了以牛马骆驼交易为主要内容的集散地,被称为“马桥”。华北牲畜交易市场的前身,就是张北马桥。
自从有了马桥,从草地赶来的牲畜就在这里交易。张北马桥牲畜交易历史悠久,在明末清初“互市”期间,已经存在,一直是零散交易,没有统一组织和管理。
在张北马桥的市场里我们找到了老马。老马瘦瘦高高,年近四十,当时他正在一辆拉满牛马的大卡车前,和牲畜的主人用手语比划着价格。
老马的职业有个特殊的名称——“牙子”。历史上,输入张家口市场的草原商品中,活牲畜占了很大比重。那些操着不同口音的人聚在一起做买卖,就需要中间人打劝,便产生了经纪人。做活体牲畜的经纪人,被成为“牙子”。
一个买家看上了几头牛,委托老马去和卖家交易。只见老马和卖家用手语在衣服下拿捏比划价格,价格确定后,他再和买家用手语比划价格。这种用手语讨价还价的方式也非常古老,因为张北马桥地处蒙古和河北的交界,来交易的汉族和蒙古商人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就发明了用手语沟通价格的方式。
“牙子”这个职业,需要具备几种眼力:一看货色,二看年龄,三看肉色,除此之外,还需要有稳定的客源。每次定价,老马在中间要告诉对方,直到对方对给出的价格满意。但买卖双方在定价格的时候,只有老马知道。
如同最初的蒙汉交易就是在长城脚下的关口马市中曾经繁盛无比,而后逐渐衰落一样,马桥作为一种历史的文化遗存也经历了辉煌到衰败的过程,现在的华北牲畜交易市场又回到了热闹的原点,这看似一种巧合,也暗含着历史的必然。
在准备拍摄《长城:中国的故事》之前,我常常会想,现在除了去长城旅游,还会有什么人以什么方式和长城建立起他们之间的联系呢?直到我遇到这些鲜活的人物,才开始理解,长城以它独有的、深远的、巨大的影响力,已经融入我们生活的多个层面,无声无息,却根深蒂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