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为了拍摄历代长城遗址,我和摄制组驾车几乎走遍了中国北方的北部边境。
2012年11月的一天下午,我们来到了内蒙古的阴山脚下,一幅场景映入眼帘:夕阳下,秦长城遗址灰白的石头泛出金黄的光芒,一位老汉赶着雪白的羊群行走在长城脚下,羊群同样反射着金光,老汉手里拿着一根木棍,木棍前端有一个铁丝的叉子,老汉熟练地用叉子叉起地上的石头,准确地甩向羊群中的头羊,羊群跨过土坎,向远处的长城走去。不时地,老汉还甩响皮鞭,并发出高亢的吆喝声,声波在蜿蜒着秦长城的群山中传得很远……。
这是多么经典的游牧民族放牧的场景!我和老汉攀谈起来,他说他叫张凤宽,不是蒙古族,是汉族,家就住在山下的黄水地村,上世纪60年代从山西迁到内蒙,政府分给土地,定居在此,后来生下一儿一女,如今儿女都已经在当地成家立业。黄水地村里有蒙古族,但很多居民都是从内地来的汉族,家里的壮劳力有出外打工的,也有在家种田的,这里适合种小麦、玉米、油葵、甜瓜等作物。像他这样年老的,就到山上放羊,农产品和羊群都是家里经济收入的来源。
我问张凤宽老汉,喜欢种田还是放羊,他笑笑说,哪样能挣钱就喜欢哪样。
2013年11月,长城的拍摄仍在进行,刚过哈密,路边就出现了一个叫“烟墩”的地名,维族地区的地名直接使用了汉语。进入鄯善,又看到了一个名叫”汉墩坎村”的地名,“汉”即汉人,“墩”即烽燧,“坎”指坎儿井,这是一个汉语和维语结合的地名。还有“汗都夏村”,“汗”即汉,“都”即墩,“夏”是维语城堡的意思,当年这里一定是个城堡和烽燧一体的地方。到了鄯善县,接待的同志介绍说,当地还有一个名叫“卡格托尔”的村子,维语里,“托尔”是指烽火台,“卡格”是乌鸦,乌鸦筑巢的烽火台,说明烽燧的存在已经有年头了。长城在这里留下的印迹很清晰。
在鄯善,我们在夜市上认识了一位卖羊肉串的维族老汉,不仅他的羊肉串好吃,更绝的是他的烤鱼,同行的谢老师每天收工都要求去吃他的烤鱼。聊起来后了解到,他祖辈都居住在此地,家里有葡萄园,这个季节天已经开始冷了,他已经把架上的葡萄藤砍断,埋进土里,明年开春时,葡萄会重新长出新藤,开花结果。每年的11月后,葡萄园里就没有活了,他利用这段农闲时间卖羊肉串挣钱。他对自己的生活很满意,对我们说是政府带给了他幸福的生活。
过了鄯善再往西,摄制组到了伊犁境内,在察布查尔县,我们要拍摄一位会做响箭的老手艺人。老人名叫罗阿加吉,锡伯族,因为射箭和射击的本领超群,年轻时他被当地推荐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曾经到北京参加全军运动会,取得过射箭第三名的成绩。退伍后他回到了家乡,过着普通人的生活。老人知道我们从北京来,而且拍摄关于长城的节目,很高兴,话也多了起来。他说做响箭的手艺和射箭的技术都是祖传的,因为锡伯族属于游牧和渔猎民族,原本都生活在东北的大兴安岭。他说,到了清代,锡伯族的一支从东北来到中国的最西北的伊犁戍守,在这里建造卡伦,防御外来的入侵者,卡伦就是防御城堡,和长城的关城一样。汉代并没有把烽燧并修建到伊犁,但清代的卡伦却在这里燃起了烽烟,戍守卡伦的不是满族和汉族,而是锡伯族,因为清代的中国完成了一次巨大的融合,善战的锡伯族被挑选来守卫重要的西北边防,罗阿加吉的祖先就这样世世代代留了下来,把这里当作了新的家园。
《长城,中国的故事》不仅体量巨大,而且要表达的主题也非常宏大:试图读解多民族今天多民族统一的中国是如何形成的。我一直不知如何去表达,我只是看到了小佘太的张凤宽、鄯善卖羊肉串的维族老汉、察布查尔的神箭手……他们是中国这个大家庭中最普通的一员,而正是千千万万的他们,组成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