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六集历史文献纪录片《台湾·1945》是第一部全面反映“台湾光复”的影像志。“台湾光复”指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日本窃占50年的台湾回归中国之意。本片主要截取1943年至1946年底台湾光复前后“筹备—接收—重建”三大阶段的重要史实和代表人物故事,从政治与军事的接管,经济与社会的重建,文化与教育的正本清源,深入探寻台湾回归祖国的艰辛历程,再现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
“台湾光复”前后的历史是两岸关系史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在很长时期内,由于各自的原因和局限,海峡两岸对这段历史的评价往往导出有失公允的结论。如今,台湾光复的亲历者相当一部分已离开人世,健在者也大都垂垂老矣,聆听他们口述、进行抢救性拍摄和谨慎甄别,并传之于世迫在眉睫,也任重道远。
摄制组在-浙江嵊州与抗战老兵商贵吾(91岁)合影
《台湾·1945》以“重返历史现场,抢救国家记忆”为创作思路,秉承“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的学术品格。该片自2014年底启动以来,先后在台湾、福建、广东、浙江、江苏、重庆、北京以及日本、美国等地采访拍摄,共寻找到1000多份台湾光复前后第一手的历史档案和文献资料,抢救性采访100多位历史见证人及其后裔(已有3位受访亲历者在节目播出前离世),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档案和真实故事将首次在荧屏上披露。
在叙述的深度上,本片跳出台湾一岛格局,将台湾问题置于世界史的大格局下,阐明台湾之于东亚的特殊地位及之于中华民族核心利益的重要性。突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大环境对于中国政府收复台湾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也展现了中国人民在收复失土、维护国家统一过程中的坚强决心和顽强意志。本片既有宏观也有微观,既有理论也有实证,努力达成台湾光复前后多维时空历史的深化与细化展示。
在情感的表达上,与一般的历史学研究不同,本片除了见史、见事之外,着重见人、见情。除了突出表现中国军民爱台建台、共建宝岛的家国情怀之外,日俘、日侨在投降前后复杂与矛盾的心理也在本片呈现,从而警示世人,珍惜和平,远离战争;珍爱统一,远离分裂。
横店-摄影棚内
摄制组在杭州章太炎故居拍摄
在制作的手法上,本片采用数码高清拍摄,真实的中外历史影像、图片,适度的情景再现及二维、三维制作使本片具有独特的年代感和视觉冲击力。
《台湾·1945》共分六集,每集50分钟。六集片名为《还我河山》、《宝岛新生》、《接收遣送》、《兴废继绝》、《正本清源》、《共祖中华》。这是媒体首次全面发掘、真实记录、客观阐释台湾光复的大型文献纪录片,也是两岸电视人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共享史料,共写史书,共同捍卫民族尊严和荣誉”的具体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