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库专题央视精品顶级首播走近真相纪录30分CCTV9

胡劲草:我和《甲午》(一)

《甲午》幕后 央视网 2015年08月14日 10:25 A-A+ 二维码
扫一扫,观看精彩纪录大片

原标题:

胡劲草  《甲午》总编导

1、选题来源和开题角度

《甲午》是一篇命题作文。

2013年底,接到领导电话,说明年是甲午年,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中心选题策划会上讨论通过了一个选题,打算以此为契机做一部纪录片,让我先考虑一下,等待选题在台里正式立项。

这个故事的背景我不陌生,它和我十几年前做的讲述大清国第一批官派留美学生的纪录片《幼童》几乎是同一段历史背景的故事 。记得2002年在美国一所中学档案馆找寻留美幼童史料时,档案管理员给我们拿出一些亚洲模样孩子的照片,问我是否我们要找的中国留美幼童,翻看照片背面的签名,很容易知道他们是同时期来留学的日本学生。同样是派遣留学生,这背后是中日两国的近代化的较量。在留美幼童故事中,日本故事被处理成一条隐线呈现。2007年为拍摄纪录片《梁思成 林徽因》,在日本,我见识到传说中的把中国放在显微镜下研究了个透的那批上个世纪初来中国考察的日本学者的工作成果,那次我们涉及的人物是翻越中国大江南北研究中国古建筑的日本学者伊东忠太、关野贞。两次创作都和日本故事擦肩而过,也让我窥见此领域有体量庞大的可供挖掘的史料。心想,什么时候有机会尽情翻看,讲讲这个故事就好。 

甲午,就是讲这个故事的机会。这个看似以一场战争为切入点的选题,在我心里就是为讲述中日两国近代化比较而存在的。

保存在美国中学的19世纪末期日本留学生照片 (摄于2002年美国)

保存在美国中学的19世纪末期日本留学生照片 (摄于2002年美国)

20世纪初来中国考察的日本建筑史学家伊东忠太日记(摄于2008年日本)

20世纪初来中国考察的日本建筑史学家伊东忠太日记(摄于2008年日本)

2、起步

2014年1月,我得到正式通知,项目可以启动了。此时,已近春节,甲午年就在眼前,我刚刚开始准备这个叫“甲午”的节目。

我给几位老师打电话,向他们请教此领域应该关注的人物和最新研究成果。老师们包括曾经撰写过《海葬——大清海军与李鸿章》的钱钢老师,《李鸿章全集》的执行编委刘申宁老师,撰写过《戊戌变法史事考》的茅海建老师,茅老师更是把他的博士生吉辰推荐给我,成为我在《甲午》启动阶段史料搜集筛选过程中有力的助手。

3、阅读准备和框架搭建

2014年春节,我揣着钱钢老师的《海葬》,戚其章老师的《甲午战争新讲》,姜鸣老师的《龙旗飘扬的舰队》,陈悦老师的《沉没的甲午》、《北洋海军舰船志》,雪珥老师的《绝版甲午》过了一个春节,它们是我进入甲午故事阅读的第一批书籍,这些书帮助我勾勒出这个故事大致的脉络。而之后另有一些文献书籍在帮我把控关注这段史实的视角和叙事语态上起了重要作用,它们包括:石泉先生的《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  日本安冈昭男先生的《明治前期日中关系史研究》,美国James McClain著《日本史》,王芸生先生的《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还有一直被我作为工具书的蒋廷黼先生 的《中国近代史》。

阅读过程中,甲午故事的框架开始一点一点建构起来,我试着开始进行五集的划分,虽然和最后的成片相比大相径庭,但饭,总是这么一口一口吃起来的。(五集数量是根据可见的一年多制作时间预计能够承受的体量做出的决定。)快速模糊搭建起五集的框架,一则帮助自己建立起必要的信心,另外也是要让随后到来的海量信息能够有相对明确的去处。放上五个贴上大致标签的筐子,准备分别装东西。

作为这部纪录片的总编导,接下来我需要显得充满自信地告诉随后不断加入《甲午》团队的每一位成员,我们将在一块讲述一个什么故事,同时把具体的任务分派给大家。

4、获取史料

2002年拍摄纪录片《幼童》是我第一次带摄制组在国外拍摄,在美国,第一次接触到国外史料的保存方式和获取方式。时间过去了12年,互联网技术的飞跃发展将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制作方式推到了一个新阶段。以日本、美国为首的国家,史料档案的电子化程度、公开程度、公共服务程度极大提高了史料的获取效率,也让今天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制作方式呈现出崭新的状态。《甲午》制作团队中,除了传统的摄制组成员外,另有一批成员贯穿始终的在为节目工作,他们分散在日本、英国、美国,中国的香港,台湾等地,大家通过网络,通过微信群设置的不同小组一块工作,直到节目播出,这个创作团队中有不少成员至今还未曾谋面,所以我才想到用央视网的平台,让《甲午》队员来个网络“大团聚”。

当年我们需要面对一张照片用摄像机现场做推拉摇移(2002年)

 

去年春节过后,《甲午》的工作全面铺开,组建史料搜寻团队、组建前期摄制组,拜访各路专家,赴国内相关历史遗址地做拍摄前的考察,筹划境外拍摄细节⋯⋯ 。 《甲午》节目中出现了若干海军史研究会成员,这支民间学术力量在此领域的研究成果和他们对节目制作的深度参与无疑成为这部纪录片能够以目前这种方式呈现的最大功臣。海研会成员对英国史料的探寻发掘,对日本史料的研究,对北洋海军遗物的找寻工作,所有这一切对于电视节目制作来说,是替我们做了一次前前期工作,我无法想象如果没有他们事先做的大量工作,我们呈现的《甲午》将会是什么样子。(《甲午》海研会成员的故事,将另文讲述)

前期赴威海考察 (威海的高洪超老师带领我们看炮台遗址)

前期赴威海考察 (威海的高洪超老师带领我们看炮台遗址)

前期赴刘公岛考察(戚俊杰老师给我们讲解济远舰残骸打捞)

前期赴刘公岛考察(戚俊杰老师给我们讲解济远舰残骸打捞)

5、前期拍摄

去年六月底,《甲午》正式开机。英国,大请海军外购军舰和派遣留学生的故事发生在这里,有了建筑师张黎源2012年留英期间做的细致的前期调研工作,有了在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战争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的邵君昱屡次被我们逼到伦敦国家档案馆翻找档案资料,英国的拍摄十分顺利。 ( 邵博士又正被逼着写伦敦查资料幕后故事,敬请期待!)

赴英拍摄小组

赴英拍摄小组

邵博士(左一)领着我们在伦敦国家档案馆拍摄

邵博士(左一)领着我们在伦敦国家档案馆拍摄

七月底,我们开始威海和旅顺拍摄的时候,正是甲午战争中第一场海战丰岛海战爆发120年纪念日,国内媒体对甲午战争120年报道从那时轰轰烈烈开始了…… 我们刚到刘公岛,那种感觉十分尴尬,此地此前已经被无数无数家媒体访问过的地方,得有多大自信才好意思和当地说,我们又来了。手机中不断会收到朋友发来的有关各种甲午报道的链接,去年国内媒体关注甲午之热有点出乎意料, 相对同行,我们动手太晚了。不过嘛,事情得看好的方面,你正在潜心研究这个话题时,所有媒体的报道是在帮助你重新衡量你所占有的史料的价值,同时,那些有价值的观点会瞬间刺激你的神经。 

来自刘公岛的独家报道,台风之中没有游客的刘公岛

来自刘公岛的独家报道,台风之中没有游客的刘公岛

八月初,我和摄制组到日本的第二天,手机中收到朋友发来的海军史研究会会长陈悦在南方做的一次演讲,他提到在甲午年接受了无数中国媒体的采访,只有一家来自日本的媒体,日本记者对他说,这次中国对甲午的报道似乎和以往不太一样,以往控诉居多,这次更多是中国人的自我反思。他说,我们日本人对这个比较警觉…… 日本记者的这段话猛地刺激了我 —— 甲午战争,日本?

采访日本教授池田宪隆

采访日本教授池田宪隆

第一位日本专家的采访,研究日本教育史的犬塚孝明教授,我问了一个问题,“甲午战争在中国很受关注,在日本,普通公众还有没有什么印象?”听罢我的问题,教授很疑惑地看了看身边的朋友,然后说,“除了几位研究人员,没人关注吧。”我觉得自己当时被猛击了一下。 我们抵达日本时,正值八月国内媒体甲午报道铺天盖地之时,在那场被我们“牢记不忘”的战争的对手国度,冷清如此。之后,我把这个问题给了每一位采访的日本教授,研究历史的大谷正教授反问我,“中国老百姓关注这场战争吗?”,原田敬一教授说,“我的学生里面没有人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于是,我决定在日本增加一段“街采”,“知道甲午(日清)战争吗?从哪知道的?知道那场战争怎么打起来?”,幸好我们选择的地点是大学校园,否则大街上是没有人会搭理我们。这个目前被用在全片开头的段落,是我在日本“深受刺激”后做出的决定,一个目的,希望甲午不要冷冰冰地存在于120年前。

在东京做街采

在东京做街采

而这个开篇呈现的“牢记”和“遗忘”的故事原不如字面上看过去那么简单,随后它成为每个来到《甲午》组的成员都会听到的故事,成为他们自己可以直接参与回答的问题,也终于成为贯穿整个创作过程中大家越来越频繁争执和讨论的话题…… 这是我想要的历史纪录片。

 

  • 央视纪录片
  • BBC 专场
  • 美国国家地理专场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