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库专题央视精品顶级首播走近真相纪录30分CCTV9

坐收史料

《甲午》幕后 央视网 2015年08月12日 09:58 A-A+ 二维码
扫一扫,观看精彩纪录大片

原标题:

编导 张静雅

《甲午》播出后,我接到一个喜欢军事的朋友的电话。他直夸这片子不错,说燃起了他对甲午史料的兴趣,“你们这片子拍了这么久,肯定都成专家了吧,什么时候有空好好聊聊啊。”

我赶紧在电话这头摆手,绝对不敢当。这不是谦虚。羞愧地说,在受到胡导的感召进组之前,我对甲午的了解都来自历史课本和电视剧,军事知识更是空白。对于剧组里我们这些外行来说,十几个月的时间,无论怎样恶补也难以谈得上研究。不过《甲午》首播后收到的反馈中,的确有不少人赞赏片子在史料的呈现上做得鲜活扎实。我想,这定要归功于我们身后的智囊团队。

在小黑屋埋头工作的编导张静雅,剪辑师费凡,助编何洁 

“中国海军史研究会”,如果在一年半前听到这个机构的名字,我大概不觉得自己会和他们产生有任何关联。然而这一年多来现在,对于我们团队来说,海研会里许多同志们的名字就好像带了魔法,说出来便让人安心的力量。每当我们对某段历史、某个细节有所疑问,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去问他们。《甲午》这部片子讲述的是一百多年前中国和世界在半个世纪里的巨变,宏大、庞杂又细琐,对知识细节的要求非常高。然而因为许多原因,国内官方研究机构在相关史料的搜集和研究状况上很不尽人意。海研会作为一个非专业学界的民间组织,自发挑起了这个担子,在十来年的时间里一点点填补着甲午研究的空白。

这些没有职务、没有职称、自掏腰包做研究的专家里,有研究战争战况的,有研究炮弹舰艇的,有专注陆地战场遗址的,有专精海军军服考证的……他们中有一个小伙子叫张黎源,是位建筑师,英文好又擅长学术,“致远”号在船台上的照片,就是他在英国留学时第一个发现的。因为这个特长,几乎每天他都会被我们拉来咨询和探讨各种细节问题;此外,当我们每写完一段和军备、战争相关的文稿,也通常会先请他过目,帮着审核是否有错误。做纪录片是一个旷日持久的过程,黎源本职工作已很繁重,又常得牺牲宝贵的休息为我们交流解惑,但他从未表现出不耐烦。我们提出的一个简单的问题,经常会引出他上千字的回答,如做论文般细致认真,一丝不苟。每每当我在工作中感到烦躁的时候,看到黎源长长的回信,就不由又打起精神,不敢懈怠。有趣的是,尽管我们主创团队每个人提出的问题都得到过黎源的回答,大家在微信和邮箱里来来往往的交流也恐怕早已上万字,但绝大多数人至今还没有机会见到黎源,亲自和他说声感谢。

在纽卡斯尔图书馆的张黎源,监督摄像老王工作

在纽卡斯尔图书馆的张黎源,监督摄像老王工作

每天,《甲午》的主创团队在北京的工作室里通过一根网线向世界八方联结:威海、大连、杭州、福州、东京、伦敦、华盛顿、慕尼黑……资料和素材的拣选是无止境的,搜索、寻找、翻译、探讨,做得越深入就越需要各方人才。幸运的是,越来越多的伙伴加入了进来:驻美记者、留英博士、新闻系教授、档案馆馆员、历史学学者、全职妈妈、高中学生……我们时而算着时差,临睡前再写封邮件,希望这24小时里的沟通能多个来回;偶尔也会留意到一封邮件的发件时间是子夜时分,便知道对方是收了工交代完应酬后,回家又加了个班。

十一年前,胡导曾经做过一个讲述大清留美幼童的纪录片,那个故事和《甲午》差不多发生在同一时代,都对清末的历史资料有极大的渴求。那天,胡导看我和其他同伴用微信就一个史料细节来回讨论了好久,颇为感叹,说这和十多年前做片子可太不一样了。

可不是么。这些年来,因为互联网的繁盛,信息的交流与资料的搜集已便利得超乎想象。《甲午》的制作中需要参考大量日本史料,许多都能在日本网站上找到,并能方便地免费下载。当需要阅读英文资料时,我们也发现,不管是像1900年出版的《中国真问题》这样的老书,还是像1895年出版的《泰晤士报》这样的旧报纸,如今都能方便地在网上找到原始版样的电子版本。

1895年9月24日的泰晤士报

1895年9月24日的泰晤士报

      互联网带来的奇妙体验又何止在史料搜集。我们在研究清朝大建海军的历史时遇到一个问题:当年有多艘军舰都是从德国购买,然而关于这方面的中文研究却远远不够;在搜索引擎里输入军舰名,找到的论文著作多是德文,可编导们谁也不懂德语。放在几年前,面对这样的挑战,摄制组要么得耗费许多金钱和人力,要么就只能放弃。但幸好今天的世界已经有了神奇的谷歌翻译。把德文复制黏贴进左边,点下按钮,右边便是像人工翻译一样流畅的英文。感谢这些伟大的公司,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又比如今年年初,我在微博上看到有人贴出几幅曾参加国甲午战争的的日本军舰的彩照,十分惊奇。我们此前所有见到的照片都是黑白的;但那彩照色泽明朗自然,又不像信手乱涂。利用谷歌的识图功能,我很快找到了出处,是一个日本博客。博主山下敦史先生是军舰和历史爱好者,近年来,他一直潜心于为旧照片上色的工作,力图通过史料和颜料的结合,还原历史当年的景象。经他加工后的照片宛如艺术品,我们浏览后很希望能获得他的授权,将其用在《甲午》片中。虽然博客上没有联系方式,我们通过搜索还是很容易找到了他的推特账号。在取得联系后,山下先生爽快地为我们授权,并向我们发来几幅尚未上传到网上的高像素作品,供《甲午》一片率先使用。这位素未谋面的陌生人的慷慨让我们感动且难忘。

通过谷歌挖掘出着色后的日本扶桑舰出处

通过谷歌挖掘出着色后的日本扶桑舰出处

离《甲午》首播已有一个半月了,许多感受和记忆也已随着时间流逝打包放进角落。几日前,胡导告诉大家,《甲午》将于这月中在纪录片频道重新播出。能在沉淀后重温这部片子,真是好事。感谢这份机缘,又让我回忆起过去一年多的创作点滴,和这段奇妙又幸运的旅程…… 

 

  • 央视纪录片
  • BBC 专场
  • 美国国家地理专场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860010-1118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