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库专题央视精品顶级首播走近真相纪录30分CCTV9

拨开迷雾

《甲午》幕后 央视网 2015年08月10日 15:49 A-A+ 二维码
扫一扫,观看精彩纪录大片

原标题:

张义军:《甲午》军事顾问,中学语文教师,海军史研究会会员

2014年7月末的一天,我跟随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的著名编导胡劲草女士和她的摄制组来到旅顺万忠墓纪念馆,为历史纪录片《甲午》拍摄一段关于甲午战争历史的影像。当我们拍摄到纪念馆院落里的时候,一门锈迹斑斑的火炮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这就是参加过丰岛海战和黄海大东沟海战的北洋海军“济远”号防护巡洋舰的150毫米后主炮,型号是克虏伯1880式150毫米钢套炮。

陈列在旅顺万忠墓纪念馆的“济远”舰后主炮

陈列在旅顺万忠墓纪念馆的“济远”舰后主炮

在电影《甲午风云》中,“济远”舰水手王国成用后主炮连发四弹,命中日舰“吉野”三弹,迫使敌舰转舵逃跑,大涨了中国人的志气。然而,近年来通过广大历史爱好者对史料的仔细研究,却发现当时实际上对“吉野”号所造成的损伤并没有那么大。而某些人出于自己的目的进一步渲染的所谓“尾炮退敌说”更是很难站得住脚。这就让我们感叹,在被我们所津津乐道的历史故事背后,到底有多少其实是不够准确,甚至是错误的呢?

就在我们围着这门火炮感慨叹息的时候,眼尖的胡导突然发现,在大炮下方的说明铭牌上,竟赫然写着“清政府1885年购于英国”的字样!

大炮的标识有误

大炮的标识有误

很明显,这是“购于德国”的误写,我当即找到了馆方的工作人员,向她指出了这一错误,希望他们能尽快加以纠正。工作人员的态度是可喜的,她不但立即表示马上改正,而且热情地邀请我们对纪念馆里的其他说明文字进行辨识,看一看是否还存在着可以改进的地方。这一番观察下来,我们果然又发现了一处明显的问题。

       上面这张图,很多人都会感觉眼熟,在过去的历史教科书上,这张图片一直被描述为“黄海海战中冲向日舰吉野的致远号”。由于过去国内长期缺乏有关北洋海军舰船装备的图像资料,人们无从辨别这张图片的准确性,于是这种描述也就被人们沿用下来。在很多博物馆、纪念馆的展厅里,也都是将这张图当做“致远”来介绍的。

然而随着而来越多历史资料的发现,尤其是中国海军史研究会陈悦、张黎源等人找到的大量北洋海军舰船照片公开,人们才发现,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当做是“致远”的这张图片,其实根本不是“致远”!

       上面这张照片,收藏在英国纽卡斯尔探索博物馆,是当年致远舰完工试航时的现场照片。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到,致远舰的外形特征是双桅杆,单烟囱。而长期被我们当做是致远的那张图上的军舰,却是单桅杆、双烟囱!假如说在激烈的战斗中,可能有一根桅杆被打倒,但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一个烟囱打成两个。这只能说明,这艘双烟囱的军舰绝对不可能是致远。那么问题来了,这张图上描绘的究竟是哪一艘军舰,它又为什么会被当成是致远而流传了这许多年呢?

我和很多人一样,从小就见到过那张有问题的图片,但一开始也并没有多想。后来终于有机会见到了不甚准确的“致远”舰图片,但也确实能分辨出二者之间的不同。从那时起,“这究竟是不是致远”的疑问就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

其实,早在数年前,中国海军史研究会的陈悦会长就为我们解开了这个谜题,单桅杆双烟囱的北洋海军战舰确实有,而且也参加过大东沟海战,那就是北洋海军“经远”级装甲巡洋舰“经远”号和“来远”号。

这是“经远”号,在黄海海战中,她在管带林永升指挥下奋战到底,和“致远”舰一样英勇战沉。当时在战场附近观战的英国舰队官兵对全舰官兵的勇气表示了敬佩与赞叹。因此在日后出版的英国画报上,还特意绘制了一幅表现“经远”号战斗场面的铜版画。后来,另外一份英国画报要绘制表现“致远”号奋战场景的铜版画,不过不知何故,绘制时参考的却是经远的姐妹舰来远号的一张照片:

陈悦会长推测,原始的英国画报在绘制图片时,首先将来远的图片当做了经远形象的参考,又出于某个我们不知道的原因将“经远”与“致远”这两艘同样英勇的战舰混淆在了一起,结果就绘制出了一幅来远形象的“致远”。而这张错误的图画流传回中国之后,由于大多数人缺乏对舰船的辨识能力,导致错误的信息一致流传了数十年,造成了今日以讹传讹,谬种流传的局面。错误本身并不可怕,但令人叹息的是,这种错误能流传至今,而且即使已经有了众多专业人士和历史研究爱好者对此进行了质疑和辨析,却依然根深蒂固,难以全面迅速地得到纠正。

我们当场向工作人员指出了这一问题,并且详细讲明了这幅错误图片的来龙去脉,希望能够对馆方“拨乱反正”起到帮助。胡导的摄制组将这一幕拍摄下来,后来在《甲午》纪录片的第三集中播出。作为一名海军历史研究的爱好者,我真诚地希望,有更多的观众能在观看了节目之后,了解到更加真实,更加准确的历史,从而对北洋海军,对甲午那段历史产生新的,更加有价值的思考和认识。中国海军史研究会的宗旨和目的,就如陈悦会长在《甲午》一片中所说,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对将来起到一些有益的帮助。

 

作者简介:

张义军,中国海军史研究会会员,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师。1978年8月15日生于著名军港小城旅顺口。祖父是新中国第一代海军,受家庭影响,张义军从小就成为了一名海军史研究的爱好者。除了利用业余时间继续研究海军历史外,他还有意识地在自己的学生们当中传播海军知识,培养他们的国防和海洋意识。因为他相信,年轻人懂得历史,了解海洋,国家的未来才会走向辉煌。

  • 央视纪录片
  • BBC 专场
  • 美国国家地理专场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