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何洁 (编导助理 中国传媒大学 硕士)
“这支历经艰难建成的海上之师,必将为帝国赢回失落的荣光。”此刻,台风过境时的雨水正冲刷着刘公岛海军公所内锈迹斑斑的铁锚,犹如一块120年前甲午战士的老骨头,经历着岁月的遍遍洗礼,依然伫立在那,直指上苍。想到《甲午》,脑海中会闪过无数画面,深情凝望着镇远铁锚的陈悦、沉睡在埃尔斯维克船台上的超勇舰老照片、74岁画像中李鸿章历经沧桑的眼眸,还有找寻历史资料的过程,大家围坐、集思广益的讨论解说词,陶然亭基地因每每畅言“臣所每饭不忘者,在于《甲午》之作”等经典改编语句而哄堂大笑的画面等等,于我而言,在即将结束之余,当再次审视这部历经1年零6个月被精心打造的作品时,这些回旋于脑海的画面不仅是一部优秀作品的影像,也代表着创作者的每一刻创作点滴和良苦用心,更像是通往那段历史的时光按钮,在带领人们在回望之余触摸五味杂陈的感悟!
走在最前面的就是爱笑的我
对于只通过中学历史课本了解甲午战争皮毛的自己来说,在参加这部作品的创作之前,对这段历史停留在略知一二的程度。而一部优秀历史作品的诞生恰恰改变了我对那段历史的认知,也改变了自己对历史的认识方式和态度。第一次近距离接触甲午战争历史遗迹是在刘公岛海军公所门前,色泽脱落的旗杆上飘扬着黄色的海军龙旗,若不知清廷派遣赫德与金登干商议购买舰船的往来信函,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领袖为创办北洋海军奔走呼号,以及丁汝昌首次带领海军官员出国接舰等种种历史故事,也就无法感受到一面龙旗背后承载的是一个伟大历史人物在迂腐的统治思想和落后的国家面前,自己对时代鲜明洞察力的无奈,是一群先进人士为国家富强的呕心沥血,是一个没有国家概念的历史朝代在面对世界发展潮流时的无力追赶。历史遗迹是没有生命的,而通过鲜活的历史故事触摸过往,当时的一幕幕便浮现眼前,牵动思绪。
在刘公岛拍摄
《甲午》共有五集内容,每一集的标题鲜明阐述着叙述主题和内容,按照时间线展开历史。创作者并未全盘围绕战争过程进行叙述,而是将故事追溯到战争发生前60年的1834年,这是之于交战国双方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时间节点,面对扑面而来的世界工业浪潮,中日两国被迫打开国门后便开始了一场隐性的角逐。导演在同一时间轴上采取平行叙事的方式对中日两国选择道路的历程进行了详细叙述,日本在自上而下的明治维新中进行教育、工业等方面的改革,中国则伴随着国家意识薄弱、朝廷内外流派纷争的背景,先进人士费尽千辛万苦实施洋务,创办北洋海军,此外,日本间谍深入中国百姓生活内部获得详细情报的故事更是让人为之一震。这些历史事实的叠加,深入挖掘鲜为人知的细节故事,从制度到教育、军事、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百姓生活,系统、细致、全面深入的呈现出中日两个国家的发展过程及实力对比,直至战争爆发犹如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结果不言而喻。创作者从旁观者的角度出发,客观叙述历史事实,给予受众足够的空间,跟随自己的讲述,在史实的积累中感受言语背后的思想和情感。
暴雨如注后的刘公岛
艺术学研究中有一个常用术语“通感”,又称为“移觉”,是指在描述客观事物时,形象的语言会使感觉转移,将人的触、嗅、味、视、听觉互相通联、交错,达到加深感受的目的。《舌尖上的中国》无论从创作的主题和生理学角度来说,单从画面和解说就足以刺激观众的味蕾。《甲午》这部作品,便能将观赏者对“通感”的感受淋漓尽致,且更透彻、深切。历史并不是一个完完整整的实物存在于每个人的身边,它需要人的思想和内心去探寻、感悟,单纯一张老照片、一个历史故事不足以牵动我们的神经和思绪,唯当这些历史碎片叙事化的拼凑起来,同时融入相应的环境和趋势,才能使得受众在看似简单的真实故事中不断咀嚼,认真品尝它的甘甜与苦涩。自始至终感动我的“马吉芬的故事”,当一字一字的再现马吉芬在参战前对李鸿章的质疑回应出的“我能给予您的不是24岁的年龄,而是作为一名海军军官良好的训练和能力”时,作为一名普通的观众能感受到的不再是他为自己的辩解,而是他为清国效力的坚定和对海军的忠爱;墓志铭段落,将逐渐积淀起的情感于此倾泻,在故事结束之余增添几分耐人回味的思绪。这些耳闻眼观的历史画面犹如一股陈韵醇厚的茶气流通身体,直抵内心。
我和纪录片的总编导胡劲草,编导静雅姐姐
从作为一个纪录片的门外汉开始,在观看的为数不多的作品中,《幼童》和《梁思成 林徽因》让我耳目一新,的确改变了我对纪录片枯燥的感受。伴随着《long long ago》的熟悉旋律,跟随美国火车走入茂密丛林,如同穿越时空走进那段百年前的回忆。当时对纪录片很是陌生的自己,却如一见钟情般被它的每一段故事、一个画面和音符所吸引,尘封已久的真实故事在胡劲草老师独具特色的创作下像一部精心编排的电影,美的那样不真实,作品中唯有泛黄的老照片、历史文献资料和空镜画面,以口述历史的方式重现历史,感悟、感动。
摄制组找寻威海炮台
跟随胡老师从前期拍摄到后期创作剪辑,流程中的每一步都像是作品的骨架,而解说词的写作和影像剪辑对于一部纪录片作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粗剪第一阶段结束后,配合解说词的修改画面不断调整,每一遍的观赏感受也随着一次次的完善而不同,信息量的增加和情感的浓郁,叙事的完整流畅以及画面的恰到好处。即使在播出前,胡老师仍在一遍遍的审查、纠错,每一遍都“津津有味”。创作的过程犹如哺育一个幼小的生命,在每一个成长阶段我们用心找寻养分,充溢它的身体和灵魂,对它的感情也不由加深,难以割舍。
记得在问到胡老师对于创作感悟时,她说过一句话,“一部作品,要想打动观众,先要感动自己!”简明深奥,也让自己如同挣脱理论的牢笼,懂得作为一个优秀的纪录片创作者,该如何使对历史的思考与尊重和对艺术的独特见解,两者如何深层结合的真相。那段历史就像是一个年迈已高的老人,历经世事沧桑和时代变迁,我们即使对它的名字熟悉的不能再过熟悉,但当我们重新去认真挖掘其中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时刻、每一段故事、每一个场景时,仿佛回首走进了老人的一生,亲身感受着它身上的每一刻脉搏和呼吸,用心体会着它的喜悦、悲痛与哀愁。跟随胡老师,我们一路上带着这样的感动将这段真实呈现出来,最大程度的将我们的复杂情感带有鲜明胡老师创作风格的方式传达给观众。
于我来说,《甲午》不仅仅是一部纪录片,也不仅仅是对一段历史的回忆,它带着我们点滴积累起来的情感将对这段历史的沉思传予每一位认真观赏、感受和思考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