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库专题央视精品顶级首播走近真相纪录30分CCTV9

中国纪录片:突破中前行

张同道纪录片名人工作坊 央视网 2015年04月23日 11:18 A-A+ 二维码
扫一扫,观看精彩纪录大片

原标题:

在一般人的经验认知与习惯想象中,纪录片的表达方式更契合小众的审美趣味和情感需求,因而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和后续反响显得出乎意料。在《话说长江》、《话说运河》、《望长城》等经典纪录片之后,中国纪录片已经很久没有如此广泛、深切地亲近公众了。“公众”,或许也是整个中国纪录片行业重新激活并且释放能量的绕不过去的关键词。

接受群体:从小众到大众

纪录片确实是一种小众节目类型,它的观众往往被描述为教育水平、收入水平与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的群体。即使从全球视野看,与故事片、娱乐节目相比,纪录片也并不是大众节目类型。美国Discovery、英国BBC的纪录片从来不是收视率最高的节目类型,法国纪录电影《海洋》全球票房8000多万美元,与好莱坞大片动辄10亿美元的票房相比,可能也算亏本生意。然而,这些并不妨碍纪录片拥有更为持久、更为内在的影响力,Discovery系列,BBC系列和《帝企鹅日记》、《迁徙的鸟》、《海洋》等纪录电影已然成为标志性象征,凭借自己独特的媒介形式成为当代社会主流价值观传播、文化思考与美学探索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

根据投资、制作、传播与美学风格等基本元素,纪录片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以导演为中心的审美型,以制片人为中心的消费型与以审片人为中心的宣教型。审美型纪录片重在思想与美学的个性表达,消费型重在面对大众的市场传播,宣教型则聚焦于宣传目的是否实现。毋庸置疑,同时兼具这三种类型特征的作品也有,但普遍的情况却是每种类型都会按照自己的轨迹运行。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纪录片作者与观众之间相互抱怨,尤其是被赋予厚望的审美型纪录片,常常很难给广大观众以欣赏的快感回馈。事实上,审美型纪录片的价值主要呈现于文化与美学方面,其市场大多是小众的,甚至主要是专业性的电影节。如果希望作品唤起公众的共鸣,那首要的一步就是放下自我,关注公众话题,提炼出跨越不同阶层的价值观和美学趣味,为大众——而不是为自我制作纪录片。这成为当下审美型纪录片一直犹豫不肯跨过的门槛。

以中国纪录片为例,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话说长江》、《望长城》、《东方时空·生活空间》为代表的纪录片作品曾经在普通观众中间产生广泛影响。从90年代末开始,收视率突出为电视评估的唯一标准,和通俗娱乐节目相比,纪录片逐步被边缘化,一度演变为一群精英拍给另一群精英看的圈子艺术,大家通过高校、咖啡馆与艺术沙龙的放映相互取暖,而制作者与大众之间交换的仅仅是冷漠。

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它的成功就在于作品与公众心理的准确契合,不管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插柳,它把纪录片带进了大众的视野,成功地为社会设置了话题议程。《舌尖上的中国》从创意之初就是为大众制作的文化产品,焦点对准美食与美食的制作者、制作过程与制作环境,谨慎地过滤了其他异质性元素,具有明显的消费特征。它用美食构建了一个田园牧歌式的理想国。美食提取了不同人群的最大公约数,最大程度地消解了意识形态分歧,而与美食相应的故乡、童年、母亲等元素则唤起每个观众心底最温柔的情感。大多数观众居住在城市,穿行于钢筋混凝土的丛林,忍受房价、拥堵、加班、快餐甚至食品安全的生活重负,《舌尖上的中国》里的田园生活与这些潜背景构成了一种对话关系,这也就不难解释它的广受关注了。

制作方式:从作者到工业

工业制作模式是美国Discovery、英国BBC的纪录片制作的常规模式,而在中国纪录片发展过程中,这依然是尚未完成的、正在进行中的转变。密集的故事、密集的信息、大跨度的结构方式与快速剪辑构成叙事的速度感,这些充满冲击力的视听语言,是纪录片工业制作的特点,也是它吸引观众、留住观众、培育观众的要害抓手。

作者电影与工业电影是两种全然不同的电影模式。作者电影凸显了作者的独特思考与美学个性,正像法国新浪潮中戈达尔《筋疲力尽》、特吕弗《四百击》那些充满个人气息的作品一样。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纪录片展现了作者的才华与个性,孕育出一批杰出的导演,甚至不少作品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得奖项,但这些作品往往是个人化的作者电影,无法形成群集气候。尤其是在大众传播方面,偏向于作者电影的中国纪录片一直处于传媒边缘,是一种装饰性存在。

对于当下中国纪录片,面向大众的工业制作模式刚刚启动,行业规范、专业标准、制作流程等都处于摸索之中。工业制作模式的基本元素首先是面向大众的主流价值观,其次是国际化叙事方式,最后是制作的专业品质等,其产品形态则是稳定的价值观与制作品质。品牌是工业模式成熟的标志。一旦一种模式建构成功,便可以无限复制。像美国Discovery、国家地理频道、英国BBC、日本NHK等纪录片已经形成国际品牌,在价值观、叙事方式与专业品质上形成了各自的特点与共同的规范。现在,法国、德国纪录片也在努力构建自己的品牌,如两国联合运营的ARTE也在制作大量纪录片。中国纪录片品牌尚在建构之中,离国际品牌还有相当的差距。若要在国际传媒格局里建立中国品牌,工业制作模式是一种必经之路。或许,以作品建立品牌、以品牌构建类型,正是中国纪录片产业链的构建之路。

传播生态:从专业到公共

纪录片的成功依赖作品自身的质量和魅力,同样依赖传播生态的良性运转。自从2011年元旦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开播以来,进口大片和国产精品得以集中展示,纪录片传播生态逐步变暖,收视率稳步上升,收视群保持稳定,重新塑造了纪录片的公众形象。其间《南海一号》、《春晚》、《活力中国》、《走向海洋》等原创精品不断释放出纪录片的文化能量。

2012年4月16日,中央电视台一套晚间10:30开辟了每集时长50分钟的日播栏目《魅力纪录》,取代原时段的电视剧,将纪录片传播势能从CCTV—9纪录片专业频道拓展到CCTV—1这一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综合频道,《舌尖上的中国》正是在这一平台上一炮走红。在央视纪录片带动下,省级卫视的纪录片精品也相继亮相,如浙江卫视的《西湖》、吉林卫视的《长白山》、北京卫视的《辛亥》等。与此同时,纪录片栏目也迅速扩展,北京卫视在《档案》之外开辟了《博览》,广西卫视设立了《走南闯北广西人》,与原有云南卫视的《经典人文地理》、吉林卫视的《回家》、天津卫视的《泊客中国》等栏目一道,构成了纪录片传播的活跃生态。同时应看到,地面纪录片频道发展态势也比较好。上海纪实频道2011年收入提升到1.4亿元,中国教育电视台3频道、湖南金鹰纪实频道、重庆科教频道都以超过20%的速度发展,2011年7月1日开播的北京高清纪实频道也在短时间里迅速成长,成为北京电视台的一张文化名片。

从地面纪录频道到央视纪录频道,从卫视纪录片栏目的硕果仅存到各大卫视的迅速扩展,纪录片传播已然成为媒介文化生态中的一股新势力。同时,网络纪录片传播也开始发力,中国网络电视台、搜狐、奇艺等实力网络品牌都开辟了纪录片频道,并大举收购纪录片,网络成为纪录片发展的新途径。传播创造观众。随着中国纪录片传播生态的建立,纪录片与公众之间良性关系的形成才有可能。

当然,无论在中国还是世界,纪录片的类型仍然处在突破与丰富之中,工业模式也只是一种制作模式,各种类型与风格的纪录片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价值,更多的制作模式的探索理应得到鼓励。作为一种独特的影像表达方式,纪录片真正的活力不在于一枝独秀,而是万紫千红的多元共生,是类型与类型、模式与模式之间的刺激互补,是由专业到公众的不同抵达路径,由此中国纪录片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才值得期待。(张同道)

 

  • 央视纪录片
  • BBC 专场
  • 美国国家地理专场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860010-1118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