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陈晓卿 1986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主修摄影,同年被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摄影美学,1989年毕业后进入中央电视台,担任《地方台30分钟》编导,1991年开始拍摄纪录片。代表作品有《森林之歌》《舌尖上的中国》等。
几千年来,“民以食为天”一直伴随着中国文明的发展。中国人对饮食文化的了解有多少?中国美食的精髓在哪里?中国美食当中的智慧如何体现?带着诸多疑问,记者拨通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的电话。
《舌尖上的中国》让很多人认识了陈晓卿,他不仅是纪录片导演,也是美食专栏作家。以前每个月都会把他吃到的美食、听来的故事、从吃中得到的感悟、与吃有关的亲情和思乡情怀写在自己的专栏文章中。正是纪录片和美食这两个他最热爱的事业碰撞在一起,才催生了《舌尖上的中国》。
对于这次采访,起初陈晓卿在电话中表示,《舌尖上的中国》带来的美食热已经逐渐退却,这期间,各类媒体的采访也已经把其拍摄的前前后后交流得相当透彻了。但再次提到“吃”,身为“吃货”的陈晓卿依然打开了话匣子。
“没有什么是我不爱吃的,能够把吃和纪录片结合起来对我而言是幸福的。”一谈起吃的话题,陈晓卿的语速都加快了。“身边很多朋友在不知道吃什么的时候都会让我给出建议,在我的手机里,吃过的美食一般都会留下照片,并且还自己制作了简版美食数据库,包括餐馆的名称、地址、电话以及各个餐馆的特色菜,基本全国各地的餐馆都有。而且大多不是饭店里的美食,而是路边摊和民间私房菜。”
面对这样一个专业级“吃货”,当记者问到拍摄“舌尖”过程中是不是品尝了很多美味时,陈晓卿遗憾地说:“很多人都会羡慕美食节目的参与者,认为他们一定每天都在享受各种美味,但其实真的不是这样。尤其是对我这种禁不住美食诱惑的人,拍美食类节目更是一种煎熬。”他举例说,比如一道菜有时要拍上五六个小时,等拍摄结束后,菜凉了不说,甚至还变成一坨,让人看着都没有了胃口。因此,拍摄的很多美食都是饱足了眼福而没有口福。
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第二季的播出,有网友形象地总结:“电视台台长笑了,各地旅游局局长笑了,食品特产销售商笑了,厨师培训学校校长笑了,厨艺网站站长笑了,炊具销售商笑了,特色菜饭店老板笑了,民俗学会会长笑了,连民俗研究专业研究生导师都笑了。”但陈晓卿坦言,拍摄《舌尖上的中国》最初也是最终的定位,就是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这个纪录片。
在陈晓卿看来,人情比美食更有嚼头。他告诉记者,以往反映美食的节目更多的是介绍吃本身、吃的礼仪和吃的文化,而《舌尖上的中国》不完全是美食纪录片,而是通过美食这个窗口更多看到中国人,所展现的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让这个片子充满了人物的故事。“因此,我把这部片子分为两个部分,即是舌尖上的味道和通过这个味道感受中国的变化。”
“拍摄《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的时候,我们就想拍出食物和人的关联,但最后表现得不够,还只停留在食物层面。我们不想仅仅拍一个做饭的过程,而是想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感受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趣味等方面的文化特质,这是我们拍摄这部纪录片的目的。”陈晓卿补充道。
很多观众对此也深有感触。网友“岸边露伴”就留言:“‘舌尖’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美食,我看的时候觉得有很多的哲理在传递。”很多“吃货”网友也表示,好想边看这部纪录片边在手边备份美食,既饱眼福又饱口福,回味主题后,还是一碗温暖的“心灵鸡汤”。而更重要的是,随着“舌尖”的风靡,几乎每一个看过它的中国人似乎都在片子中找到了自己熟悉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