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微纪录片在视频网站上播了三四年,但“动静”并不大,直到2014年《城殇》出现。那么,通过真实影像记录、展现视觉魅力的纪录片,在全媒体时代人们随时随地能看的情况下,它的拍摄手法、影像表达等创作元素的变与不变在哪些细节上会生变?
探讨一:微得还不够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雷建军以《城殇》说开去,认为微纪录片微得很好,但还微得不够。对于每集3分半钟的微纪录片,在雷建军看来,这种可以放到新媒体和手机上播的东西,是一个“特别棒”的传播形态,所以能够让年轻人注意到它。“我教的学生都是‘95后’,他们大多是主动远离历史的人,但这种微纪录片能够让一批远离历史的学生看到,所以这‘微’得特别好。整个片子看完也相当于看了一部电影。”
但他又觉得微得还不够,微得不够深入。持这种观点的与会者纷纷表示,微纪录片既然在网络视频上播放,其讲故事的方式和镜头语言应该用互联网思维去创作。雷建军认为,如果微纪录片的影像表达方式还是用过去的手法去展现,再配上“高大上”的解说词,会削弱纪录片在网上的传播力。
谈及微纪录片的剪辑手法,雷建军介绍,微纪录片的时长一般在2分钟左右,如《美国故事》是1.8分钟。要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达到好的传播效果,其剪辑手法就必须适应互联网的思维,也就是说要比广告片的剪辑率还要高。
探讨二:全得还不丰富
“在《城殇》的片段当中微得还不具体,在单点突破的地方突破得还不够彻底;从全媒体角度来说又全得不够丰富、微得不够热闹。”央视原导演、中央政法委政法综治信息中心处长王猛的这些看法让与会的专家学者和《城殇》的创作者都很感兴趣。
在王猛看来,影像作品要想在互联网上传播,尤其在移动终端传播,特别重要的是要微得“具体”。“比如影片里的很多资料图片,我特别想知道是谁拍的,哪天拍的,是在什么场景拍的,当时的那个场景位于现在城市的什么位置,拍摄的人当时几岁,至于拍者后来从事什么职业,他们的家庭情况怎样,这些都可以在其他的传播渠道里去做宣传。”
至于全得不够丰富、微得还不够热闹,王猛认为,《城殇》不仅是一个可以放到网络视频上播放的作品,还可以做线下活动。“如果将来在南京的某个地方做一个视频墙,这个视频墙告诉你所在的地方当年的图景是什么样,曾经发生过什么。把景象切入式地放在城市里面去,这对南京来说很有意义,线上线下都互动起来了。”
探讨三:微视频更适合“小舢板”
从传统思维来看,做宏大主题的纪录片,往往集数多,每集几十分钟。但在全媒体时代,尤其在碎片化时代,这种作品较难融入网络的传播模式。对此王猛认为,现在的网络视频需要一个“小舢板”,倘若是“航空母舰”式的作品,进入网络渠道比较难。他相信“过去的老影像,如果我们用今天的表达方式或者用新的传播途径把它表达出来的时候,它一定能够很强劲地生长。”
腾讯视频纪录片频道主编黄平茂详细分析了《城殇》的流量。数据显示,八成以上的流量来自移动客户端,在移动端主要指手机端。另外,八成以上观众为男性,六成以上是年龄在26岁以上的人。观看区域以江浙沪地区以及北京、广州地区为主,这说明江浙沪地区对南京大屠杀的记忆可能不仅仅是来自影像,更多的是来自家族记忆的传承,他们对这类题材感同身受,所以更关注。
众所周知,现在观众的注意力时长越来越短。观众对新闻报道原来是30秒的专注力,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到来,这种专注力现在缩短到15秒。黄平茂建议,如果片子时长比较长,在三五分钟之内故事还没有展开,客户是不会继续看的。“延伸一点说,微纪录片在内容制作上面,内容的重心要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