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库专题央视精品顶级首播走近真相纪录30分CCTV9

《新金融观察》:从货币到人生

李成才纪录片名人工作坊 新金融观察 2015年01月19日 11:23 A-A+ 二维码
扫一扫,观看精彩纪录大片

原标题:

有人问我在《华尔街》那么成功之后为什么还要拍这样一部片子,如果失败怎么办,我说我从没思考过这个问题。我想到的就是国家需要我来做这样的片子,去不停地关注和呈现社会现象,我的国家还没有奢侈到让我忽视中华民族这么重大的一个转型。

如果眼睛能够充当记录的工具,那么在跟随李成才采访的大半个下午,留在镜头中的定是这样一帧画面:寒冷能被嗅到的北方冬日里,李成才忙碌的身影穿梭于校园讲堂和金融博物馆之间,为已经登陆央视的大型经济纪录片《货币》进行宣传。一直到天色黑透,他才能坐在迟来的晚宴上,在香茗升腾的热气中,对记者讲述着《货币》诞生的前前后后。

寻找相处之道

“她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泥板上,她在亚细亚海边的贝壳里,她在太平洋岛的石头上,她在印第安人的珍珠项链里。如果将人类的250万年压缩成24小时,那么她伴随人类不足3分钟。人们知道她从哪里来,但不知道她到哪里去。她,就是熟悉而又陌生的货币。”这段李成才亲自撰写的解说词,让《货币》的开场格外宁静又充满诗性。

“2分20秒,这恐怕是中国纪录片最长的片头,”李成才说,“也是对核心的概括,希望能够引发众人思考。”实际上,它暗藏了李成才为整部纪录片定下的基调。“选取‘她’代替了传统的‘它’,是因为我们把货币当成一个生命,探讨人类如何与之相伴,寻找背后的伦理、道德、法律和制度等一整套体系。”

费尽心思的不单是一个字的取舍,还有与之相伴的主题音乐。“作曲人问我需要什么感觉,我回答要从居高临下的高度来看。他问我有多高,我就说在天空,在茫茫宇宙俯瞰探究货币这样一个物种。”李成才对新金融记者描述道。“最后的音乐以融合了旋律感、诉说性、感恩性为一体的面目出现,在薰衣草的花田中,由生命的怦怦律动进入。不荒诞,不诡异,蔑视掉货币本身带来的罪恶。”

令人印象深刻的,10集纪录片中所呈现出的是一种开放的姿态和宏大的格局。从67年前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召开到当下国际货币体系的重建,从意大利的美第奇家族到藏有“交子”原件的日本货币博物馆,从南非靠舞蹈换取金钱的村民到莎士比亚与卢梭关于金钱的箴言,《货币》勾连了诸多文化历史知识,几乎无所不包,且颇具鞭辟入里的哲思意味。究其形成,李成才告诉新金融记者:“做完《华尔街》的时候还是觉得有遗憾,于是就开始研究货币这一金融之根本。开始的时候我们以为它只是金融,做到途中才发现两者的区别很大,货币是5000多年,而金融只有几百年。货币出现之后才有了部落改变的方式,有了国家,是个太漫长复杂的过程,所以就越做越哲学,由文明视角出发进行思考。”

这样的思索是具备标志性意义的。“中国人从来没有从这样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李成才说,“对货币的理解仅仅停留在鉴定学层面,通过考古挖掘来断定,而不会从哲学的层面思索。相对于世界水平,我们的哲学是落后的,只有人生哲学,而没有更开阔磅礴的范畴,不会放到历史长河中思辨。而中国人做大国的心情又导致我们一直不能正视货币这种经济文明,特别是在近代史中,这种大国心情受到挫伤后,文化的自尊导致更加回避,它是我们受过伤害之后又恨又怕的东西,当它重新回来之后,与它曾结怨的父辈不知该以怎样的姿态面对。”

与《华尔街》相比,《货币》追寻的是世界中更广博的一面。李成才屡次强调,希望这部片子不被定义成金融类而是定位为人类学的纪录作品,“一部探讨人类与货币之间关系的影片。”“它会谈到货币知识,但不拘泥于此。中国人这么多年都在批判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由此带来的是今天无法正常地和货币相处,要么视金钱为粪土,要么成为表面说一套背地做一套的职业撒谎者。我们想真诚地告诉大家,货币和人类相伴的5000多年里到底带来什么,把货币当成人类文明的重要物证去解读,而不仅停留在应用层面。”对于李成才来说,胸怀中盛容的,始终是不断思辨中演进的广袤宇宙。

货币就是人性

著名经济学家陈志武教授在《货币》中这样讲述:“货币化是市场化深化发展的前提或基础;同时货币化的发展也是个人自由的前提。”正像每一枚硬币都有正反两面,“让自由成为自由”的同时,过度的货币化也导致平等丧失,民众利益受损,对人是一种束缚和伤害。

“这就回到人的基本权利是什么,哪一部分是可以货币化的,哪些是绝对不允许的。”李成才告诉新金融记者:“人的创造力、技能等种种服务类的东西都是可以转换的,哪个国家给这种转换带来了便捷哪个国家就能腾飞。早一点货币化,就能早些出现交易,而且对这部分货币化须有神圣的捍卫,这也是人的重要一部分,一定要正视权力的东西。”

强调对信用机制的建立与对权力边界的限制,是贯穿《货币》的一脉引线。李成才表示:“从《大国崛起》开始,我们有一种观念始终没有改变,就是对建立完善的现代政府的呼吁,是对权力的来源和边界的限定。我最喜欢的一集《三条红线》,从马基雅维利开始讲什么叫国家,从约翰.洛克讲为什么形成社会契约论,在国家运转层面上来谈什么时候借债、印钞和收税,这实际就是权力的有限性。”

只有对权力实现行之有效的规范,才能将信任的平台搭建稳固,这也是美第奇、洛克菲勒、JP摩根等家族银行得以延续几百年的原因。在《银行历程》一集中,荧幕中反复刻画的,是意大利瓦蓝苍穹下屹立的拥有540年历史的锡耶纳牧山银行。“这5个多世纪经历了多少战乱、政党的更迭,多少外来的入侵,”李成才动情地说,“但是在它的一个固定房间里,安安静静地在那里陈列着银行账本,那就是任何政党任何宗教组织、不管是正义或邪恶,都不能够伤害的契约精神。”

至于货币未来会走向何方,在李成才的眼里,有无限的可能。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货币的电子化成为势不可挡的潮流。“像别针换别墅的例子,原来大家都觉得易货贸易走不远,现在互联网的发展完全冲破了这一点,只要有一个彼此认可的标准,不用与第三方发生对接。互联网对于生活的改变,通过货币的方式怎么作用到生活中,是无法预计的。”

另一方面,人类的智慧和对发展的谋求也让货币变化的意义愈来愈深广。李成才向新金融记者表示:“两年前我们策划最后一集叫未来多远,就是必须有人来探究,在货币历史长河中,从最初的几千种货币到现在的不到200种,正在从多元走向单纯,所以最后集中探讨了欧元。欧元是世界范围内政治的一次胜利,欧元一出现,12种货币立刻变成了1种,这些货币承载了每个国家的文化符号和情感,是政治统治的重要物证,就这样放弃了。我们不去谈它的危险性和挑战,而是强调这是一次艰苦的探索,是欧洲的政治家、文化学家和欧洲人一次集体的表达。”

“我们的担忧是,货币到底会把人带到哪里。”李成才这样总结道。“就像你发明了一个东西,但最后控制不了它,它变成一个很怪异的事物反作用于人。货币其实就是人性,没有它之前人性也存在欲望,只是货币的诞生让欲望更加便捷,这是关于灵与肉的永恒冲突。货币和人类相处的时间其实很短暂,不要把它看得那么重要,也不要那么焦急,慢慢地就会知道物质的边界在哪里,坐怀过后才知晓不乱。片子结尾的英文歌曲《你》,指的就是货币,你不是阳光、空气、水,你有你的边界我有我的世界。”

守望者的担当

作为央视国际外拍规模最大的一次,《货币》的主创团队在8个国家进行了历时5个月的拍摄,碰到的困难也是常人难以想象的。“5个摄制组同时在外面,稍不留神十万八万就打了水漂,一直处于急促的紧张状态下。”李成才说。“在国外能不能允许拍摄是一件大事,国际制片的公关力量决定了你能不能拍到。半年前就开始上报申请拍摄的名单和承诺,并且不容更改。国外拍摄的规定非常严格,纽约生产线不允许摄录头像和胸牌,生产区域内不允许架三脚架。”历经辛苦,让每位分集导演都分外重视保护拍摄成品,“带子全是亲自拎回来,护着片子的架势就像保护幼仔的母鸡,生怕有什么闪失。”

然而,对于李成才来说,最艰难的部分并不是事务纷杂的跨国拍片,而是如何将抽象的经济概念与纪录片的镜头语言相结合,进行生动化表达。为了将艰涩的理论阐释得更活泼,从解说词到特技再到音乐,李成才几乎动用了一切手段。在旁人眼中已经臻于完美的内容,他还是不满意:“有一部分我们真的没做好,你明明知道标准是那样,但怎么就完不成?”

之所以用近乎苛刻的标准对待自己,是因为他希望作品能帮助更广泛的人群。“富兰克林说过,事关每个人的利益,为什么大多数人都不明白。我们这样的影片不管载体如何变化,但肯定是从中国出发带着中国的疑问去拍摄,希望能触动国人。做表达工作的人,重要的不是自我的释放,而是要看你表达的对象。你表达的东西再深刻,如果没有到达观众的心灵也是徒劳的。所以当作品拿出来时,我会特别慌张忐忑。”

这种慌张甚至带来巨大的挫败感,李成才向记者讲述了一段不愿对人提及的往事:“两三个月前的一天夜晚,审完两集片子之后我特别难过,这种难过无法表达,开车回去时这样的心情折磨着我。结果真的不是我想要的,越改越糊涂,你会无限的委屈,眼泪不停地流,已经无法开车了。后来我把车停在辅路上,一定要想清这件事,这个片子代表我的管理能力吗,代表我的创作水平吗?最后我终于想通了,它是代表我自己的,我接受它,接受它所有的结果,不管是奚落质疑还是批评,我都接受。”

痛苦与困惑的淬炼后,《货币》终于在央视完成了首轮播出。最后一集放映的那个中午,李成才走到摄制组所在的金融街内,旁若无人地躺在一条长凳上。视线所及是湛蓝的天壁,周围鳞次栉比的楼宇消失了,银杏树上仅剩的几片黄叶,发出璀璨的光芒,提醒着他这是一个冬天的开始。他用一只手挡在眼前的这片天空前,另一只手按下了手机的拍摄按钮。“就是在这一天,我做了两年的《货币》结束了,我只想说一声再见,换一个工地再战。”

有人说,做纪录片的人总是有点浪漫主义情怀的,因为背后的寂寞辛苦,不是任何一个人都能够坚守得住的。20年如一日的纪录片拍摄,支撑李成才的是对时代责任的担当。“我选择以纪录片来参与社会,坚定地认为我的作品对国家有用。”他的声音中透着决绝。“纪录片是个工具,是我一个读书人完成知识分子应该尽到的责任的工具。有人问我在《华尔街》那么成功之后为什么还要拍这样一部片子,如果失败怎么办,我说我从没思考过这个问题。我想到的就是国家需要我来做这样的片子,来去不停地关注和呈现社会现象,我的国家还没有奢侈到让我忽视中华民族这么重大的一个转型。我时常反思,自己为什么不能舒展地表述出让人眼前一亮的生动,是因为阅历还不到。相信将来到我60岁的时候,一定能把很抽象生涩的东西进行有力的表达。就像奥威尔的《动物庄园》,用动物世界的故事来呈现他的预言,还有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他们在同样的时代发出呼喊,成为麦田的守望者去告诫。”

10集故事里,李成才最喜欢的人物是一个在希腊做鞋的手工鞋匠,“他在美国读过大学,在华尔街从事过金融,后来辗转回到家乡,回归家族最传统的商业中。我喜欢在做着鞋时还能那么富有诗意,商业并没有让他变得可怕,几代的商业文明在希腊人身上流转传承,生生不灭。”

  

  • 央视纪录片
  • BBC 专场
  • 美国国家地理专场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860010-1118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