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库专题央视精品顶级首播走近真相纪录30分CCTV9

专访纪录片《新三峡》导演杨书华:展现三峡的“新”与“变” 聚焦工程背后大写的“人”

纪录动态 新华网 2015年01月04日 09:46 A-A+ 二维码
扫一扫,观看精彩纪录大片

原标题:

在三峡工程将全面竣工验收之际,由国务院三峡办、湖北省政府、重庆市政府、中央新影等单位联合摄制的7集电视纪录片及立体纪录影片《新三峡》日前在重庆正式开机。导演杨书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希望《新三峡》能展现三峡的“新”与“变”,其中最重要的是聚焦工程背后那个大写的“人”。

源于拍摄《中国三峡》的“意犹未尽”

杨书华是重庆奉节人,对三峡有着独特的感情,也始终关注三峡的建设,1994年开始策划拍摄三峡工程的纪录片。“因为百万移民搬迁重组,觉得应该留一些影像。”

当年,杨书华为中央电视台拍摄了《大江东去》和《三峡移民与开发》两部纪录片;2005年,他又拍了文献纪录电影《中国三峡》,该片2011年荣获第14届华表奖优秀纪录片奖,还被列入建党90周年献礼片。

但《中国三峡》对杨书华来说有很多遗憾,比如影片开头他想用灾难片再现历次长江洪灾的情景来体现三峡工程的意义:江汉平原上原本阳光灿烂,突然乌云密布,倾盆大雨,但有领导认为长江作为母亲河,应主要呈现好的一面,所以他不得不删去了一些有震撼力的镜头。

“从电影上来说,我觉得还意犹未尽。”杨书华说。

2015年,三峡工程将全面竣工验收。杨书华于是决定重新拍一部关于三峡的电影,不是为了像《中国三峡》那样完成“政治使命”,而是按照电影手法,拍摄一部有电影特性、和国际接轨的电影。

讲好故事展现三峡的“新”和“变”

《新三峡》项目包括两部分,一是7集、每集50分钟的超高清电视纪录片,二是立体纪录电影。杨书华认为,两个项目拍好的关键都在于讲好故事。

电视纪录片分别从坝、山、水、人、城、景、梦7个方面展示新三峡,既有三峡如何进行防洪发电的过程,也有三峡独特的自然风貌和“百万移民”前后人文景观的变化;既有对如何发展旅游的探讨,也有对“三峡梦”“中国梦”的展望。

“比如说‘山’,不一定就完全去拍山,可能是拍山里面的人。比如说山体滑坡,(政府)采取群防群控,下了暴雨以后,山民就跑过去看定点监测的东西有没有变化、裂没裂口子。”杨书华说。

与以小故事堆叠的电视纪录片不同,纪录电影将有一条线把故事串起来,故事的核心是“新”和“变”。“我们要展现三峡的新貌以及这种新貌是如何形成的,跟过去一对比,就能体现出它的变化。”

感激工程背后那个大写的“人”

杨书华说,《新三峡》的故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是“人”。最初他想聚焦“百万移民”,但这与之前拍的《中国三峡》接近,后来就将视角调整为搬迁工程以及整个工程背后看不见的“人”。

“有些科学家做三峡工程用了一生,到去世的时候也没有看到三峡工程建设完工,但他们有一个心愿,就是在死后将自己的骨灰撒到江中,这样他们的灵魂就能在三峡的上空,就能看到三峡大坝完工的那一天,他们觉得这是一种欣慰。”杨书华说。

除了个人的故事外,杨书华还认为“人”的故事中要包含集体。“三峡建设中还包括全国对口支援的部分,比如说三峡基金,只要老百姓用1度电,就会往基金中加7厘钱,这些7厘钱后来就成为一个很大的基金,用来支援三峡建设。”

这样的故事在杨书华整理三峡资料、采风调研时积累了很多,都成为《新三峡》中的故事素材。在这样一种视角下去展现三峡,杨书华认为就显得“不那么单薄”。

“在三峡工程即将全面竣工验收的时候,我们应该回望一下三峡和那几十年,感激所有人。没有那个大写的‘人’在身后支撑,三峡工程是建不起来的。”他说。

  • 央视纪录片
  • BBC 专场
  • 美国国家地理专场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860010-1118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