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库专题央视精品顶级首播走近真相纪录30分CCTV9

大型文献纪录片《永远的铁道兵》首映式在京举行

纪录动态 央视网 2014年12月01日 17:29 A-A+ 二维码
扫一扫,观看精彩纪录大片

原标题:

在共和国百万大裁军30周年之际,一支被国人称为“祖国建设突击队”的英雄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在集体脱下军装30年后,再度重装走进人们的视野。12月1日,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以下简称“新影集团”)与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铁建”)联合摄制的十集大型文献纪录片《永远的铁道兵》在京举行首映式暨新闻发布会。该片于12月5日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首播。

作为一部融合了军事和历史重大题材的口述历史纪录片,《永远的铁道兵》是国内首部全面反映铁道兵光荣历史和铁道兵改工后改革发展历程的大型文献纪录片。该片由多次荣获中国电视“金鹰奖”、“星光奖”的新影集团著名编导沈芳担任总制片人、纪录片《故宫》摄影李建明任摄影指导、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原导演刘卫阳为总导演。

围绕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军事历史大题材,纪录片《永远的铁道兵》立足新中国建设、改革开放等国家命运大视野,叙述了铁道兵这个特殊兵种35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和这支队伍脱下军装、走向市场三十年来改革发展的艰难历程。它以鹰厦铁路、嫩林铁路、成昆铁路、襄渝铁路、青藏铁路、南疆铁路、引滦入津等工程为叙事依托,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书写了共和国历史一个不可或缺的侧面。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是一支从战火中诞生、修路中成长的铁道工程技术部队。1948年7月,铁道纵队组建。1953年9月9日,政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6个铁道工程师正式划归军委系统,与铁道兵团统一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高峰期,铁道兵的总兵力达40余万人。

拍摄一部反映铁道兵历史的纪录片,是全体铁道兵战友长期以来的不懈追求和夙愿,也是社会各界追寻铁道兵足迹、激励人民建设美好生活的共同心声。原铁道兵政治部主任徐诚之说,铁道兵的形成和发展,同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紧密在一起。在炮火连天的解放战争年代,“仗打到哪里,铁路就抢修到哪里”;在朝鲜战争时期,他们建成了“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在和平建设时期,他们是“祖国建设的突击队”,鹰厦铁路、嫩林铁路、成昆铁路、青藏铁路等国家的干线铁路,洒下了无数铁道兵官兵的鲜血和汗水,神州大地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1984年1月,铁道兵集体改工为今天的中国铁建,更成为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力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和中国企业走向海外的领头羊。

总导演刘卫阳说:“为了制作这部纪录片,我们在广泛借鉴工程纪录片特质的基础上,以铁道兵历史变革为主线,重点挖掘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铁道兵修建的重大工程背后不为人知的情感故事,从而重现那个激情燃烧年代人们的精神风貌和昂扬斗志”。他介绍,为了还原历史情境、营造时代氛围,创作者在各方面的支持下,搜集了大量当时的历史纪录影像资料,还充分采用情景再现、动画模拟、三维绘画等手段进行创作,“希望能将观众带入历史现场,感受那段历史。”

据悉,《永远的铁道兵》定位为一部口述历史纪录片。口述历史是历史事件的亲历者以口述的形式还原历史现场,从而形成与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并列的口述史料。口述历史重在表现“人的主题”,是“集体记忆”和“大众记忆”的缩影。以口述历史为叙事主线的纪录片称为口述历史纪录片,特点在于把原先历史纪录片所常用的宏观叙事手法转化成以个体为中心的微观叙事。口述历史纪录片的话语在形式上碎片化、多元化,在内容上情感化、故事化,这是与传统的纪录片在叙事风格上的不同之处。

为了获取历史真相,摄制组在祖国四面八方探访当年的老铁道兵。这是一批七、八十岁的老人,对他们的采访,是留住历史最后的机会。据统计,该纪录片采访的600多人中,年龄七八十岁的老人超过70%,其中最年长者是97岁的原铁道兵副司令刘居英。另外,有5位采访者尚未看到纪录片的播出,就已去世,留下了些许遗憾。

  • 央视纪录片
  • BBC 专场
  • 美国国家地理专场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860010-1118010100
1 1 1